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宝亮

作品数:38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专利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理学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纳米
  • 7篇离子
  • 5篇三氧化二铁
  • 5篇催化
  • 4篇阴离子
  • 4篇四氧化三铁
  • 4篇无机
  • 4篇无机阴离子
  • 4篇纳米管
  • 4篇八面体
  • 4篇CO
  • 3篇单晶
  • 3篇氮源
  • 3篇水热
  • 3篇燃烧
  • 3篇磷酸
  • 3篇磷酸二氢钠
  • 3篇炉子
  • 3篇纳米环
  • 3篇介孔

机构

  • 38篇中国科学院山...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山西师范大学
  • 2篇遵义师范学院
  • 1篇宁夏大学
  • 1篇太原科技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中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运城学院
  • 1篇华阳集团

作者

  • 38篇吕宝亮
  • 18篇徐耀
  • 17篇吴东
  • 12篇王连成
  • 11篇王会香
  • 7篇孙予罕
  • 4篇刘忠
  • 1篇史慧娟
  • 1篇王秋红
  • 1篇尹艺
  • 1篇李俊汾
  • 1篇张建利
  • 1篇孙金华
  • 1篇田玉明
  • 1篇梁丽萍
  • 1篇陈淑海
  • 1篇陈其凤
  • 1篇李万喜
  • 1篇黄冬梅
  • 1篇力国民

