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华
- 作品数:17 被引量:224H指数:8
- 供职机构:蒙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为阐明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品质及赤霉病发生的影响,对2008-2012年度连续4年秸秆还田与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小麦产量及构成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荧光参数、籽粒品质及赤霉病发病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小麦产...
-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张四华
- 关键词:秸秆还田荧光参数赤霉病小麦
- 秸秆还田与肥料运筹对冬小麦‘皖麦52’产量性状的调控效应被引量:4
- 2013年
- 为了探讨玉米秸秆全量还田下氮磷钾肥运筹方式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以冬小麦‘皖麦52’为试验材料,在长期小麦-玉米连作试验地上对一年玉米秸秆全量还田下不同氮磷钾肥运筹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年秸秆全量还田除对小麦千粒重影响显著外,对产量及其他构成影响均不显著,同时随施氮量的增加千粒重呈下降趋势,千粒重最高的处理是N24P12K12(41.5g);不同氮磷钾肥运筹方式对小麦产量影响极显著,产量最高的施氮水平为N30P12K12(8572.5kg/hm2),施磷水平为N36P18K12(9028.5kg/hm2),施钾水平为N36P12K12(8500.5kg/hm2),除钾肥运筹对穗数影响达显著水平外,对其他产量构成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秸秆还田与施氮互作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影响不显著,与施磷互作除对穗粒数影响达显著水平外,对产量及其他构成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与施钾互作除对小麦产量及穗粒数影响达显著水平外,对其他构成影响均不显著。
-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张四华
- 关键词:小麦玉米秸秆还田肥料运筹
- 美洲星在小麦超高产栽培上的应用效果
- 2007年
- 美洲星是安徽省农科院引进美国有机矿化技术(Key Origanic Minenl)并进口主原料,经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著名专家根据我国农业实际研究开发的高科技产品。
- 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
- 关键词:超高产栽培小麦有机矿化技术
- 玉米和保健南瓜间作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05年
- 介绍了玉米和保健南瓜间作栽培技术。
- 高波张跃雷代勇刘永华
- 关键词:玉米间作栽培
- 淮北地区大穗型小麦兰考矮早八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 2010年
- 以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为试验材料,研究密度、行距、氮素运筹对其产量、品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该品种在安徽省小麦主产区实现高产的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施氮量和基追比对产量、蛋白质、湿面筋和沉降值影响差异显著,以基本苗28万/667m2、行距16.7cm、施氮量24kg/667m2、基追比5∶5组合产量最高,达573.7kg/667m2。
- 刘永华
- 关键词:小麦栽培技术
- 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及赤霉病发生的影响被引量:62
- 2013年
- 为给秸秆还田的推广应用及合理施氮提供依据,于2008-2012年以皖麦52为材料,利用连续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及赤霉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提高小麦产量,而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不显著。秸秆还田后小麦旗叶Fv/Fm和NPQ得到提高;不同施氮量间荧光参数差异极显著,其中(Fm'-F)/Fm'和qP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Fv/Fm和NPQ的变化规律不明显;秸秆还田引起小麦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沉降值和硬度下降;增施氮肥除降低籽粒容重外,使其他品质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秸秆还田提高了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均呈递增趋势。
-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张四华
- 关键词:小麦秸秆还田施氮量荧光参数赤霉病
- 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提高小麦整体生产水平被引量:3
- 2008年
-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本文介绍了蒙城县所承担该课题的实施情况,总结了主要做法和经验,并就如何做好下一步课题实施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 刘永华
- 关键词: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小麦
- 蒙城县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的实践经验与相关问题探讨
- 2010年
- 研究了蒙城县5a来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持续高产稳产经验,总结了各项关键技术的实际效果以及在生产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对深入推进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提出技术改进建议。
- 刘永华
- 关键词:高产经验小麦高产攻关
- 超高产小麦品种籽粒灌浆速率及其品质特性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为探讨超高产小麦的灌浆特性及品质形成规律,通过17个品种试验,分析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和品质特性。结果表明,籽粒灌浆早期,超高产小麦品种灌浆速率较常规品种低,但在成熟前10 d内,其灌浆速率较高,成熟前10 d两者灌浆速率分别为1.74,1.15.gd-1(千粒)。年份间品种特性对小麦籽粒品质影响不尽一致,小麦产量与面粉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关性,参试超高产品种与常规品种粉质仪质量数平均为99.0和99.8。
-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张四华
- 关键词:小麦超高产灌浆速率
-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2007~2008、2008~2009年连续2年对小麦进行3种耕作方式定位试验。3种耕作方式分别为CK:浅旋耕(少耕)作业模式,耕深12 cm,耕后耙;1耕(松耕)1耙:耕深20 cm,耕后旋耕;浅旋耕(少耕):耕深12~14 cm。[结果]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在不同年份间有所差异;适当深耕,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改善土壤蓄水保墒特性,提高小麦出苗率及抗旱能力。对于前期持续干旱的特殊年份,深耕20 cm的耕作方式是实现小麦高产的一项关键措施。[结论]寻找到淮北旱茬土壤适宜的耕作方式,为机播条件下中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 赵竹曹承富乔玉强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张四华
- 关键词:耕作方式小麦生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