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霞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稀土化合物氯化镧影响神经干细胞增殖的探讨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初步探讨稀土化合物氯化镧(Lanthanum chloride,LaCl3)对体外培养的NSCs增殖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成球悬浮法分离培养小鼠神经干细胞(mNSCs);将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mNSCs分为空白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LaCl3组,分别采用常规NSCs培养液、含10ng/ml TNF-α的NSCs培养液、含2.5μmol/L LaCl3的NSCs培养液培养NSCs1~3天。采用神经球计数、神经球体积测量方法以及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与细胞增殖相关的指标(CyclinD1)来观察NSCs的增殖状况。结果神经球计数和神经球体积测量结果显示,TNF-α组和LaCl3组神经球数量分别为[(74.56±2.6)个/瓶]和[(62.32±2.8)个/瓶],较空白对照组[(42.28±3.5)个/瓶]明显增多,P<0.05;神经球体积分别为[(0.82±0.16)×106(μm3)]和[(0.66±0.12)×106(μm3)],较对照组[(0.26±0.08)×106(μm3)]明显增大,P<0.05。免疫细胞荧光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显示,TNF-α组和LaCl3组中,CyclinD1阳性细胞率分别为(68.6±4.2)%和(51.2±2.8)%,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35.6±2.6)%,P<0.01。结论一定浓度的LaCl3具有促进NSCs增殖的作用。
- 刘玉霞邓志锋汪泱娄远蕾郭菲涂伟
- 关键词:氯化镧神经干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增殖
- 核因子-κB在神经干细胞增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探讨NF-κB在NSCs增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成球悬浮法分离培养小鼠神经干细胞(mNSCs)并鉴定NSCs标志蛋白nestin;将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mNSCs分为空白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PDTC组,分别采用常规NSCs培养液、含10μg/LTNF-α的NSCs培养液、含0.1mmol/LPDTC的NSCs培养液培养30min、4h和72h;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NSCs的NF-κB活化状况;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增殖指标CyclinD1和Ki-67的表达,观察NSCs的增殖。结果培养的mNSCs表达nestin: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及Westernblot结果显示,TNF-α可明显使p65活化由胞质转位至胞核;TNF-α组和空白对照组,CyclinD1阳性细胞率分别为(68.6±4.2)%和(38.8±3.7)%,明显高于PDTC组的(24.2±2.8)%(P〈0.05);Ki-67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8.2±3.6)%和(35.2±4.7)%,明显高于PDTC组的(18.7±1.8)%(P〈0.05)。结论NF-κB的激活或抑制可促进或抑制NSCs的增殖,NF-κB在NSCs的增殖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 汪泱刘玉霞娄远蕾郭菲涂伟邓志锋
- 关键词:核转录因子-ΚB神经干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增殖
- 核因子-κB在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8年
-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可诱导的转录因子。在神经系统中,NF-κB由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在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NF-κB信号系统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控,通过对其机制的深入研究,有望为脑缺血、脑炎、神经变性等疾病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文章对NF-κB在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中的多重作用进行了综述。
- 刘玉霞汪泱邓志锋
- 关键词:核因子-ΚB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
- 氯化镧对内毒素/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株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了解氯化镧(LaCl_3)对内毒素/脂多糖(LPS)刺激的巨噬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小鼠巨噬细胞株RAW 264.7分为空白对照组、LaCl_3组、LPS组和LaCl_3+LPS组。前3组细胞分别用常规培养液、含2.5μmol/L LaCl_3的培养液、含1 mg/L LPS的培养液培养24 h,LaCl_3+LPS组用含2.5μmol/L LaCl_3的培养液培养24 h后,换为含1 mg/L LPS的培养液培养24 h。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iNOS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强度;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NOS的蛋白表达水平;反转录-PCR测定iNOS的mRNA表达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iNOS主要分布于各组细胞的胞质中,空白对照组和LaCl_3组荧光强度极弱;LPS组荧光强度最强,阳性细胞百分率为44.4%,明显高于LaCl_3+LPS组(11.8%,P<0.05)。LPS组iNOS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均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LaCl_3可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抑制LPS诱导的iNOS过度表达,减少NO生成,提示LaCl_3能拮抗LPS诱导的iNOS过度活化。
- 娄远蕾郭菲汪泱谢安刘玉霞李国辉
- 关键词:镧内毒素类
- 稀土化合物氯化镧对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分泌-一氧化氮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氯化镧(LaCl3)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0)的影响。方法RAW264.7细胞随机分成四组:空白对照组(培养基中不含LaCl3和LPS),氯化镧组(含LaCl32.5,5,10,20μmol/L培养24h)、氯化镧+LPS组(分别以含LaCl32.5、5、10、20μmol/L的培养基培养24h后,更换含LPS1mg/L的培养基继续培养24h)及LPS组(含LPS1mg/L的培养基培养24h)。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液上清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LPS组培养上清NO浓度为52.82±12.60μmol/L与空白对照组(2.90±2.36μmol/L)和LaCl3组[(6.50±4.67μmol/L、9.52±4.47μmol/L、11.14±7.42μmol/L、6.74±2.00μmol/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LaCl3+LPS组NO的浓度分别为26.00±5.83μmol/L(2.5μmol/LLaCl3+LPS)、29.86±7.26μmol/L(5μmol/LLaCl3+LPS)、34.62±6.24μmol/L(10μmol/LLaCl3+LPS),与LPS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20μmol/LLaCl3+LPS)组NO的产生为45.61±6.68μmol/L与LPS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一定浓度的LaCl3可抑制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产生NO的水平。
- 娄远蕾郭菲汪泱谢安刘玉霞
- 关键词:氯化镧脂多糖一氧化氮
- 小鼠胚胎干细胞在胎肾微环境中共培养后表达肾标志物(英文)被引量:1
- 2008年
- 胚胎干(ES)细胞是一种多潜能细胞具有分化成为来自三个胚层各种细胞甚至包括生殖细胞的能力。最新的研究表明,胚胎干细胞在与胚胎脏器细胞共培养后可以定向分化为多种特定细胞表型,他们包括肝细胞、心肌细胞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并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形成成熟的器官组织结构。已有研究报道说明ES细胞通过在体外环境中直接形成拟胚体(EBs)可以分化成为肾细胞,并且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分离自这些EBs的细胞移植入体内后可以形成肾近端小管样结构并且未在其周围发现畸胎瘤形成。但是ES细胞是否可以通过和胎肾细胞相互作用继而获得定向分化并未见诸报道。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在与小鼠胎肾细胞共培养后,ES细胞分化成为了肾系细胞。处理后的ES细胞可以检测到与肾发育相关的特征基因,如WT-1、exm-2和Wnt-4基因的表达,我们也发现了终末分化的肾细胞标志物,如podocalyxin、Nephl和RSOR基因的表达。在实验前后,我们同样探寻了ES细胞多分化潜能标记分子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共培养后分化的ES细胞Oct-4、Nanog和Klf-4基因表达明显减弱。综上,胎肾细胞微环境可能促使ES细胞定向分化为肾系细胞,提示胚胎器官细胞微环境在ES细胞转分化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作用。
- 汪泱张立行谢安娄远蕾刘玉霞
-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