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健

作品数:22 被引量:68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内皮
  • 13篇祖细胞
  • 13篇内皮祖细胞
  • 7篇血管
  • 7篇细胞
  • 6篇骨髓
  • 5篇年龄
  • 4篇心肌
  • 4篇血管生成
  • 4篇鼠骨
  • 4篇缺血
  • 4篇细胞培养
  • 4篇小鼠
  • 4篇大鼠骨髓
  • 3篇动脉
  • 3篇髓内
  • 3篇缺血心肌
  • 3篇内膜
  • 3篇内膜增殖
  • 3篇骨髓内

机构

  • 2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22篇周健
  • 22篇黄岚
  • 14篇赵晓辉
  • 13篇方玉强
  • 12篇陈剑飞
  • 10篇晋军
  • 10篇武晓静
  • 8篇刘兰
  • 8篇崔斌
  • 6篇尹扬光
  • 5篇赵晓晖
  • 5篇朱光旭
  • 4篇赵刚
  • 4篇于世勇
  • 4篇宋明宝
  • 3篇赵谨红
  • 3篇周音频
  • 2篇田颖
  • 2篇马瑞彦
  • 2篇尹阳光

传媒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心脏杂志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四川动物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8篇2008
  • 3篇2007
  • 10篇2006
  • 1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建立心肌梗死小鼠模型。方法40只昆明小鼠,PTCA导丝逆行引导下气管插管,人工呼吸,采用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造成心肌梗死。结果40只小鼠成功行左前降支结扎术;术后1天存活小鼠38只,术后2周存活32只。结论此方法可有效模拟心肌梗死的发生。
赵晓辉周健马瑞彦程伟杨永耀田颖方永强黄岚
关键词: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小鼠
雌二醇对骨髓内皮祖细胞部分生物学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观察雌二醇对体外培养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量及增殖、迁移、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骨髓单个核细胞,FITC-荆豆凝集素I、DiI-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荧光双染鉴定。单个核细胞培养4天后进行实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雌二醇治疗组。雌二醇治疗组加入不同浓度雌二醇(分别为0.001、0.01、0.1μmol/L)培养48 h,然后分别采用四氮唑溴盐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和黏附能力测定来观察EPCs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结果雌二醇剂量依赖性增加EPCs数量并显著改善了EPCs的黏附、迁移和增殖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雌二醇可增加培养EPCs的数量并改善EPCs部分生物学功能。
赵晓辉黄岚尹扬光周健方玉强朱光旭陈剑飞崔斌
关键词:雌二醇骨髓细胞培养内皮祖细胞
不同年龄大鼠骨髓EPC移植对损伤内膜增殖的影响
损伤反应学说认为,内皮细胞损伤所致功能失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如何预防动脉血管的损伤以及控制或逆转损伤后血管内膜过度增殖及内皮功能不全是当前心血管领域面临的一大难题。近来的研究热门之一是以骨髓干细胞移植为基本手段的...
陈剑飞黄岚武晓静晋军赵晓晖赵谨红刘兰周健于世勇
关键词:年龄内皮祖细胞骨髓内膜增殖
文献传递
环氧化酶、环氧化酶抑制剂与心血管疾病
2007年
环氧化酶抑制剂阿司匹林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础药物,但最近发现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多种不良作用,环氧化酶与心血管系统关系密切。本文就最近几年有关环氧化酶,环氧化酶抑制剂在心血管方面的作用,包括对血管生成、血管再狭窄、血压,心脏功能,血栓形成及动脉硬化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周健黄岚
关键词:环氧化酶环氧化酶抑制剂血管生成高血压动脉硬化
年龄对骨髓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冠心病主要病理生理基础在于冠状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增生及内皮功能不全。如何预防动脉血管的损伤以及控制或逆转血管内膜过渡增生及内皮功能不全是当前心血管领域面临的一大难题。揭示内皮再生机理,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有益的再生是损伤...
陈剑飞黄岚晋军武晓静刘兰周健赵晓晖崔斌
文献传递
