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路遥

作品数:8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推拿
  • 2篇抑郁
  • 2篇中医
  • 1篇单胺
  • 1篇单胺类
  • 1篇单胺类神经递...
  • 1篇递质
  • 1篇调形
  • 1篇行为学
  • 1篇腰痛
  • 1篇一指禅
  • 1篇一指禅推拿
  • 1篇医案
  • 1篇医案研究
  • 1篇抑郁模型
  • 1篇抑郁症
  • 1篇源流
  • 1篇早期麦粒肿
  • 1篇针法
  • 1篇治法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桂林市中医医...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8篇刘路遥
  • 2篇李杨帆
  • 2篇杜仪
  • 2篇赵静洁
  • 2篇李宝金
  • 2篇韩玉
  • 2篇李丽
  • 2篇王永志
  • 1篇张银凤
  • 1篇张一帆

传媒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健康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苗氏八纲调形手法治疗腰痛理论探析
2023年
苗氏八纲调形手法是在天津市宝坻区流传百余年的一种中医传统治疗手法,现已列入天津市宝坻区第3批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该文以腰痛为例,简要介绍苗氏八纲调形手法的治疗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溯源与分析,以期为苗氏八纲调形手法的进一步传承、发掘及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苗德生苗德根刘路遥
关键词:手法治疗腰痛
看中医,您需要知道这些
2023年
中医是否分科自隋唐开始,历朝历代的太医院(太医署)多分为十三科,不同年代具体分类略有区别,这是最初的中医分科雏形。时至今日,二、三级中医院往往逐步专科化,从检查到治疗都通常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综合医院或社区医院的中医科分科不像中医院那么细致,但医生往往有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或病种。这种情况便于医生了解专业知识和进行学术交流,以便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刘路遥
关键词:太医署专科化
峨眉天罡指穴法部分小导引手法源流探析
2024年
峨眉天罡指穴法(以下简称指穴法)是峨眉养生学派的一种推拿按摩方法。近年来对其研究极少,学界对其源流也有质疑。文章参考中医文献学研究方法,对指穴法创立的关键人物白云禅师进行了初步的考证。同时从推拿手法这一推拿学的核心内容出发,通过对金钩劲、捧沙劲和离经劲等具体手法的动作分析,结合史料对指穴法的演变和流传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继承工作提供基础。
刘路遥李林溪吴冬月徐帅赵宇宁
关键词:中医流派推拿手法源流
针刺及推拿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效果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研究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应用针刺及推拿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针刺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针刺、推拿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及腰部功能、背伸肌肌力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腰部功能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腰部功能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背伸肌肌力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背伸肌肌力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推拿治疗慢性特异性下背痛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腰部功能恢复,提高背伸肌肌力水平,预防功能障碍,值得临床应用。
刘路遥武玉颜罗十之
关键词:背痛推拿手三里后溪足三里
柴胡疏肝散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学的影响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对腹腔注射利血平引起的抑郁症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柴胡疏肝散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每天腹腔注射利血平注射液0.5 mg/kg造模,连续14天。氟西汀组和柴胡疏肝散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9 ml/kg氟西汀、5g/kg和10g/kg柴胡疏肝散灌胃。对各组大鼠体重、上睑下垂、体温、运动抑制和open-field得分进行观察,分析柴胡疏肝散对抑郁大鼠行为学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体重、上睑下垂、运动抑制和open-field得分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疏肝散高剂量组体重增加明显(P<0.05),有对抗利血平化眼睑下垂趋式,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CHSGS中、高剂组运动抑制对抗率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在敞箱实验中的水平活动得分有所增加(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能够显著增加抑郁大鼠体重,部分对抗利血平引起的行为学改变,增加其在敞箱实验中的水平活动、垂直活动得分,柴胡疏肝散"肝主疏泄"理论治疗抑郁症可能与改善行为学作用相关。
王永志赵静洁杜仪韩玉李宝金李杨帆刘路遥李丽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抑郁症行为学
慢性利血平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索利血平致慢性抑郁大鼠模型的合适剂量,观察不同剂量利血平对大鼠自发活动和体质量的影响,分析模型大鼠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特点。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利血平0.3mg/kg、0.4mg/kg、0.5mg/kg、0.6mg/kg组,每组n=12;动物造模给予腹腔注射利血平注射液1O(/d(按分组中的给药剂量给予),空白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连续用药14d。分别对大鼠open—field得分和体质量进行测量,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结果慢性腹腔注射利血平(0.5、0.6mg/kg)可引起大鼠体质量减轻(P〈0.01,P〈0.05),0.4、0.5、0.6mg/kg组出现抑郁样行为;0.3mg/kg组体质量、open-field得分变化不明显。与空白组体质量[(278.75.4-4.65)]和抑郁open.field评分[(60.3.4-19.9)分]比较,0.5mg/kg组14d大鼠体质量[(256.17±4.89)g]与open—field行为评分[(43.45-8.4)分]差异有显著性俨〈0.01)。0.5mg/kg利血平对7d组抑郁大鼠海马5一羟色胺(5-HT)含量有影响[(2.835-1.09)ng,/ml,P〈0.05],对14d组5-HT含量无明显影响。与空白组比较,0.5mg/kg组14d腹腔注射利血平对单胺类神经递5一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A)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见5-HT与N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449,P〈0.01)。结论慢性腹腔注射0.5mg/kg利血平能引起大鼠抑郁样行为,利血平对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与用药时间相关。
王永志赵静洁韩玉杜仪李宝金李杨帆刘路遥张一帆张银凤李丽
关键词:利血平抑郁模型单胺类神经递质
朱春霆《绛帷忆语》内容及医案研究--一指禅推拿"抄法"操作方法及应用探析
朱春霆(1906-1990)是我国当代一指禅推拿流派当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创办了上海中医推拿医士学校并任校长。早年长期在《新闻报》撰写专栏弘扬中医文化,《绛帷忆语》是这系列文章当中的一篇,与一指禅推拿技术、传承及临症相...
刘路遥
关键词:一指禅推拿
体液回流针法配合耳尖放血治疗早期麦粒肿疗效及对疼痛程度和肿块大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分析体液回流针法配合耳尖放血治疗早期麦粒肿疗效及对其疼痛程度和肿块大小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确诊治疗的早期麦粒肿患者6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耳尖放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体液回流针法治疗。观察两组自觉症状改善程度、疼痛程度、肿块大小以及临床疗效,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眼睑红肿、眼痒、结膜充血评分相对治疗前呈降低趋势,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治疗后组间VAS评分、肿块相比,数据均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 <0. 05),且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及肿块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 13%,稍低于对照组6. 25%,两组比较P> 0. 05。结论:体液回流针法配合耳尖放血能够改善早期麦粒肿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缩小肿块,提高临床疗效。
刘路遥罗十之武玉言
关键词:耳尖放血麦粒肿肿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