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理迪

作品数:23 被引量:139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腰椎
  • 8篇骨折
  • 6篇胸腰椎
  • 6篇手术
  • 5篇脊柱
  • 4篇胸腰椎骨折
  • 4篇腰椎骨折
  • 4篇椎骨
  • 3篇硬膜
  • 3篇手术治疗
  • 3篇椎弓
  • 3篇椎弓根
  • 3篇椎间盘
  • 3篇颈椎
  • 3篇关节
  • 2篇胸腰段
  • 2篇胸腰段骨折
  • 2篇血肿
  • 2篇腰段
  • 2篇腰椎间盘

机构

  • 19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吉林大学白求...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漯河医学高等...
  • 1篇吉化集团公司
  • 1篇军事科学院军...

作者

  • 23篇刘理迪
  • 14篇张绍昆
  • 9篇吕振山
  • 6篇闫明
  • 5篇牛丰
  • 4篇赵松
  • 4篇李乔
  • 3篇杨冬松
  • 3篇黄勇
  • 3篇公伟权
  • 2篇刘威
  • 2篇林红
  • 2篇柳万国
  • 2篇唐成林
  • 2篇刘艳
  • 1篇曲瑶
  • 1篇葛付涛
  • 1篇董永康
  • 1篇陈宏峰
  • 1篇甄相周