传媒

  • 3篇燃料化学学报
  • 3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2篇中国晶体学会...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7篇200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油经由烯烃醚化和醇脱水制叔丁基甘油醚的非均相热力学对比
2022年
基于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原则,采用遗传算法对甘油与异丁烯醚化、甘油与叔丁醇脱水制叔丁基甘油醚过程进行了非均相热力学对比研究。在100 mol甘油+600 mol异丁烯、100 mol甘油+600 mol叔丁醇的进料条件,40−300℃、0.1−0.7 MPa范围内,考察了温度和压力对两种体系的平衡转化率、产物选择性及气液相平衡组成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甘油和异丁烯醚化过程,低温有利于三叔丁基甘油醚生成,高温有利于二叔丁基甘油醚和单叔丁基甘油醚的生成;提升压力促进了三叔丁基甘油醚的生成,而抑制了二叔丁基甘油醚和单叔丁基甘油醚的产生。甘油和叔丁醇脱水过程中甘油的平衡转化率接近100%,其产物中三叔丁基甘油醚的选择性超过90%,二叔丁基甘油醚选择性小于10%,单叔丁基甘油醚得到有效转化。热力学计算表明,提升压力使得非均相温度区间向右移动,可以利用压力来调节液相中的产物组成。
贾广信张叶吕捷谢亚宁田锴柳来栓吕宝亮
关键词:热力学甘油非均相
一种熔融盐三步法制备锂离子筛前体Li<Sub>1.6</Sub>Mn<Sub>1.6</Sub>O<Sub>4</Sub>的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熔融盐三步法制备锂离子筛前体Li<Sub>1.6</Sub>Mn<Sub>1.6</Sub>O<Sub>4</Sub>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无机合成吸附剂技术领域,避免了前驱体非化学计量比引起的原料浪费和繁复的工艺流程...
王连成刘忠吕宝亮王会香
文献传递
Co^(2+)调控WO_(x)表面Brönsted酸和氧空位含量用于提高1-己烯环氧化性能被引量:2
2022年
本研究采用动态溶剂热合成法,在WO_(x)的制备过程中直接引入Co^(2+)得到了Co-WO_(x)催化剂,并将其用于1-己烯的催化环氧化。通过XRD、SEM、TEM、Raman、XPS等多种表征手段以及原位NH_(3)-FTIR对Co^(2+)引入前后WO_(x)的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Co^(2+)的引入对WO_(x)的晶型和晶体主生长方向无明显影响,但有效减少了其表面Brönsted酸(B酸)含量,同时增加了其表面氧空位含量。在环氧化反应中,所得Co-WO_(x)催化剂(Co/W=0.1)在1-己烯转化率降低5.3%的情况下,可以将1,2-环氧己烷的选择性从纯WO_(x)的26.9%提高至55.7%。Co-WO_(x)催化剂环氧化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因于两个方面:一是,WO_(x)表面B酸位点减少抑制了1,2-环氧己烷的开环水解;二是,WO_(x)表面氧空位增多促进了H_(2)O_(2)的活化,保证了1-己烯转化率降幅不大,而且使氧化剂H_(2)O_(2)的利用率提高了13.5%。结合表征结果和反应数据,提出了以W−O−OH为活性中间体的1-己烯环氧化反应机理。
邢向英王会香王连成吕宝亮
关键词:氧空位
还原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环的方法
一种还原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环的方法是取9-50mmol/L三氯化铁水溶液,然后加入等体积3-10mmol/L的磷酸二氢钠水溶液,搅拌均匀后,转入密闭反应釜,密封后在180-270℃下恒温处理12-72h,然后取出反应釜...
孙予罕吕宝亮吴东徐耀
文献传递
氧化法制备伽马-三氧二化铁纳米环的方法
一种氧化法制备伽马-三氧二化铁纳米环的方法是取三氯化铁水溶液,加入等体积磷酸二氢钠水溶液,搅拌均匀后转入密闭反应釜,在180-270℃下恒温处理12-72h,然后取出反应釜,在空气中自然冷却,釜中红色沉淀分离出来,水洗,...
孙予罕吕宝亮吴东徐耀
文献传递
非模板法制备阿尔法-三氧化二铁纳米管的方法
一种非模板法制备阿尔法-三氧化二铁纳米管的方法是取9-50mmol/L三氯化铁水溶液,然后加入等体积0.3-2.5mmol/L的磷酸二氢钠水溶液,搅拌均匀后,转入密闭反应釜,密封后在180-270℃恒温处理12-72h,...
孙予罕吕宝亮吴东徐耀
文献传递
Fe_3O_4十八面体和十二面体的合成及磁性能被引量:2
2011年
在水热合成α-Fe_2O_3十八面体和十二面体的基础上,以5%H_2+95%N_2为还原介质,通过控制还原条件制备出纯相Fe_3O_4十八面体和十二面体颗粒。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颗粒表面氟离子吸附层的存在是其形貌保持较好的重要原因。与其它形貌的Fe_3O_4颗粒比较,本文合成的多面体Fe_3O_4颗粒矫顽力较高,主要归因于吸附的氟离子层和材料的形貌结构。
李万喜吕宝亮徐耀吴东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四氧化三铁氟离子磁性能
无机阴离子配体作用下单晶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生长行为研究
吴东吕宝亮徐耀
一种熔融盐三步法制备锂离子筛前体Li<Sub>1.6</Sub>Mn<Sub>1.6</Sub>O<Sub>4</Sub>的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熔融盐三步法制备锂离子筛前体Li<Sub>1.6</Sub>Mn<Sub>1.6</Sub>O<Sub>4</Sub>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无机合成吸附剂技术领域,避免了前驱体非化学计量比引起的原料浪费和繁复的工艺流程...
王连成刘忠吕宝亮王会香
文献传递
基于核壳结构Co_3Fe_7@C的高效微波吸收材料(英文)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降低吸波剂Co_3Fe_7的密度,本文采用原位聚合Fe^(3+)-Co^(2+)/碳前驱体及高温碳化制备得到Co_3Fe_7@C复合微波吸收材料。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结果表明Co_3Fe_7颗粒被石墨碳层包覆形成核壳结构,复合物的比表面积和表观密度分别为358.5 m^2·g^(-1)、2.25 g·cm^(-3)。核壳结构Co_3Fe_7@C复合物显示出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当涂层厚度为2 mm时,其最低反射损耗(RL)达到最低值-43.5 dB,对应的有效带宽为4.1 GHz,归因于复合物有效的阻抗匹配特性及多重界面极化效应。由于低密度及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Co_3Fe_7@C复合物有望作为一种潜在的轻质、高效微波吸收材料。
力国民朱保顺梁丽萍田玉明吕宝亮王连成
关键词:核壳结构复合物轻质微波吸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