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丹
-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FSGS患者尿蛋白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活力及转分化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患者尿蛋白对肾小管上皮细胞(TECs)活力及转分化的影响。方法:用硫酸铵沉淀法提取FSGS患者尿液中的总蛋白成分,应用不同浓度尿蛋白处理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然后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不同浓度尿蛋白刺激后HK-2细胞LDH值并计算其释放率、免疫细胞化学(ICC)法检测不同浓度尿蛋白刺激后HK-2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K-2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所提取的尿蛋白主要成分为白蛋白、转铁蛋白和IgG等,分别占59.3%、15.3%和13.8%;肾小管上皮细胞LDH释放率和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随尿蛋白浓度的升高而升高;E-cadherin的表达水平随着尿蛋白浓度的升高而下降。结论:FSGS尿蛋白可通过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和转分化而促进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 周宏久吴丽丹陶静莉杨陈刘华锋
- 关键词:尿蛋白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 血管活性物质对肾小球硬化的作用被引量:1
- 2006年
- 随着对肾小球硬化机制研究的深入,血管活性物质越来越体现其重要作用。本文就几类与肾小球硬化机制密切相关的血管活性物质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防治肾小球硬化提供新的思路。
- 吴丽丹刘华锋
- 关键词:肾小球硬化症病灶性血管活性肠肽
- 膜性肾病患者蛋白尿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膜性肾病患者蛋白尿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提取膜性肾病患者尿蛋白进行蛋白成分分析、细菌内毒素试验、蛋白溶液的肌酐水平等质量鉴定后,尿蛋白组分别按1.0、2.0、4.0、8.0 mg/mL蛋白质量浓度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RTEC)48 h;空白对照组无尿蛋白,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RTEC胞浆内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的表达,观察hRTEC转分化情况。结果膜性肾病患者尿蛋白组分构成:清蛋白为56.4%、转铁蛋白为34.6%、免疫球蛋白G(IgG)为6.9%。膜性肾病患者尿蛋白诱导hRTEC胞浆中α-SMA水平随蛋白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结论膜性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是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的原因之一,并具有质量浓度依赖关系。
- 吴丽丹刘华锋卓华钦张莞灵冯胜军
- 关键词:蛋白尿肾小管细胞学肾小管上皮细胞
- 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在肾性贫血中的临床意义
- 2014年
- 目的探讨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肾性贫血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肾性贫血患者136例作为肾性贫血组,以同期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肾性贫血患者按贫血程度分为重度贫血组(Hb:〈60g/L)及轻中度贫血组(Hb:60~120g/L);重度贫血组再按病程分为:〈3年组、≥3年组。采用SySmex XT-2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Hb,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EPO及肌酐(Cr)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肾性轻中度贫血组患者的内源性EPO无明显差异(P〉0.05),Hb和Cr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和Cr分别与EPO进行组内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0.135、0.243。肾性重度贫血患者内源性EPO与Cr浓度呈反比,但并非平行。结论肾性贫血患者内源性EPO的检测对于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曹金如陈寿云蒲育栋吴丽丹杨嘉兴袁博华邓瑞莲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贫血肌酐