传媒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国骨伤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病案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临床路径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小切口反麦氏点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同期住院的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路径组)与实施常规医疗护理模式的患者(对照组)各40例,对其人均费用、住院日、药费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路径组患者的人均费用、住院日、术前住院日、药费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切口反麦氏点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可以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日,是一种可行的医疗护理新模式。
徐长妍张冬艳刘理迪马鸿雁
关键词: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椎弓根重复置钉并不改变固定强度
研究设计:新鲜冰冻尸体的生物力学研究。研究目的:评价胸腰椎椎弓根重复置钉后的生物力学结果。背景资料:在椎弓根螺置钉时,透视成像或低电流读数与椎弓根螺钉的术中诱发肌电刺激保证完全消除再次评估椎弓根螺钉的偏移或错位。然而,用...
黄勇张绍昆吕振山李乔刘理迪
关键词:生物力学测试
脊柱化脓性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进展
2020年
手术部位感染是脊柱手术后常见且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尽管手术操作无菌细致,及时给予适当的全身抗生素,但手术部位感染率仍然很高[1-2]。据报道,我国脊柱手术感染的风险从0.5%~7.8%不等[3-4]。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疾病显著增加脊柱术后感染,感染后治疗的费用可达10多万美元[5],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李江笔王永杰那士博吴宏刘军纪雪公伟权刘理迪吕振山张绍昆
关键词:脊柱金黄色葡萄球菌
胸腰椎结核后路手术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2月采取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27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8例,女性9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张绍昆吕振山刘理迪赵松牛丰
文献传递
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征象的MRI分级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建立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脊髓受压征象的MRI分级系统,探讨其可靠性及其与年龄、病程和JOA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9月就诊的78例多节段CSM患者的颈椎MRI资料,男51例,女27例;年龄42~77岁,平均55.1岁;病程0.25~276个月,平均48.8个月。以颈椎MRI中脊髓形态、脊髓信号、脊髓与硬膜囊关系作为分级依据征象,将每个征象按照其严重程度分为3个等级,相应赋予0~2分,按3个征象总分划分为四级:0级,0分;Ⅰ级,1~2分;Ⅱ级,3~4分;Ⅲ级,5~6分。由3位初、中、高级职称医师对78例患者的颈椎MRI从C2/3~C6/7进行2次独立分级和1次共同分级,Kappa分析评价每位医师前后2次之间及3位医师之间分级结果的一致性。将3位医师对三个征象共同分级的结果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同时将患者年龄、病程、术前JOA评分与分级结果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3位医师分别2次对78例患者的390个节段进行分级,0级82~94个(21.03%~24.10%),Ⅰ级112~126个(28.72%~32.31%),Ⅱ级111~137个(28.46%~35.13%),Ⅲ级47~70个(12.05%~17.95%)。同一医师前后2次分级一致的节段占74.6%~78.5%,Kappa值为0.657~0.706;不同级别医师分级一致的节段占71.5%~76.7%,Kappa值为0.614~0.683。三个征象分级的结果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552、0.603、0.577,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患者年龄、病程与3位医师共同分级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72~0.511、0.388~0.498,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术前JOA评分与3位医师共同分级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409~-0.546,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结论:依据脊髓形态、脊髓信号、脊髓与硬膜囊关系建立的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征象的MRI分级系统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与患者年龄、病程呈正性相关,而与术前JOA评分呈负性相关,对脊髓受压后病变的严重程度评估和研究有指导意义。
柳万国孙莉唐成林刘理迪王旭李云峰边帅董永康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压迫症硬膜囊
CITED2在肥胖和运动引起IPFP组织变化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肥胖会增加OA的风险,而IPFP在OA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CITED2是一个机械敏感性的蛋白;在滑膜组织和软骨组织中CITED2蛋白对运动的响应与OA的发病有关。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保护膝关节软骨;同时,CITED2...
刘理迪
关键词:PGC-1Α肥胖骨性关节炎
Kummell病的临床治疗进展被引量:16
2020年
Kummell病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一种延迟并发症,这种疾病可以发生在最初的脊柱损伤几个月甚至几年之后,与常见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不同的是它的发展迟缓,因椎内不稳而引起顽固性疼痛或神经功能障碍。迄今为止,Kummell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没有标准的治疗或单一有效的治疗可用于Kümmell病。保守治疗效果往往不好,微创治疗由于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疗效确切,已成为Kummell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存在骨水泥渗漏和延迟骨水泥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微创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Kümmell病患者,对于后皮质骨折伴脊髓压迫的患者则需要进行开放性手术治疗,不管是前路手术还是几种后路手术都存在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治疗费用高等缺点。本文就Kummell病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李江笔那士博公伟权吕振山刘理迪张绍昆
关键词:脊柱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
诱导多潜能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脊髓损伤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效果均不理想。近20年来,干细胞技术飞速发展,在神经疾病和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中应用胚胎和成体干细胞,取得了肯定的结果。在细胞水平上为治疗神经损伤提供了新的前景。但是由于技术和伦理方面的问题,获得可以应用于人类的合适的细胞资源仍有许多困难。最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发现,为自体同源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新方法。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评估诱导多潜能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能力,以及在这一领域中的最新进展。
刘威张绍昆闫明刘理迪
关键词:多潜能干细胞脊髓损伤细胞移植
短节段连续性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胸腰段是脊柱骨折中最易损伤的部位,在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策略的选择上一直存在着广泛的争议。虽然前路手术,可以取得良好的前路支撑,长期随访效果良好,可是由于操作复杂、手术风险较大而受到限制。对于较为稳定的胸腰段骨折的手术策略...
刘理迪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短节段固定
文献传递
可降解医用膜预防硬膜外粘连的研究概况被引量:2
2011年
背景:预防硬膜外粘连的方法很多,而可降解医用膜因为其独特的性质,在未来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目的:概括、总结可降解医用膜的优缺点及实验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1-01/2011-01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章,中文检索词为"椎板切除术,可降解医用膜,硬膜粘连",英文检索词为"Laminectomy,degradable medical films,epidural adhesion"。排除重复文献,筛选纳入2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及结论:可降解医用膜能很好的预防硬膜外粘连,并且其降解产物可被人体吸收或通过呼吸及体液排出体外,故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可作为预防硬膜外粘连的理想的材料。可降解医用膜众多,实验结果也不尽相同,由于单一种医用膜都各自存在缺点,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膜进行改性后可克服各自身的缺点,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杨冬松张绍昆闫明刘理迪
关键词:硬膜外粘连椎板切除术生物材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