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焕
-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包钢集团第三职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中药煎剂联合糖皮质激素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
- 2007年
- 刘慧焕李焕平
-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激素软膏中药煎剂糖皮质渗出型
- 瘢痕疙瘩的治疗现状被引量:10
- 2013年
- 瘢痕疙瘩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目前研究认为是由成纤维细胞所致的胶原过量合成和沉积所产生,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凋亡减少和细胞外基质过度表达是其主要因素。瘢痕疙瘩不仅影响美观,而且还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就其治疗现状做一简单综述。
- 郭果香刘慧焕辛燕
- 关键词: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发病机理过度增生生活质量
- 麻疹后继发红皮病型药疹1例
- 2007年
- 刘慧焕李焕平
- 关键词:麻疹痧子红皮病型药疹发疹性疾病
- 非典型麻疹综合征误诊为药疹被引量:1
- 2003年
- 刘慧焕陈学荣李东明王云
- 关键词:非典型麻疹综合征误诊药疹病例报告
- 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1例被引量:4
- 2007年
- 刘慧焕李焕平
- 关键词: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病例报告个体诊所药品名称银屑病
- 新生儿中毒性红斑被引量:5
- 2012年
- 新生儿中毒性红斑(erythema toxicum neonatorum,ETN)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皮肤病,为新生儿一过性红斑,其发病率目前位新生儿皮肤病之首,近年来对其研究不断深入,本文对ETN的总体概况及研究进展做一总结。
- 刘慧焕段学峰辛燕
- 关键词:一过性发病率
- 山柰素对黑色小鼠皮肤色素影响的研究
- 张卓郭姣刘慧焕冯红霞郭果香辛燕
- 聚肌胞结合CO_2激光治疗泛发性跖疣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泛发性跖疣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泛发性跖疣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聚肌胞疣体基底部注射结合CO2激光疣体打洞或3%甲醛(福尔马林)溶液浸泡患侧足底或CO2激光烧灼去除疣体治疗。结果:聚肌胞结合CO2激光治疗泛发性跖疣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聚肌胞结合CO2激光治疗泛发性跖疣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李焕平刘慧焕
- 关键词:聚肌胞CO2激光跖疣
- 己酮可可碱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索己酮可可碱对兔耳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Ⅲ型胶原纤维合成的影响。方法建立60个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随机分为10组,以0.1~16 g/L不同浓度的己酮可可碱溶液注射瘢痕,1次/周,共4周,用药后4周进行成纤维细胞计数,确定己酮可可碱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另取54个瘢痕,随机分为3组即实验组(注射最适浓度的己酮可可碱)、阳性对照组(注射曲安奈德)和阴性对照组(注射蒸馏水),1次/周,共4周,用药后2、4、6周分别进行成纤维细胞计数和Ⅰ、Ⅲ型胶原含量测定。结果己酮可可碱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为1 g/L。用药后2周,实验组成纤维细胞数量较阴性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4、6周,实验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均较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4、6周,实验组比阴性对照组Ⅰ型胶原含量少,Ⅰ/Ⅲ型胶原比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注射己酮可可碱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内成纤维细胞增殖,最适浓度为1 g/L。己酮可可碱亦可抑制Ⅰ型胶原合成,降低Ⅰ/Ⅲ型胶原比例。
- 郭姣韩玉丽刘慧焕刘慧焕冯红霞冯红霞
- 关键词:己酮可可碱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
- 雷公藤多甙与皮肤病被引量:4
- 2007年
- 雷公藤俗称黄藤、断肠草,卫矛科落叶灌木雷公藤的干燥根的木质部,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等地。性味:辛、苦、寒,有大毒。功效为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活血消肿、杀虫解毒。近年来,已提取分离出70多种有效化学成分,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卫矛醇、二萜、三萜类、甙类及脂类等,其毒性成分主要为二萜类,其次为生物碱、三萜类及甙类。
- 李焕平刘慧焕
- 关键词:雷公藤多甙皮肤病有效化学成分落叶灌木活血消肿毒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