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逢琴
- 作品数:32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论章士钊的逻辑文被引量:4
- 2002年
- 章士钊的逻辑文是一种颇具特色的文体 ,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但政治、文化因素使它的文学史意义未能得以充分的发掘。该文考察了逻辑文的得名 ,认为章士钊是真正具有明确的逻辑文体意识而进行逻辑政论创作的作家。逻辑文在文化转型过程中 ,代表了现代性的方向 ,在散文变革中 ,代表了朴实说理的理性方向 ,并最终促成了论说文与狭义的文学散文相互剥离。章士钊的逻辑文糅合了中西政论的优长 ,在语言、结构安排上别具一格 ,改变了自新文体以来的浮华文风 ,体现了强烈的理性色彩 ,对现代散文的作用是潜在的 ,也是深远的。
- 徐鹏绪周逢琴
- 关键词:章士钊
-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的写作和增订考论
- 2021年
-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是一部用文言撰述的“现代”文学史,其写作起意于1917年,起手于1922年。这两个时间节点恰好分别对应着当时风起云涌的新文化运动及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发表,呈现出钱基博这本文学史同新文化、新文学的抗辩和对话关系。然而,《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立场并非简单的崇文言而反白话,它对近代文化有着全面的批判和反思,在四版增订中,这种批判倾向体现得尤为明显。
- 周逢琴
- 关键词: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写作增订考论
- 试论对外汉语听力的“预听”被引量:5
- 2006年
- 听力课是否需要预习,如何预习,是对外汉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针对听力教学未能真正独立于其他课型以及现行听力教材忽视预习材料设计的现状,分析了对外汉语听力“预听”的意义,并初步构想了“预听”的方式和任务。
- 周逢琴
- 关键词:对外汉语听力教学
- 期刊·流派·文学史
- 2015年
- 现代文学文化流派的形成与期刊关系至为紧密,1920年代和战时的流派多以同人杂志为思想文化阵营,1930年代流派往往以实力雄厚的商业杂志为依托,广泛吸引作者和读者。多数刊物流派在自我形象的建构上颇为留意,成为文学史写作的重要依据。
- 周逢琴
- 关键词:流派文学文化
- 新剧“中兴”:甲寅还是癸丑?
- 2015年
- "甲寅中兴",本指沪上甲寅(1914年)的新剧兴盛,最早持"中兴"说的朱双云和一般亲历中兴风云的新剧家都认为,新剧中兴始于癸丑(1913年)下半年,而大盛于1914年春夏的新剧会演,会演后新剧中兴已渐趋衰落。所谓"甲寅中兴",持续的时间不过一年多,甚至没持续到甲寅这一年结束。
- 周逢琴
- 关键词:衰落
- 沈从文诗性审美追求的一个侧面——浅说湘西水手与妓女的人伦生态被引量:1
- 2012年
- 沈从文是一位善用文字的湘西之子,他把他从沅水长河得来的一份明澈和智慧,连同他关于人生的那点固执和忧郁,凝聚笔端,构筑了一个文学的湘西世界。在这个古朴自然的世界里,水手和妓女是最微贱的两个群落,水手的世界又与妓女的生活天然相联,隐现出一个独属于湘西的人伦生态,体现了沈从文别具一格的诗性审美追求。
- 周逢琴邓俊
- 关键词:湘西世界启蒙者
- 胡适对宋诗的现代阐释
- 2009年
- 胡适提倡新诗运动,反抗旧体诗,是在对晚清宋诗加以批判的同时,对宋诗原型进行再阐释下的一场诗歌革命。他发掘了被宋诗派遮蔽的宋诗白话传统,并将宋诗以文为诗的传统发挥成"作诗如说话",为新诗再造了一个新的宋诗传统。胡适所做的,就是以现代的需要重新阐释和规定宋诗。
- 周逢琴
- 关键词:宋诗
- 论鲁迅小说中拉丁字母人名和地名的构成被引量:2
- 2008年
- 为了加强作品的讽刺力量,鲁迅小说中采用了一些拉丁字母的人名和地名。从形式上看,有纯用字母的,也有汉字加字母混合构成的;其中拉丁字母人名多半来自英语,拉丁字母地名常用威妥玛式或邮政式拼音。
- 唐晋先周逢琴
- 关键词:拉丁字母人名地名小说
- 论现代散文文体的欧化被引量:2
- 2007年
- “欧化”不仅影响了汉语词汇、语法,而且对文学文体也有潜在的影响,适度地欧化,使现代散文卓有成就。欧化给现代散文带来文体上的新变,与传统散文相比,欧化的散文文体具有亲切自然的风味;与旧白话文相比,欧化的散文文体获得了现代意义上的诗性。
- 周逢琴
- 关键词:欧化现代散文文体
- 论章士钊的逻辑文
- 章士钊的文学观带有一定的现代色彩,他关注知识的分化和学科的立界,区别对待政论和文学作品,体现出文学认识上的'分业'观.他认为政论创作需要有理性态度,推理、论证需合于逻辑,并以'洁'作为衡文的标准,与西方逻辑学内容一脉相通...
- 周逢琴
- 关键词:章士钊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