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斌涛

作品数:49 被引量:670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18篇农业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水利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3篇土壤
  • 9篇土壤侵蚀
  • 8篇地震
  • 6篇汶川地震
  • 6篇基于GIS
  • 5篇遥感
  • 5篇灾害
  • 5篇土壤流失
  • 5篇土壤流失方程
  • 5篇侵蚀力
  • 5篇降雨
  • 5篇降雨侵蚀
  • 5篇降雨侵蚀力
  • 4篇震灾
  • 4篇水土
  • 3篇地理信息
  • 3篇地貌
  • 3篇地貌形态
  • 3篇流域
  • 3篇GIS

机构

  • 49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中国科学院研...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广西师范学院
  • 3篇成都信息工程...
  • 3篇西南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教育部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四川省第三测...
  • 1篇南宁师范大学

作者

  • 49篇刘斌涛
  • 33篇陶和平
  • 14篇史展
  • 12篇孔博
  • 12篇宋春风
  • 10篇郭兵
  • 7篇刘邵权
  • 6篇刘淑珍
  • 5篇曹伟超
  • 4篇范建容
  • 3篇姜琳
  • 3篇于慧
  • 3篇孙玉莲
  • 3篇陈伟利
  • 2篇邓伟
  • 2篇张建强
  • 2篇卢远
  • 2篇田兵伟
  • 2篇张继飞
  • 2篇郭仕利

