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燥综合征误诊原因分析
- 2002年
- 周爱红李芳等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误诊
- 血浆置换术治疗大剂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疗效不佳的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
- 2005年
-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术(PET)在大剂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疗效不佳的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3例大剂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疗效不佳的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连续做血浆置换3~5次。结果 23例患者化验指标和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置换前与置换后血沉、球蛋白、抗核抗体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 PET对大剂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疗效不佳的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 周爱红李芳
- 关键词:血浆置换
- 并发雷诺现象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血NO、ET-1、vWF测定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1(ET-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与并发雷诺现象(RP)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以探讨其在继发R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并发RP的SLE女性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并用无RP的SLE女性患者30例作为阴性对照组,30名健康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NO、vWF浓度及血浆ET-1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并发RP的SLE患者NO、ET-1及vWF浓度均明显高于无RP的SLE患者,后者又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NO、ET-1及vWF水平的升高可能加重血管病变并诱发RP的发生。
- 周爱红
- 关键词:雷诺现象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内皮素-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 以脊柱关节病样表现起病的恶性肿瘤11例临床分析
- 周爱红李芳
- 误诊炎性肌病19例病例分析
- 目的临床上许多疾病可以类似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样表现起病而导致误诊,总结相关病例以重视对IIM的鉴别诊断从而减少误诊。方法总结我院近5年来以炎性肌病表现起病而收住院并最终确诊为非IIM的的1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化验指...
- 周爱红李芳武树朋许立飞
- 文献传递
- 欲说当年好困惑--病情活动还是继发感染?
- 周爱红
- 神经精神狼疮106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通过总结我院神经精神狼疮(NPSLE)的临床表现并回顾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脑脊液(CSF)及影像学检查、血清抗体水平等指标在NP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我院近8年来106例NPSLE住院病例的临床症状、化验指标(血清自身抗体水平、脑脊液检查等)及头颅CT或MRI等的变化规律。结果临床表现以头痛最常见,其次为癫痫发作及性格情绪改变。合并症中合并狼疮肾炎占比最高(70.75%)。脑脊液检查异常率80.00%,颅脑CT或MRI检查阳性率62.37%(其中脑缺血最常见)。血清抗体水平以抗SSA抗体及抗RNP阳性率最高。结论脑脊液检查异常率高于影像学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更大;血清抗体与临床表现多样性一致;NPSLE发病机制可能与狼疮肾炎相似。
- 周爱红张慧
- 关键词:神经精神狼疮
- 54例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分析
- 目的:了解总结强直性脊柱炎在我国发病的临床特点及常见的合并症。方法:统计分析1999年1 月-2003年2月我院因病情较重而住院的5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发病年龄,男、女性别发病特点,最早、最常见受累部位,合并症及HLA-...
- 李芳周爱红
- 文献传递
- 颈动脉中两个主要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FAK和Paxillin在球囊损伤后减少(英文)
- 2002年
- 目的 确定正常动脉中主要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以及它们在球囊损伤后的变化。方法和结果 用矾酸钠溶液灌注Sprague Dawley鼠的同时 ,分别切除正常的及球囊损伤后的颈动脉 ,主动脉和其它组织 ;使之云浆化 ,将澄清的组织溶解产物用抗磷酸酪氨酸抗体进行免疫沉淀反应 ,然后用FAK ,Paxillin和磷酸酪氨酸的抗体进行Western印迹分析 ,结果显PP12 5和PP6 8是两个主要存在于正常颈动脉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 ,用FAK和Paxillin的抗体再探查后确定了这些蛋白质是FAK和Paxillin ;用磷酸酪氨酸抗体免疫去除法可消除FAK和Paxillin ,表明这些蛋白质大多数在动脉中被酪氨酸磷酸化 ;动脉中比其它被检查的组织 ,如下腔静脉和心脏包含更多酪氨酸磷酸化的FAK。随后进行的颈动脉球囊损伤后检测显示FAK和Paxillin的含量减少。结论 我们的发现表明FAK和Paxillin在保持动脉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
- 宋志清郭文周爱红下门显太郎
- 关键词:颈动脉FAKPAXILLIN球囊损伤细胞粘附分子平滑肌
- 110例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分析
- 2005年
- 目的总结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发病的临床特点及常见的合并症.方法分析1999年1月~2004年4月我院因病情较重而住院的11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发病特点和实验结果.结果⑴男性初发病年龄偏小而且下肢关节症状突出.⑵多见的合并症有:类风湿关节炎(RA)、IgA肾病、肝损害等;⑶ HLA-B27的阳性率占94.6%(90/95),阳性与病情轻重无明显相关性; ⑷类风湿因子均为阴性或低滴度阳性(+1:16);⑸治疗及转归:所有患者经正规治疗,病情均得到控制.结论强直性脊柱炎不是单种关节病,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不正规治疗预后差.
- 李芳周爱红陈东育赵丰涛
- 关键词:脊柱炎强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