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永贵

作品数:89 被引量:185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7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3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艺术

主题

  • 23篇出版
  • 21篇图书
  • 13篇图书馆
  • 12篇出版业
  • 11篇出版史
  • 7篇书业
  • 7篇民国
  • 7篇民国时期
  • 6篇书店
  • 6篇图书馆事业
  • 6篇教育
  • 6篇根据地
  • 5篇书目
  • 5篇抗战
  • 4篇学术
  • 4篇战时
  • 4篇社会
  • 3篇新华书店
  • 3篇新图书馆运动
  • 3篇张静庐

机构

  • 82篇武汉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82篇吴永贵
  • 3篇朱琳
  • 3篇林英
  • 3篇陈幼华
  • 2篇黄河清
  • 1篇王静
  • 1篇喻敏
  • 1篇曹琳娜
  • 1篇李雅
  • 1篇王余光
  • 1篇赖洁玉
  • 1篇黄安琪
  • 1篇邵琨
  • 1篇孙博祥
  • 1篇林肖海
  • 1篇杨帆
  • 1篇石慧

传媒

  • 17篇出版科学
  • 10篇出版发行研究
  • 7篇中国编辑
  • 5篇编辑之友
  • 4篇图书情报知识
  • 4篇图书馆杂志
  • 4篇中国出版史研...
  • 3篇出版广角
  • 3篇现代出版
  • 2篇图书与情报
  • 2篇大学图书馆学...
  • 2篇编辑学刊
  • 2篇华中传播研究
  • 1篇新华文摘
  • 1篇图书馆建设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图书馆
  • 1篇图书馆论坛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科技与出版

年份

  • 2篇2024
  • 8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出版业发展对我国文献资源建设的影响被引量:10
2001年
出版业发展关系到我国文献资源建设的方面主要有三点 ,对馆藏规模、藏书结构的影响 ,对馆藏文献补充的影响 ,对文献资源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呼吁图书情报部门要关注出版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加强与之合作和交流。
吴永贵
关键词:文献资源建设出版业图书馆馆藏规模藏书结构
新旧之际的湖北官书局刻书被引量:1
2017年
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地方官书局系统出现于同治中兴的"右文政策"格局中。身为中国近代传统刻书体系中的一抹余晖,官书局沾染的官方意识形态于其编印、发行活动中呈现充分,并据此跨越了清季末期至民国初期两段时间。辛亥鼎革后,它们未必不曾对自身的角色进行过认知重组,试图进行过版角色的转变,参与民国出版产业的竞争纠葛。本文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以湖北官书局为例,从具体细节对晚清官书局整体系统进行分析解读。
朱琳吴永贵
近现代知识分子的出版情怀被引量:6
2001年
吴永贵
关键词:出版业近现代出版传播出版制度年谱
着眼全国图书馆发展大局——论商务印书馆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之三)被引量:1
2001年
旧时商务印书馆除了间接以出版物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和自办向社会开放的私立图书馆外,还着眼于全国图书馆发展的大局,做了一系列有利于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大事情。具体说来有如下几个方面。1 推广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的产生,其实可看成商务开放东方图书馆的副产品。1922年,商务印书馆成立“公用图书馆委员会”,由王云五负责主持筹备开放事宜。为了使东方图书馆几十万册藏书开放后便于读者有效利用,王云五本着其“平素不自量力”
吴永贵
关键词:图书馆事业出版工作
关心老百姓的家庭藏书建设——对编制家庭藏书推荐书目的思考被引量:5
2001年
从建设家庭藏书的意义入手 。
吴永贵
关键词:家庭藏书推荐书目类目设置
论《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的学术归旨与服务精神被引量:8
2009年
简要介绍《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的历史,分析这一重要刊物在现代图书馆学中享有盛名的原因,强调其学术归旨与服务精神对后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吴永贵
近世汉译西书在日本的流传
1996年
近世汉译西书在日本的流传吴永贵,褚继红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中日两国对近代欧洲文化的摄取,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方面。在摄取欧洲文化过程中,两国互为桥梁、互为媒介。它表现在甲午战争以前,日本假借汉译西学...
吴永贵褚继红
关键词:文化交流
复制信仰:华花圣经书房的印刷术与印刷品
2017年
宁波华花圣经书房是鸦片战争后中国口岸城市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西式宗教出版机构。本文从宗教传播效果与中国读者接受的角度,探讨三方面的问题:一、书房印刷字体的改进与创新,前者为了契合中国读者一贯对文本书法审美的传统需求,后者为了增加读者阅读文本的易读性和易识性;二、宁波方言著作出版,以最接近地方口语的在地化方式,表现出了与后来各地的白话报(俗话报)如出一辙的出版策略;三、非宗教类知识读物出版,可视为一种迂回的知识传教方式。这三个方面都不为该书房所独有,而共生于当时宗教界整体华花圣经。书房是将印刷技术往前推进的接力者,也是落实宗教传播观念共识和方法的实施者。从改进印刷技术和出版知识读物这两点上,它对中国出版的近代化做出了贡献。
吴永贵彭春艳
关键词:知识读物
论清末民营出版业的崛起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08年
近代民营新式出版是在社会外力及技术、经济力量的促动下逐渐发展起来的,晚于教会出版40年,晚于洋务出版10多年。以技术革新为特征的石印书局、点石斋书局拉开了民营出版序幕,同文书局、拜石山房开启了民营出版之江河。民营出版以出版变法维新的报刊、书籍,出版翻译著作、教科书以及小说为其主要内容,以获得丰厚利润为最终根本。民营出版的迅速崛起,使之成为清末三足鼎立之出版主体之一;这是社会转型在出版业中的反映,是出版业自然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文化的感应物,是近代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吴永贵
抗战时期我国出版业的后方大转移被引量:2
2008年
本文论述了抗战爆发后我国出版业退守于内地,是适应战时环境所作的必然而又明智的选择,也是出版文化人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与信心所在。并指出抗战期间出版业的迁徙,呈现着据点分散不一、机构游移频繁的特点。重庆和桂林,因为各方面条件相对优越,成为大后方出版业最为发达的两个城市。
吴永贵
关键词:抗日战争出版业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