唐叶秋
- 作品数:39 被引量:132H指数:7
-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合理用药自动提示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我院药剂科自行研发的将《合理用药自动提示系统》嵌入医院电子处方系统,实现即时合理用药提示。方法: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建立合理用药数据库,针对电子处方系统的架构设计接口程序,使其便于灵活调用和提取信息。结果:合理用药自动提示系统可方便嵌入电子处方系统,有利于临床医生便捷、高效地获得合理用药提示信息,从而大幅度提高处方用药的合理性。结论:合理用药自动提示系统完善了电子处方系统的合理用药方面的信息参考功能,是医院药学和医院信息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 朱志忠范红春殷卫清唐叶秋葛全保甘克苏
- 关键词:合理用药电子处方数据库
- 县(市)级医院开展ADR监测工作探讨被引量:3
- 1999年
- 本文介绍我院自1996年成立ADR监测小组以来,在制定并实施ADR监测报告制度,做好ADR报告的收集、整理、评估、归档等方面所做的一系列监测工作,并如实地阐明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开展ADR监测工作的体会与建议,为我国在县(市)级医院开展ADR监测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 唐叶秋
-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对腹股沟疝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对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7-8月62例(对照组)和2011年7-8月72例(干预组)行腹股沟疝手术的患者出院病历,填写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表,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降低,分别为100.00%、58.33%(P<0.05),预防用药指征符合率从45.16%提高至85.71%(P<0.05);首剂给药时机合理率分别为4.84%、28.57%(P<0.05);平均用药时间分别为(4.72±1.50)d、(2.06±1.47)d(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给药途径均以静脉滴注且无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现象。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专项整治,使医院腹股沟疝围手术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显著提高,但仍有不足之处需要多方面共同管理和改进。
- 殷卫清沈宏归莱唐叶秋
- 关键词:腹股沟疝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专项整治
- 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整治对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对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9-11月75例(对照组)和2011年9-11月89例(治理组)行乳腺、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情况、抗菌药物使用等逐项记录,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相关资料统计分析。结果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降低,分别为100.00%、3.37%,预防用药指征符合率从13.33%提高至66.67%;首剂给药时间合理率从0提高至66.67%;平均用药时间从(3.20±1.22)d缩短至(0.03±0.16)d;抗菌药物平均费用由(712.05±360.98)元降至(8.55±54.99)元,抗菌药物费用占药品总费用的比例由50.57%下降为0.60%、抗菌药物费用占住院总费用的比例由12.23%下降为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提高了医院乳腺甲状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充分证明医院专项整治的各项措施是可行和有效的,并为新一轮专项整治积累了宝贵经验。
- 唐叶秋归莱殷卫清
- 关键词:乳腺甲状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
- 依诺沙星注射剂与林可霉素等5种药物的配伍稳定性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了解依诺沙星注射液与林可霉素等5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快速查询提供方便。方法:通过查阅国内有关文献资料,寻找临床常与依诺沙星配伍药物及其稳定性。结果:依诺沙星与林可霉素、利巴韦林配伍,6 h内溶液颜色基本无变化,pH值、不溶性微粒及含量无明显变化;而与地塞米松、呋塞米、阿洛西林钠交替或混合使用时,出现白色混浊或沉淀。结论:依诺沙星与林可霉素、利巴韦林在6 h内可配伍使用,与地塞米松、呋塞米、阿洛西林钠不能混合使用。必要时,先用二者适宜的溶媒如5%(50 mg/mL)葡萄糖将输液器冲洗干净或更换输液器后再换用。
- 唐叶秋殷卫清
- 关键词:依诺沙星林可霉素利巴韦林呋塞米阿洛西林钠
- Beers标准用于老年患者泮托拉唑门诊处方850份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分析泮托拉唑在门诊老年患者中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依据2015版《Beers标准》,结合《处方管理办法》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我院2016年度使用泮托拉唑的老年患者(≥65岁)门诊处方850份进行分析点评。结果 850份处方中,涉及男性患者437例(51. 41%),女性患者413例(48. 59%),年龄(71. 66±5. 41)岁。泮托拉唑使用合理的416张(48. 94%),不合理处方有434张(51. 06%);不合理情况主要有:超适应证使用312张(36. 71%),超剂量使用84张(9. 88%),既超适应证又超剂量37张(4. 35%)。涉及《Beers标准》下潜在不适当用药(PIM) 7大类药品包含18个品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情况:同时使用2种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活性药的有6例次,且5例次> 3种。结论泮托拉唑在门诊老年患者的使用合理性不容乐观。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切实做好处方点评与干预,逐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并通过借鉴《Beers标准》,降低老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用药风险。
- 张敏邹音唐叶秋
- 关键词:泮托拉唑老年患者处方分析
- 416例体表小肿瘤围手术期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相关因素分析
- 2017年
- 目的:分析体表小肿瘤围手术期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相关因素以及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及其实施细则落实的情况,为合理用药管理持续质量改进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6年1—12月间收治的7 120例体表小肿瘤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分析行体表小肿瘤切除术的416例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7 120例体表小肿瘤患者中,416例手术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使用率为31.49%,其中有指证用药占26.72%;术前0.5~1 h给药的仅占3.05%,术后给药120例占28.85%;抗菌药物品种符合率为54.20%;用药时间<24 h的占15.27%。结论:体表小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指证存在控制不严、给药时机不当和疗程过长等因素,需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效管理制度,并持续监管落实。
- 张敏殷卫清汤晨唐叶秋
- 关键词:抗菌药物长效管理
- 益肾蠲痹丸致麻疹型药疹被引量:3
- 2002年
- 患者女,44岁.因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数月,于2001年7月8日前往市中医院就诊,经骨科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给予益肾蠲痹丸8.0g tidpo.
- 伍国梁唐叶秋
- 关键词:益肾蠲痹丸
- 2009-2012年常熟一院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近4年我院中成药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ADRs)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由中成药引起的ADRs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结果:131例有效报告中,18岁及以下未成年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占83.21%(109例);热毒宁注射液引起的ADRs最多,占60.31%(79例);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引发的ADRs位居第一,高达94.66%(124例);中成药或中西药联合用药71例,占54.20%;ADRs所涉及的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达82.35%。结论:剂量过大、静脉给药、联合用药是我院ADRs的主要成因;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合理用药是防止或减少ADRs发生的关键。
- 归莱陈岳敏殷卫清唐叶秋
- 关键词:中成药药品不良反应
- 85例心血管介入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某医院心血管介入术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对某院2013年1—6月间行心血管介入术的85例患者的用药情况作了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等手术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零,符合要求;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4.12%;预防用药时机和疗程合理率分别为50.00%和83.33%;预防用药品种多为克林霉素,占83.33%。结论:该院心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较为合理,但在给药时机把握上仍需进一步提高。
- 侯映红陆益陈岳敏唐叶秋
- 关键词:心血管介入术抗菌药物预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