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
- 作品数:50 被引量:171H指数:7
-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浅谈微生物工作人员与临床的沟通
- <正>检验医师与临床的沟通目的:使检验技术、检验结果能够更好地位患者服务方法:站在临床的角度思考问题,力求简单实用内容:贯穿微生物检验全过程,从标本采集到检验方法的选择及结果的解释和应用沟通的作用-架起临床与实验室的桥梁...
- 吴华
- 文献传递
- 海南107例类鼻疽的临床资料分析
-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类鼻疽的临床特点,为临床类鼻疽的诊断提供思路,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107例类鼻疽病的临床资料。结果类鼻疽伯霍尔德杆菌感染者多患有基础病,特别是糖尿病;中年发病较多,男性多于女性;症...
- 吴华王旭明黄东良
- 文献传递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评估
- 2021年
- 目的评估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体外抗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活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E-test法,对临床分离的109株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进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检测,计算MIC50和MIC90,与有CLSI敏感性判断标准的亚胺培南、强力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他啶、四环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及有EUCAST敏感性判断标准的美罗培南药敏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检测的8种抗菌药物的MIC50分别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0.25/4μg/mL、亚胺培南0.5μg/mL、美罗培南0.5μg/mL、强力霉素0.5μg/mL、复方磺胺甲噁唑1μg/mL、头孢他啶1μg/mL、四环素2μg/mL、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μg/mL;MIC90分别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0.5μg/mL、亚胺培南0.5μg/mL、美罗培南1μg/mL、复方磺胺甲噁唑2/38μg/mL、头孢他啶2μg/mL、强力霉素2μg/mL、四环素4μg/mL、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μg/mL。所测有CLSI判断标准的6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显示,亚胺培南、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性均为100%,其他药物敏感性依次为强力霉素99.08%,复方磺胺甲噁唑95.41%,四环素94.49%。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体外对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MIC50和MIC90均低于其他7种抗菌药物,表明其在体外对该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结合其体内药代学特点,临床可尝试使用以获取体内对该菌药效学的评估。
- 黄梅会吴华周晓君王旭明
- 关键词: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E-TEST最低抑菌浓度
- 海南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致病株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了解海南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p)致病株的病原学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特征,为研究海南致病性Bp的菌群结构特征和系统发育特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8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海南类鼻疽患者病例资料,以及自患者感染标本中分离培养的Bp致病株.经MLST法对Bp致病株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其序列型(ST)地区分布特点;应用eBURSTv3软件对所有Bp致病株的ST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建立进化关系图谱.结果共收集91例类鼻疽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性76例、女性15例;年龄主要集中在40~70岁;临床表现包括败血症、肺部感染及局部脓肿;患者基础疾病以糖尿病最为多见.共观察Bp致病株91株,其中有85株Bp致病株分布在海南沿海地区,占93.41%;经MIST法鉴定,共包括39种ST,最常见的为ST46(13株)、ST55(12株)、ST50(8株)和ST58(7株),分别占14.29%、13.19%、8.79%和7.69%;除ST46广泛分布在海南沿海地区外,ST55、ST50和ST58分别集中分布在海南的西南、东北和东南部地区;与MLST数据库对比发现,ST30(3株)目前仅在海南发现,ST562(4株)在澳大利亚北部曾有报道,其余ST皆在亚洲东南部地区曾有报道.eBURSTv3软件将39种ST分为3个分型组和18个单个型,其中,以ST300为起源型的分型组中ST最多,包括17种ST、57株Bp致病株;与MLST数据库对比发现,ST300主要分布在泰国等东南亚地区.结论海南Bp致病株的ST具有较高的地区差异性和遗传多样性,且与泰国等东南亚地区的Bp亲缘关系相近.
