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鸿悌
- 作品数:11 被引量:74H指数:3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新认识
- 1996年
- 肝硬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传统观点认为是肝纤维化假小叶形成,肝血窦闭塞造成门静脉高压所致。作者近年来对44例合并多次消化道出血(观察组)及40例未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变患者(对照组)进行观察。作者发现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与失代偿期表现并非完全一致,许多出血病例是由于肝硬变同时伴有门静脉(PV)或肝静脉(HV)闭塞性病变有关,这类患者相对年龄较轻,出血出现时间较早,次数较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而肝功能不是很差,代偿较好。
- 吴鸿悌
- 关键词: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闭塞性病变相对年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病
- 血清LSA测定在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2
- 1990年
- 本文根据Svennerholm和蒋谷人等的方法略加改良,测定了蚌埠地区113例正常人,71例恶性肿瘤患者和82例非肿瘤疾病患者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LSA)的含量。正常值为12.4mg/dl(SD=±3.6mg/dl),71例不同肿瘤患者的平均值为28.2mg/dl(SD=±9.7mg/dl),阳性率为88.7%,82例非肿瘤疾病患者的平均值为16.82mg/dl(SD=±5.4mg/dl),假阳性率为17%。方法的灵敏度,重复性(平均CV=3.6%)和回收率(平均回收率=101.4%)测定结果是满意的。本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血清LSA测定对肺癌、白血病、胃癌和食管癌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 薛侃何天源吴亦英陈志毅王安潮林怀忠吴鸿悌
- 关键词:恶性肿瘤血清LSA
- 胃癌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60
- 1995年
- 于1992年12月~1993年2月在胃癌高、中、低发区以家庭为为单位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胃癌高、中、低发区HP阳性率分别为59.4%、55.9%33.5%;平均抗体水平为2.30+0.49、2.04±0.47、1.84±0.46(-χ±s)。高发区的感染率及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低发区(Ρ<0.05、Ρ<0.01),且感染的年龄早。HP感染率与胃癌死亡率的高低呈平行趋势。说明HP感染可能与胃癌有关。
- 张万岱吴炎杨海涛周殿元吴鸿悌宋家信高河元吴昌信梁冠峰冯伟勋王斌会颜光宇
- 关键词:胃癌幽门螺杆菌流行病学
- 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被引量:4
- 1996年
- 肝硬变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已有诸多报道,但有关研究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的报告确甚少。本文通过对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血液流变学检测,并与肝硬变非出血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以探讨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征,为缓解病情及防治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
- 王启之田怡徐希岳吴鸿悌
-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浆粘度血液流变学改变红细胞聚集性血液流变学检测并发出血
- 食管硬化剂注射可引起或加重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 1997年
- 肝硬变门脉静脉高压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其中约10~60%是由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所致。对于肝硬变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在紧急止血或预防再出血的择期治疗中,一般选用内窥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硬化剂治疗,但该方法可引起或加重门脉高压性胃病。本文就此内容谈点心得体会。
- 杨清扬吴鸿悌张希英
- 关键词:硬化剂注射门静脉高压性胃病食管曲张静脉食管胃底静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
- 农村青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庭调查被引量:2
- 1995年
- 农村青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庭调查张万岱,吴炎,杨海涛,周殿元,吴鸿悌,宋家信高河元,吴昌信,梁冠峰,冯伟勋,王斌会,颜光宇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属于感染率较高的国家。一些最新的资料提示,该菌...
- 张万岱吴炎杨海涛周殿元吴鸿悌宋家信高河元吴昌信梁冠峰冯伟勋王斌会颜光宇
- 关键词:胃肿瘤胃炎幽门螺杆菌农村青年
- 经内窥镜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 1992年
- 本文报道36例共82次经纤维胃镜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并发出血,其中急诊止血32例占88.9%,暂时有效2例为5.6%。硬化剂主要选用5%鱼肝油酸钠,注射针孔出血不止,加用利多卡因-高渗盐水正肾上腺素溶液(L-HS-E),可达立即止血效果,其中18例一年后随访,经硬化剂注射1次再出血率为50%,二次注射再出血率为2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本组并发症为:胸骨后疼痛56.0%。术后发热32.0%,腹泻24.4%,贲门口溃疡5.6%,针孔出血47.6%。
- 吴鸿悌任明田怡王启之马爱英
-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内窥镜硬化剂
-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原因分析
- 1992年
- 本文报道本院1986~1990年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UGB)死亡54例。病死率为10.4%。重点讨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UGB死亡原因。以脾切除后并发败血症(PSS)最为常见。胃部疾病并发UGB死亡,以出血性胃炎(AGMB)为最多见。文中分析其病因多是在各种原发疾病上进一步严重恶化的结果。
- 吴鸿悌
-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
- 西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电的影响被引量:5
- 1998年
-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电改变及西沙必利对胃电的影响。方法:对38例FD患者进行空腹及服西沙必利后60min体表胃电图(EGG)描记。结果:FD患者胃电节律紊乱发生在胃体部为42.11%,胃窦部为63.16%;服西沙必利后60min胃体电节律紊乱50%好转,胃窦部58.33%消失。结论:胃动力障碍是FD的主要原因,胃动力药西沙必利能使胃电节律紊乱好转;对FD患者可提倡进行EGG检查,以指导临床治疗。
- 王启之吴鸿悌徐希岳李克力张长玲
- 关键词:西沙必利功能性
-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时碱中毒与低氧血症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肝性脑病 (HE)时的碱中毒与低氧血症。方法 :肝硬化患者 6 4例 ;并发HE组 2 1例 ,无HE组 43例。两组均行动脉血气分析 ,并同步检测血清电解质。结果 :酸碱平衡失常 5 4例 (84.4% ) ,其中呼吸性碱中毒 (呼碱 ) 4 8例 (88.9% )。并发HE组与无HE组呼碱发生率分别为 90 .5 %和 6 7.4% (P <0 .0 5 )。 6 4例中动脉低氧血症 42例 (6 5 .6 % ) ,其中重度 6例均为并发HE者。并发HE组与无HE组低氧血症发生率分别为 95 .2 %和 5 1.2 % (P <0 .0 0 5 )。结论 :肝硬化 ,尤其在并发肝性脑病时 ,极易发生碱中毒与低氧血症 ;其中以单纯性呼碱发生率为高。
- 吴炎田怡吴鸿悌
- 关键词:肝硬化肝性脑病碱中毒低氧血症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