移植不同年龄大鼠骨髓EPCs对损伤内膜增殖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移植不同年龄大鼠骨髓EPCs对损伤血管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4月龄SD雄性大鼠30只,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均分成接受4月龄大鼠骨髓EPCs移植组、接受18月龄大鼠骨髓EPCs移植组和对照组。于接受移植后14d处死大鼠,颈动脉切片观察不同年龄大鼠骨髓EPCs对损伤血管内膜增殖的影响。结果:接受EPCs移植的大鼠损伤内膜增殖少于非移植组,接受4月龄大鼠骨髓EPCs移植组较接受18月龄大鼠骨髓EPCs移植组内膜增殖也明显减轻。结论:外源性EPCs可减轻损伤血管内膜增殖,且供体年龄对EPCs功能有影响,随供体年龄增加,减弱损伤内膜增殖功能减退。
陈剑飞黄岚武晓静晋军赵晓晖赵谨红刘兰周健于世勇
关键词:年龄因素血管内膜
雌激素受体依赖的内皮祖细胞增殖及迁移
本文旨在明确小鼠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中是否表达雌激素峒扳受体、以及其生物学功能。免疫细胞化学、RT-PCR方法检测小鼠EPCs中的雌激素受体蛋白及mRNA的表达...
赵晓辉黄岚尹阳光周健方玉强朱光旭陈剑飞刘兰崔斌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内皮祖细胞
文献传递
非显微外科手术建立小鼠颈动脉损伤模型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以非显微外科方法建立小鼠颈动脉损伤模型的可能性。方法: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两组(n=30):传统显微外科手术组和非显微外科手术组。结果:非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建立颈动脉损伤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效果一致,手术成功率相似(P>0.05),术后1 d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手术时间较短(P<0.01)。结论:非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建立小鼠颈动脉损伤模型简单、有效、手术时间稍短,且无需显微外科设备、器械及专业的显微外科手术人员。
尹扬光黄岚赵晓辉周健方玉强吴楠
关键词:颈动脉损伤小鼠
环氧化酶在大鼠缺血心肌血管生成及内皮祖细胞动员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COX)1、2在缺血心肌血管生成和内皮祖细胞动员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心肌缺血加选择性 COX2抑制剂罗非昔布组、心肌缺血加选择性 COX1抑制剂 valeryl salicylate(VS)组和单纯心肌缺血组。心肌缺血组于术后1周取血浆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培养计数内皮祖细胞和缺血心肌组织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mRNA,28天后取缺血区心肌免疫组化法测毛细血管密度。结果心肌缺血加罗非昔布组与单纯心肌缺血组、心肌缺血加 VS 组比较,血浆 VEGF 水平、循环血内皮祖细胞计数、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和缺氧诱导因子-1α mRNA 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其余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OX2在心肌缺血时内皮祖细胞动员和缺血心肌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其可能机制与增加缺氧诱导因子-1α和 VEGF 的表达有关,而 COX1没有作用。
周健黄岚晋军武晓静方玉强宋明宝赵刚赵晓辉周音频
关键词:氧化还原酶类
小鼠脾脏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和培养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小鼠脾脏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 itor cell,EPC)的体外分离,定向分化和培养方法。方法梯度密度离心法从小鼠脾脏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用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M199培养液培养,每4 d更换培养基去除非贴壁细胞,观察经过不同时间培养后的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变化。结果培养4 d可发现梭形贴壁细胞,7d后细胞成集落状,14 d左右可观察到条索状、网状血管样结构,原代细胞培养21 d左右接近融合并呈典型的鹅卵石样排列。培养7 d透射电镜可见特征性的W e ib le-Palade小体存在,细胞CD31表达阳性,细胞D iI-LDL摄取试验阳性,FITC-UEA-I染色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Sca-1及VEGFR-2的总阳性率分别为(34.6±3.8)%和(50.5±4.9)%,且该细胞具有体外成血管能力。结论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筛选可以获得脾脏EPC。
赵晓辉黄岚尹扬光周健方玉强朱光旭陈剑飞刘兰崔斌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细胞培养脾脏小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