- 刘玲丽王旭明郑霄吴华周晓君郭红荔徐凯李天娇
- 关键词:多位点序列分型
-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跨洲际流行株的同源性分析及历史溯源
- 2017年
- 目的比较不同年代分离自澳大利亚、中国海南地区7株ST562型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类鼻疽伯克菌)的同源性,并分析其传播来源。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提取ST562型类鼻疽伯克菌澳大利亚临床株MSHR5858、中国海南历史菌株350105基因组中SpeI限制性酶切片段指纹谱、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指纹(MLVA-4)等遗传特征,并与近年分离的5株海南ST562型临床株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speI酶切)、MLVA-4分子分型结果相比较。同时分析MSHR5858与350105在基因组水平的共线性及同源性。结果5株海南ST562型临床株的PFGE带型相同(相似度〉97%)且与澳大利亚临床株MSHR5858的SpeI限制性带型一致;澳洲临床株(MSHR5858)与海南历史菌株(350105)基因组中Spe I限制片段数分别为31和34,其中31个片段的长度一致。5株海南ST562临床株的MLVA-4型别各不相同,但HPPH43(MLVA-4指纹谱:10,8,10,8)与MSHR5858(10,8,8,6)在2341k、1788k两个位点重复数相同;HK003(11,8,15,7)、HK061(11,8,17,7)与历史菌株350105(11,8,11,8)在此二位点重复数也相同。此外,350105与MSHR5858在基因组水平具有良好共线性,共有基因占绝大部分,提示来源一致。结论分离的7株ST562型类鼻疽伯克菌(包括中国海南临床分离株、历史菌株及澳大利亚临床分离株)遗传特征一致,且ST562型近年流行株与历史菌株350105可能具有同源关系。
- 郑霄王鲁茜吴华陈海朱雄贺金荣夏连续李伟
- 关键词: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同源性分析
- 血球仪KX-21和XE-2100测定结果的比较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比较KX-21血液分析仪与XE-2100血液分析仪两者测定的结果并作评价。方法分别用血液分析仪KX-21与XE-2100同时测定住院患者和体检者静脉血标本共94例,并将两者结果分别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精密度测定,KX-21各指标的变异系数CV值(%)位于0.14%-4.9%之间,XE-2100各指标变异系数CV值(%)位于0%-3.12%之间。携带污染率测定,KX-21测RBC为0.18%,Hb为0.63%,其余为0。XE-2100测WBC为0.29%,其余为0。两台仪器各参数相关系数位于0.9848-0.9995之间。结论两台仪器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符合设计要求,两者之间相关性较好。
- 吴华
- 关键词:KX-21XE-2100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相关系数
- 海南省类鼻疽临床分离株核糖体16S-23S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多态性分析
- 2017年
- 目的研究海南省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核糖体16S-23S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多态性及基因型特征,了解该省与其他类鼻疽流行区菌株间的遗传背景差异。方法 PCR扩增272株类鼻疽伯克菌的ITS片段并通过毛细管凝胶电泳检测产物长度;通过DNA测序及序列比对确认不同长度ITS的基因型及序列一致性;通过χ2检验分析不同流行区ITS型别的分布差异。结果经毛细管凝胶电泳及DNA测序确认,272株类鼻疽伯克菌中发现C、E、CE、G 4种ITS基因型:C型64株(23.53%),E型144株(52.94%),CE型56株(20.59%),G型8株(2.94%)。序列比对证实,海南省类鼻疽伯克菌中各型别(C、E、G)ITS序列高度保守,不同型别ITS的长度变化由其主要变异区的序列差异引起。我国海南省与泰国流行区的ITS型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6,P<0.05),与澳大利亚流行区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21,P>0.05)。结论海南省类鼻疽伯克菌临床菌株中存在C、E、CE、G 4种ITS基因型,C、E、CE为优势型别;与泰国、澳大利亚等传统流行区相比,其G型菌株比例较高。
- 贺金荣朱雄李沙陈海吴华夏连续李伟郑霄
- 关键词: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遗传学特征
- 海南1例类鼻疽病表现为脑部病变合并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被引量:1
- 2020年
- 本文报告1例类鼻疽病少见的脑部病变病例合并继发癫痫,患者为54岁男性,水泥工,因“右髋疼痛10 d”、“癫痫发作”2次入院,经血培养检出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确诊为类鼻疽病,药敏试验显示对亚胺培南、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敏感,经头颅MRI证实右侧半卵圆中心、胼胝体及扣带回后部多发脑部病变。采取抗感染、器官功能支持等内科对症治疗,经过6个月的治疗,患者恢复良好。因此,类鼻疽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应及时做相关检查,包括头颅MRI,积极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长期规范的抗感染治疗以避免复发。
- 吴彪郑婉婷钟成望王清滢林灿灿蔡佳芮吴华贾杰肖莎
- 关键词:类鼻疽病脑部病变癫痫
- MALDI-TOF MS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较于传统微生物鉴定繁琐、耗时的工作流程,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简称MS)技术因其快速、灵敏、简便、省时和特异性高等特点,在菌种鉴定、耐药监测、突变菌株鉴别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逐渐成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不可或缺的微生物鉴定工具。虽然MS技术鉴定菌种高度依赖数据库,也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临床样本质量,但其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仍有较大的空间待开发。文章对MS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段雪寒吴华
- 关键词: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数据库耐药监测
- 7852株临床分离病原菌株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病原菌株的分布情况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2013年1~12月份分离出的7 852株病原菌,用DL-96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并对其分布特点和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共收集到非重复临床分离菌7 8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5.9%(5 176/7 852),革兰阳性菌20.5%株(1 613/7 852),真菌13.5%(1 062/7 852)。构成比排名前5名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4.2%)、大肠埃希菌(13.0%)、肺炎克雷伯菌(8.3%)、鲍曼不动杆菌(7.0%)、金黄色葡萄球菌(6.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别占4.3%和27.1%,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敏感率较高,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0.4%、24.3%,ESBLs阳性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阴性的菌株。非发酵菌仅对粘菌素、多粘菌素B敏感性较高。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结论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种类较多,且耐药性较高,及时监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提高临床标本送检率,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 毛春燕吴华刘玲丽
- 关键词:细菌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