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
- 作品数:34 被引量:446H指数:11
- 供职机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城市更新改造中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以郑州老纺织工业基地为例被引量:11
- 2012年
- 本文以位于郑州市西区的老纺织工业基地为实例,从工业遗产对城市文化底蕴积淀和历史传承的重要性及多重价值出发,结合目前城市化进程加速和旧城更新改造的时代背景,对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建议通过科学规划加以保护,合理改造促进持续利用和再生。
- 刘英朱丽娟赵荣钦
- 关键词:城市更新工业遗产
- 城乡结合部扩展中的生态学过程剖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和乡村的联结区域,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过渡和缓冲作用,本文用生态学中边缘效应、生态位、群落演替等理论和方法对城乡结合部在城乡之间的功能和地位、扩展和演化规律、产业发展方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进行了剖析。
- 赵荣钦刘英焦士兴
-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生态位演替
- 低碳土地利用模式研究被引量:61
- 2010年
- 人类活动及其碳排放强度与土地利用方式密切相关,探索低碳的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和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土地利用碳排放的速率,并为面向低碳经济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布局提供参考。本文结合国内外低碳经济和低碳土地利用的研究背景和实践,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从低碳土地利用原则、模式和对策、目标三个方面构建了低碳土地利用模式研究的理论框架,重点从土地利用结构、规模、方式和布局等方面提出了低碳土地利用的模式和对策建议,并着重分析了低碳循环性农业、紧凑型城市和生态工业园等三种低碳土地利用布局方式;最后提出了低碳土地利用研究的未来趋势,即区域低碳土地利用路径的差异研究、编制低碳土地利用规划、低碳国土实验区的开发和建设、低碳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等。
- 赵荣钦刘英郝仕龙丁明磊
- 关键词:低碳土地利用
-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排水系统
- 本发明涉及道路排水过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排水系统。排水筒引导水流从上向下流动;滤网盘安装在排水筒的进水口端,滤网盘阻挡垃圾使水流通过。排污扇的安装轴可转动地插装在滤网盘的轴心处,每个排污叶片下端与滤网盘...
- 刘英赵荣钦
- 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06年
- 从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入手,提出了耕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耕地污染和生态功能退化等。然后从农作物遥感估产、土地变化监测及驱动机制研究、耕地粮食生产力和人口承载力研究等方面探讨了耕地资源及其利用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耕地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思路。
- 赵荣钦刘英
- 关键词:耕地资源遥感可持续利用
- 一种低碳城市群生态环境监控方法和系统
-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碳城市群生态环境监控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城市指定区域内传感器获得的历史移动测量数据;步骤S2、根据历史移动测量数据训练低碳生态环境分析模型;步骤S3、将城市指定区域的实时移动测量数据输...
- 刘英赵荣钦
- 温哥华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与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3
- 2018年
- 随着低碳观念的深入,低碳城市建设逐渐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尽管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地域空间结构、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低碳发展政策和实践为我国提供了重要参考。如何将国外城市低碳发展的经验融入到国内城市化的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的城市低碳发展战略推动城市转型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现实问题。结合温哥华市在绿色低碳城市方面的政策措施,从城市绿地规划、低碳建筑、低碳交通规划与设计、社区能源规划等方面对温哥华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剖析;结合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低碳城市顶层设计、差别化的低碳理念、公众参与、土地功能区的适度混合与完善城市交通网络等方面提出未来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思路。
- 赵荣钦刘英陈涛丁明磊张战平焦士兴
- 关键词:低碳城市
- 遥感技术在中国城市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06年
- 城市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遥感以其快速、准确和实时地获取资源环境状况及其变化数据的优越性,成为城市环境监测的主要手段。对中国遥感在城市中的应用进行系统总结,主要包括:城市绿地、城市水体、城市大气遥感、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垃圾堆放和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及在城市交通、灾害预警等方面的应用。遥感在城市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应在3S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技术方法和规范,并加快城市环境遥感监测的指标体系和国家环境信息系统建设。
- 刘英赵荣钦
- 关键词:遥感城市环境
- 河南省土地利用碳源/汇及其变化分析被引量:59
- 2010年
-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碳源/汇状况是影响区域碳循环的重要因素。该文构建了土地利用碳源/汇研究的理论框架和计算模型;采用1999-2008年河南省的能源消费、土地利用等数据,对河南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源/汇状况及其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呈明显增加趋势,其中建设用地和农用地是主要的碳排放源;2003年以来河南省城市建设用地加速扩张,造成建设用地碳排放量的大幅增加;(2)河南省土地利用碳吸收呈缓慢增长趋势,其中农作物是最主要的碳汇;(3)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最大,为56.46 t/(hm2.a),而耕地的碳汇能力最强,为9.17t/(hm2.a)。(4)1999年以来,地均碳排放强度呈加速增长趋势,而同时期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则呈下降趋势。
- 刘英赵荣钦焦士兴
- 关键词:碳源土地利用
- 基于碳收支核算的河南省碳排放峰值预测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对河南省碳排放及碳足迹峰值进行了预测,旨在了解河南省未来碳减排潜力,寻求低碳发展的对策。[方法]基于省域层面,以河南省为例,对历年的碳收支和碳足迹状况进行了核算和评估,并通过STIRPAT模型和情景分析方法对河南省碳排放峰值进行预测。[结果](1)河南省碳排放总量从2000年的6.83×107 t上升到2012年的1.77×108 t,涨幅为159.2%,其中碳排放的行业差异性大,工业占主导地位,不同途径碳排放的增幅具有明显差异,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呈明显下降趋势。(2)河南省2000—2012年能源消费的碳足迹呈逐年增加态势,从2000年的1.71×107 hm2上升到2012年的4.42×107 hm2。碳足迹的扩大造成了1.68×108 hm2的生态赤字。(3)在基准和低碳情景下,河南省碳排放峰值有望出现在2040和2035年,在考虑区域碳吸收补偿的前提下,碳排放峰值将分别提前到2035和2025年。[结论]河南省碳收支呈现明显的不匹配状态,但在考虑碳补偿的基础上,河南省具有较大的碳减排潜力空间。
- 赵荣钦刘薇刘英丁明磊张战平王杰
- 关键词:碳收支碳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