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洋山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隔振
  • 4篇隔振系统
  • 3篇隔振特性
  • 2篇选型研究
  • 2篇振动与波
  • 2篇双层隔振
  • 2篇双层隔振系统
  • 2篇隔振器
  • 2篇刚柔耦合
  • 1篇电机
  • 1篇动车
  • 1篇动力包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动力总成
  • 1篇选型
  • 1篇总成
  • 1篇响应特性
  • 1篇橡胶隔振器
  • 1篇蒙特卡罗法
  • 1篇内燃

机构

  • 5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中国北车唐山...

作者

  • 5篇刘洋山
  • 3篇闫兵
  • 3篇周国豪
  • 3篇孙梅云
  • 1篇董大伟
  • 1篇陈俊

传媒

  • 2篇噪声与振动控...
  • 1篇煤矿机械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动力机组隔振特性及隔振器选型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从动力机组隔振器的类型及参数特性入手,归纳总结了动力机组常用的4类橡胶隔振器的结构及其刚度特性,以动力机组最具代表性的两度耦合隔振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刚度特性隔振器对特定隔振系统隔振特性(固有特性和响应特性)的影响。结合隔振器负载能力、隔振效能与稳定性、适用条件及性价比等因素,提出了隔振器选型的一般性原则和要求;结合动力机组激振力特性、机车运行特点、隔振器安装环境等因素,提出了动力机组隔振器选型的特殊性原则和要求。
刘洋山孙梅云闫兵周国豪时威振范大力
关键词:隔振系统隔振器选型隔振特性
中间构架柔性对双层隔振系统隔振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为定量分析中间构架柔性对内燃动力包双层隔振系统隔振特性的影响规律,指导双层隔振系统的优化设计,建立中间构架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计算,通过与试验模态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在Adams中建立考虑中间构架柔性的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及将中间构架视为刚体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自由振动和扫频分析,得到中间构架柔性对双层隔振系统隔振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间构架柔性会使系统固有频率及主模态方向解耦度减小,并使系统幅值响应出现"移频"、"增频"现象,其中低频段以"移频"为主,高频段以"增频"为主,中频段二者同时出现。相关结论可为隔振设计以及耦合振动的有效控制提供动力学方面的参考。
刘洋山孙梅云闫兵陈俊周国豪
关键词:振动与波双层隔振刚柔耦合
柴油发电机组隔振系统静平衡随机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国标或铁标、行标将隔振器刚度偏差、底座加工偏差、质心位置偏差、质量偏差这四种主要不确定性因素拟合为正态分布,并确定其均值与标准差。采用蒙特卡罗法对隔振系统静压缩量与最大静压缩量差进行分析,得到单因素以及多因素下柴油发电机组隔振系统静压缩量与最大静压缩量差的大小,以及最大静压缩量差满足小于1mm的概率。探寻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对隔振系统静平衡影响的大小,避免因精度要求、制造偏差等原因对隔振性能造成不良影响,最终在保证隔振器性能基础上能够较经济地制造隔振系统。
周国豪闫兵董大伟刘洋山
关键词:振动与波静平衡蒙特卡罗法
动力机组隔振特性及隔振器选型研究
为了更好地改善动力机组隔振性能,降低其振动强度,并为同类型动力设备隔振设计及其隔振器选型提供参考,从动力机组隔振器的类型及参数特性入手,归纳总结了动力机组常用的4类橡胶隔振器的结构及其刚度特性,以动力机组最具代表性的两度...
刘洋山孙梅云闫兵周国豪时威振范大力
关键词:机车工程橡胶隔振器响应特性
动力总成刚柔耦合双层隔振系统动力学分析
内燃动车凭借其成本低、灵活方便、安全可靠、运用不受地域限制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客流量较小、不适合发展电气化的支线运输以及欠发达地区。它通常采用动力总成(动力包)作为动力源,系统振动具有多振源、宽频带、强耦合的特点。为减小系...
刘洋山
关键词:内燃动车动力总成隔振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