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勇
-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治未病”理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21例临床观察与理论探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以中医治未病理念,采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思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期望达到保肝抗病毒和提高CHB生存质量的前景。方法:用经验方"肝肾宝"为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活动期(a)、CHB临床轻至中型(b)、CHB纤维化倾向期(c)3种型别病例共421例,其中选择a型为符合抗病毒核苷类似物用药指征者72例。均采用治疗前与治疗后观察方案。结果:达到了与开始治疗时在症状、体征、生化学反应、抗病毒应答等方面的显著疗效。提示以"治未病"理念设置的中药剂型对其效果良好。结论:用"中医治未病"理念治疗CHB,从现症(见证)入手,符合临床(临证)实际,体现了"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传统理论原则。采用"肝肾宝"经验方为主的治疗效果,是在针对CHB正虚湿瘀、伏毒伤肝病机的前提下获取的。结合现代医药学机理,对符合抗HBV的病型,加用核苷类似物阿德福韦酯的中西医药结合和病证结合的治疗,具有保肝和抗病毒、从而逆转肝纤维化,防止肝硬化的可靠疗效,通过延长服用时间,并有远期提高生存质量的前景。
- 周大勇王世霞赵怡蕊张继慧梁忠何玖斌王贵民
- 关键词:治未病肝炎乙型病证结合既病防变
- 太乙保肝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协同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太乙保肝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协同增效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76例患者均采用太乙保肝胶囊加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76例患者单用太乙保肝胶囊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在短时段辅以中医辨证调理。2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2组在临床表现、肝功能及相关血细胞、肝纤维化指标、病毒转化应答指标以及肝、脾超声显像变化上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非常显著性(P<0.01)意义。结论:以太乙保肝胶囊与阿德福韦酯联合应用治疗CHB显示了抗病毒应答效应的协同增效作用,且未发现耐药基因位点(YMDD)变异的耐药现象。
- 周大勇王世霞张继慧赵怡蕊梁忠何玖斌王贵民周亚红
- 关键词: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肝细胞抗病毒应答
- “肝肾同治”与活血化瘀在肝病诊治中协同增效作用的探讨被引量:2
- 2008年
- "肝肾同治"源于"肝肾同源"理论,结合临床,对AsC以中医"伏邪"理论指导,遵循正虚湿瘀,伏毒伤肝的病机,以平补气血,兼以化湿活血,泻火解毒。对CHB,有根据"肾虚湿热毒邪内伏肝血"假说,总结出清热解毒、透邪外出、活血化瘀、补肾固精为一体的治疗方法,故提出"肾虚伏气"为病机之本质的论点,以及对CHB在拉米呋啶抗病毒治疗中,用补肾活血化瘀药(巴戟天、菟丝子、丹参等)可提高抗病毒疗效和减少病毒YMDD变异。可见,其治则都融"补肾"与"化瘀"于一体而获效,对CHB属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研究以及对动物大白鼠造模实验研究,证明了滋补肝肾方药有改善肝功能、调控免疫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为"肝肾同治"提供了动物实验证据和理论支持。故认为"肝肾同治"与活血化瘀的协同增效作用是缘于气体信号分子在"肝肾同治"中既是中间环节,又是活血化瘀的增效因素,从而达到调节提高肝细胞内线粒体能量转换,促进肝病愈合的目的。
- 周大勇赵怡蕊
- 关键词:肝肾同治活血化瘀气体信号分子
- 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治疗回顾及其序贯治疗探讨
- 2011年
- 通过回顾分析21年间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免疫耐受对照组、中医药剂型组和慢性乙型肝炎(CHB)中西医结合治疗资料,探讨了序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必要性和优势。引取1989~2010年21年间3个时段的总结论文资料,统计了HBV转化总有效率及出现激发免疫耐受的频率,并以肝功能变化的敏感指标谷丙转氨酶(ALT)为回顾分析数值,画出了曲线图作比较。同时进行了符合随机对照原则的病毒转化指标观察。中医药剂型组HBV总转化率59.1%,出现激发免疫耐受率为19.6%。曲线图显示,免疫耐受对照组1年间ALT较平稳,但病毒复制阳性指标所潜在"复燃"的肝损害随时存在;中医药(剂型)观察组疗程中产生了激发免疫耐受"启动"效应的病人,对其加用抗病毒西药(核苷类似物阿德福韦酯)的序贯治疗,两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则显示出良好的保肝降酶与病毒载量降低的双重效果,即协同增效效能,且未发现YMDD变异。对慢性AsC采用太乙保肝胶囊治疗观察过程中,视免疫耐受被激发后的免疫清除期肝损害程度,适时按免疫辩证的论点,加用抗病毒核苷类似物,不仅可以达到保肝降酶和抗病毒的双重效应而促进自然史演变进程,并且有可能减少YMDD变异,还有望解决单用抗病毒核苷类似物需长期用药而不能中途停药之虞。
- 周大勇王世霞张继慧赵怡蕊周亚红何玖斌王贵民梁忠
- 关键词:序贯治疗
- “肝肾同治”与活血化瘀在肝病诊治中协同增效作用的探讨
- “肝肾同治”源于“肝肾同源”理论,结合临床,对 HBsAg 无症状携带者以中医“伏邪”理论指导,遵循正虚湿瘀,伏毒伤肝的病机,以平补气血,兼以化湿活血,泻火解毒。究其立法遣药,是在既往的用药思路中,融入活血化瘀中药(丹参...
- 周大勇赵怡蕊
- 关键词:慢性乙肝肝肾同治活血化瘀气体信号分子
- 文献传递
- “肝肾同治”与活血化瘀在肝病诊治中协同增效作用的探讨
- 方法:“肝肾同治”源于“肝肾同源”理论,结合临床,对 AsC 以中医“伏邪”理论指导,遵循正虚湿瘀,伏毒伤肝的病机,以平补气血,兼以化湿活血,泻火解毒,其对 AsC 抗 HBV 应答率达78.7%,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 周大勇赵怡蕊
- 关键词:慢性乙肝肝肾同治活血化瘀气体信号分子
- 文献传递
- 对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与创新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 自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对“西医学习中医”的批示50年来,中国中西医结合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且已在实践和理论上向世界范畴“结合医学”的创新前沿发展着。有鉴于此,笔者就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与创新发展作以探讨。
- 周大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