传媒

  • 7篇水土保持通报
  • 6篇山地学报
  • 4篇中国水土保持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地理研究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长江科学院院...
  • 2篇自然杂志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煤炭技术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9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南土石山区土壤流失方程坡度因子修正算法研究被引量:29
2015年
坡度因子(S)是土壤流失方程(USLE)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本研究收集、整理、分析了西南土石山区典型区域的径流小区资料,修正了西南土石山区土壤流失方程的S因子算法。新算法将坡度分为≤5°、5°~10°、10°~25°和〉25°四个范围,建立了分段的S因子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增加10°~25°和〉25°两级,较好地解决了西南土石山区陡坡地S因子的计算问题,计算精度较USLE、RUSLE、刘宝元算法、杨子生算法有明显提高。该算法可应用于西南土石山区土壤流失预报工作,提高了土壤侵蚀评价精度。
刘斌涛宋春风史展陶和平
关键词:土壤流失方程
利用最佳地形特征空间进行地貌形态自动识别——以西南地区为例被引量:17
2011年
基于ASDEM数据,提出采用相关矩阵法和雪氏熵值法获取西南地区地貌形态识别的最佳地形特征空间为坡度、地表切割深度、地面累积曲率、绝对高程和地表粗糙度的组合,使用最佳地形特征空间分析方法获得西南地区11种地貌形态的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平原及低海拔盆地、丘陵、中山和亚高山4种地貌形态分布较广,其和占到总面积的56.11%,其余各类型与总面积比在4.08%~8.30%之间,且较破碎。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对进一步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曹伟超陶和平孔博刘斌涛
关键词:地貌形态
长江上游地区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异特征被引量:26
2012年
研究土壤可蚀性K值有助于宏观判断和定量分析长江上游地区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建立了长江上游土壤的理化性质数据库,通过三次样条插值对土壤质地进行转换,采用EPIC模型计算出各土种的可蚀性K值,采用面积加权的方法,求得各亚类的可蚀性K值,将其链接至长江上游土壤图的属性表,得到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布图,进而探讨土壤可蚀性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土壤可蚀性以较低可蚀性、中等可蚀性和较高可蚀性为主,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和三峡库区区域土壤可蚀性明显高于四川盆地地区;高可蚀性土壤主要分布在嘉陵江上游和横断山区的低海拔谷地;平均K值为0.239 0,最大值0.41,最小值0.07土壤可蚀性高低与土壤侵蚀强度、海拔高度和坡度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宋春风陶和平刘斌涛史展郭兵华娟
关键词: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异地理信息系统长江上游
汶川地震重灾区雅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被引量:12
2010年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汶川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目的在于为重灾区恢复重建提出适宜人口规模,使灾后重建的人口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对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3个关键要素——耕地资源、水资源和环境容量进行分析评价,应用"木桶短板效应"原理,确定以耕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反映整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并从耕地粮食的人口承载力和耕地经济收入的人口承载力等2个方面分别进行计算,综合确定人口的合理规模。结果表明:雅安市人口的合理规模,在2010年之前的恢复重建阶段,为153.5~159万人,恢复重建阶段基本上不用考虑大规模移民;从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而言,为158.5~164万人,总体上雅安市的资源环境能够满足其震后人口的小康社会建设需求,但要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引导人口向市域内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大、产业、人口聚集能力强的雨城区、名山县转移。
刘玉娟刘邵权刘斌涛刘淑珍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耕地资源
西南土石山区水平梯田的水土保持措施因子被引量:16
2015年
收集、整理、分析了有关西南土石山区水土保持措施的观测资料和研究文献,对西南土石山区水平梯田的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值)进行估算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土石山区水平梯田的P值介于0.010 0~0.234 5之间;水平梯田利用方式对P值影响很大,水田、水旱轮作田、旱作梯田、园地梯田的P值分别为0.010 0、0.052 8、0.136 2、0.103 5;随着坡面坡度增加,土壤侵蚀量增加,但水平梯田的P值不断减小。
刘斌涛宋春风史展陶和平
关键词:水平梯田土壤侵蚀
基于“一带一路”的南亚水安全与对策被引量:17
2018年
南亚是与中国毗邻国家最多的地区,喜马拉雅山脉横亘于此,让山、水和国别的关系彼此咬合而命运相关,构成了特殊的地缘环境和地缘关系。河流是这个地区利益牵扯最紧密的纽带,上下游国别间水问题的博弈导致了彼此间地缘关系的复杂性和冲突的动态性。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跨境资源环境问题给地区稳定与发展带来诸多挑战。南亚各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牵扯跨境水权益问题,直接影响南亚地区各国的地缘关系及水安全问题。如何面对这些问题的挑战是区域各国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需要思考和应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全球和平发展的新路径,南亚地区应该秉承其理念和思想,共同谋求地区水安全合作机制,化解风险,走协调、协同、共赢的合作之路。
邓伟赵伟赵伟南希刘斌涛
关键词:水安全
1901—2016年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被引量:22
2022年
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全球水土流失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保持作为新兴学科,历史观测数据不足制约了对历史时期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认识的深化。为解决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数历史数据缺乏问题,并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演变过程研究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实施等提供方法与数据支撑,基于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首次建立了1901—2016年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数逐年序列1 km分辨率栅格数据集,采用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时期的22个黄河支流水文站实测输沙量验证了RUSLE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数模拟计算的结果具有较高精度。基于该数据集评估1901—2016年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数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不同时期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数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数在1924年左右和1981年左右发生了2次突变,20世纪30—70年代土壤侵蚀面积和侵蚀模数持续上升,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土壤侵蚀模数持续降低,至21世纪初降为百余年来的最低值,2010—2016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受极端降雨影响出现小幅反弹;人类活动是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而退耕还林(草)等正确的水土保持政策是控制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根本驱动因素,人口增长导致森林过度砍伐、耕地扩张及过度放牧是20世纪30—70年代土壤侵蚀加剧的主要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后水土保持工程增加、植被覆盖度提高及农村能源结构变化是土壤侵蚀模数降低的重要原因;丘陵沟壑区和高塬沟壑区依然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和治理的重点区域;鉴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极端暴雨事件或将更加频繁,亟须创新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防治策略,重视沟谷坡侵蚀治理,强监管、重维护、提标准,提高防御极端暴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灾害的能力。
穆兴民李朋飞刘斌涛赵广举高鹏孙文义
关键词:土壤侵蚀RUSLE黄土高原黄河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5·12汶川地震诱发堰塞体信息提取被引量:23
2008年
5·12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堰塞湖和泥石流等。大型滑坡堵塞河道后形成的堰塞湖则是震后最为严重的次生灾害。本文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获取四川5·12汶川地震诱发堰塞体信息,查明了灾区主要堰塞体的分布数量及其分布规律,同时获取了形成堰塞体的滑坡体的部分信息。研究表明,主灾区堰塞体总数37个,其分布与地震断裂带一致;73%的堰塞体呈串珠状分布;80%的堰塞体发生在河流急拐弯区域。
范建容田兵伟程根伟陶和平张建强严冬苏凤环刘斌涛
关键词:多源遥感汶川地震
高分辨率SAR数据在5·12汶川地震灾害监测与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08年
2008-05-12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8.0级地震,紧接而来的降雨天气严重影响了地震灾害遥感监测的实施。合成孔径雷达以其穿透云雾的能力,备受人们关注,成为抗震救灾遥感信息保障的重要数据源。利用COS-MO、TerraSAR、RADARSAT等高分辨率SAR数据对5·12汶川地震灾害的监测表明,合成孔径雷达在重大自然灾害遥感监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多云多雨环境下合成孔径雷达起到的作用更加明显。
刘斌涛陶和平范建容田兵伟张建强严冬
关键词:地震灾害合成孔径雷达灾害监测
基于USLE模型的大小凉山地区土壤侵蚀定量研究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对四川省凉山地区土壤水力侵蚀状况进行定量研究,为该区水土流失调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四川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基于对USLE模型的本土化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凉山彝族自治州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 207.67t/(km2·a),土壤侵蚀面积为15 221km2,占该区土地总面积的25.19%。从空间分布上看其中金沙江沿岸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其次是安宁河流域和黑水河流域。[结论]凉山州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较大,水土流失治理的形势依然严峻。
胡云华刘斌涛宋春风贺秀斌
关键词:USLE土壤侵蚀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