- 不同病理类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尿蛋白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尿蛋白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rTESc)凋亡的影响。方法提取人类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综合征、局灶-节段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蛋白,进行蛋白成分分析、细菌内毒素试验、蛋白溶液的肌酐水平等质量鉴定后,试验组分别按1、2、4、8 g/L尿蛋白浓度刺激hrTECs 48 h,空白组无尿蛋白,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hrTECs凋亡情况。结果尿蛋白组分构成: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清蛋白83.8%、转铁蛋白11.9%、IgG 3.4%;膜性肾病综合征清蛋白56.4%、转铁蛋白34.6%、IgG 6.9%;局灶-节段性肾病综合征清蛋白59.9%、转铁蛋白15.3%、IgG 13.8%。尿蛋白浓度1、2、4、8 g/L时,膜性肾病综合征组较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组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5);局灶-节段性肾病综合征组较膜性肾病综合征组和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组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5)。3组尿蛋白浓度1、2、4、8 g/L时较空白时,2、4、8 g/L时较1 g/L时,4、8 g/L时较2g/L时,8 g/L时较4 g/L时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5)。结论 hrTECs的异常凋亡与尿蛋白具有浓度依赖关系,同时可能与尿蛋白中IgG成分密切相关,而尿清蛋白可能不是最重要的致病因子。
- 吴丽丹冯胜军卓华钦张莞灵刘华锋
- 关键词:蛋白尿细胞凋亡上皮细胞
- 空肠弯曲菌在两种培养基上外膜蛋白中的表达及其体液免疫应答比较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同培养基来源的空肠弯曲菌28~31kD外膜蛋白免疫小鼠后的体液免疫应答效果。方法将66只BALB/c小鼠分别随机分为11组,每组6只,采用布氏血培养基、改良卵黄培养基培养来源的空肠弯曲菌甘氨酸提取28~31kD外膜蛋白以不同剂量疫苗组(50、100、200μg/只,加入0.2mL福氏完全佐剂),分别在0、7、14、21和28d,通过背部皮下+腹部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小鼠;空白组、对照组分别采用0.4mLNS、0.4mL福氏完全佐剂。在末次免疫后10d(即第38天),分别应用双向免疫琼脂扩散试验法、试管凝集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采用ELISA技术分别检测小鼠血清和肠液中的特异性抗体IgG、IgA、分泌型IgA(sIgA)的水平。结果末次免疫后10d后,两种培养基来源的各免疫组中,双向免疫琼脂扩散试验法、试管凝集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分别达到1∶4~1∶16和1∶320~1∶1280,间接ELISA法检测两种培养基来源血清、肠液中IgG、IgA、sIgA的水平与空白组、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种培养基来源的同剂量组的疫苗之间IgG、IgA、sIgA的水平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空白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卵黄培养基来源的空肠弯曲菌甘氨酸提取物28~31kD外膜蛋白能够诱导BALB/c小鼠较好的体液免疫应答和高水平的肠液sIgA抗体,与改良布氏血培养基相同,该培养基的选择和使用将为CJ亚单位疫苗、CJ检验、CJ食品卫生检疫的深入研究奠定重要的实验依据。
- 冯胜军吴丽丹孙万邦肖政米娜刘仿陈群陈军剑
- 关键词:空肠弯曲菌培养基外膜蛋白抗体体液免疫
- 空肠弯曲菌外膜蛋白福氏佐剂疫苗免疫小鼠后的抗体应答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空肠弯曲菌甘氨酸提取物28~31 kd外膜蛋白福氏佐剂疫苗免疫小鼠后的抗体应答效果。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采用空肠弯曲菌甘氨酸提取物28~31 kd外膜蛋白以不同剂量疫苗组,分别在第0、7、14、21、28天,通过背部及腹部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小鼠;空白组、对照组分别采用0.4 mL生理盐水(NS)、0.4 mL福氏完全佐剂。在末次免疫10 d(即第38天),分别应用双向免疫琼脂扩散试验法、试管凝集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ELISA检测血清和肠液中的特异性IgG、IgA、。结果末次免疫10 d后,各疫苗组中,双向免疫琼脂扩散试验法、试管凝集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分别达到1∶4~1∶16和1∶320~1∶1 280,ELISA法检测血清、肠液中IgG、IgA、的水平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肠弯曲菌甘氨酸提取物28~31 kd外膜蛋白佐剂疫苗能够诱导BALB/c小鼠较好的体液免疫应答和高水平的肠液抗体,将为空肠弯曲菌亚单位疫苗的深入研究奠定重要的实验依据。
- 冯胜军吴丽丹肖政孙万邦米娜刘仿陈群陈军剑
- 关键词:空肠弯曲菌外膜蛋白抗体黏膜免疫
- 膜性肾病尿蛋白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膜性肾病尿蛋白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存在剂量依赖关系。方法提取膜性肾病患者尿蛋白,进行蛋白成分分析、细菌内毒素试验、蛋白溶液的肌酐水平等质量鉴定后,试验组分别按1.0、2.0、4.0、8.0 mg/ml蛋白浓度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48 h,空白组无蛋白,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膜性肾病尿蛋白由56.4%白蛋白、34.6%转铁蛋白、6.9%IgG组成。肌酐水平、内毒素均低于人体正常范围的下限。Hoechst33258染色法分析发现试验组与空白组之间,较大浓度尿蛋白组与较小浓度尿蛋白组之间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程度与膜性肾病尿蛋白存在浓度依赖关系。
- 冯胜军吴丽丹刘华锋
- 关键词:膜性肾病尿蛋白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