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勇

作品数:13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巴彦淖尔市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骨折
  • 5篇腰椎
  • 5篇内固定
  • 4篇腰椎间盘
  • 4篇腰椎间盘突出
  • 4篇腰椎间盘突出...
  • 4篇突出症
  • 4篇椎间盘
  • 4篇椎间盘突出
  • 4篇椎间盘突出症
  • 4篇疗效
  • 4篇股骨
  • 3篇髓核
  • 3篇微创
  • 3篇老年
  • 2篇低分
  • 2篇低分子
  • 2篇低分子肝素
  • 2篇低分子肝素钙
  • 2篇血栓

机构

  • 13篇巴彦淖尔市医...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包头市公安局
  • 1篇通辽市医院

作者

  • 13篇刘勇
  • 5篇王晓文
  • 4篇张大鹏
  • 4篇王晔辉
  • 3篇王继民
  • 3篇陈云
  • 2篇王继鸣
  • 1篇马钢
  • 1篇段力军
  • 1篇杜泽慧
  • 1篇武永刚
  • 1篇李杨
  • 1篇孟克那顺
  • 1篇李志军
  • 1篇高鸿

传媒

  • 3篇内蒙古医学杂...
  • 2篇中外医疗
  • 2篇北方药学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会骨...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C2型肱骨骨折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应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方法治疗C2型肱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方法治疗50例C2型肱骨骨折,同时选取同期骨折程度类似的另外50例患者,应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通过Neer骨折评分和HSS评分评定患者术后肩、肘关节功能,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秀者34例(68%),Neer骨折评分平均分(83.4±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秀者35例(70%),HSS评分平均分(82.6±5.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桡神经损伤率为8%(4/50),骨不连发生率为6%(3/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和12%;并且肱骨骨折愈合时间为(4.6±1.5)月,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C2型肱骨骨折复发程度,相对比之下,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方法在治疗C2型肱骨骨折方面,较传统钢板内固定更为安全有效,临床效果理想。
刘勇单德龙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
红花黄色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析红花黄色素与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择期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联合应用红花黄色素与低分子肝素钙,对照组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比较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发生DVT 2例(4.8%),对照组发生DVT 7例(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2,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与低分子肝素钙可显著降低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效果确切。
刘勇李杨关敬之
关键词:DVT低分子肝素钙红花黄色素
寰枢椎及其相关结构的解剖学测量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寰枢椎区相关疾病的发生比较常见,了解寰椎、枢椎的解剖结构,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对寰枢椎区相关结构的解剖学进展,为寰枢椎区病损机制和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
孟克那顺李志军杜泽慧马钢刘勇
关键词:寰椎枢椎临床解剖学
血塞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浅析血塞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巴彦淖尔市医院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2例因髋部骨折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26例)与试验组(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26例),两组患者均连续给药7 d。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小腿周径,术前与术后7 d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水平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术后7 d的DVT发生率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术后3~7 d两组患者小腿周径均呈现先增加再减小的趋势,而试验组患者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浆D-D、PLT水平均显著升高,而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APTT水平均显著延长,试验组显著长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后7 d的DVT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塞通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有效缓解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患肢术后肿痛,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DVT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
刘勇王晔辉张大鹏王继鸣
关键词:髋部骨折老年血塞通低分子肝素钙深静脉血栓
CT引导下射频热凝靶点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之髓核回缩效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客观、直观的反映射频热凝靶点技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之髓核组织的回缩效应。方法:选择具有明确适应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之患者32例,在CT引导下穿刺到椎间隙靶点,再用神经射频仪将温度升至90到93度对靶点且能够复制出疼痛...
王晓文刘勇陈云张大鹏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疗法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106例患者,男88例,女18例;左侧45例,右侧61例;年龄55~65岁,均为闭合性骨折。Garden分型:Ⅰ~Ⅱ型82例,Ⅲ型20例,Ⅳ型4例。采用切开复位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结果:本组106例,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优66例,髋关节屈伸受限10°内,髋内翻0°~5°;良36例,屈伸受限11°~30°内;髋内翻10°;差4例,屈伸受限30°以上,髋内翻10°以上。总优良率96%。结论:采用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王继鸣刘勇
关键词: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
微创PCCP与传统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PCCP(经皮加压钢板)与传统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将该院收治的50例该疾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微创PCCP治疗组(A组)与传统动力髋螺钉治疗组(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4.31±1.35)cm、(172.9±43.6)mL、(56.1±12.3)min、(5.26±1.08)d,与B组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两组患者髋关节评分为:(90.21±1.49)与(89.48±2.1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优良率为96.00%,B组为72.00%(优秀12例,良好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PCCP治疗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与传统动力髋螺钉治疗法相比,更能保证手术治疗质量,治疗时间更短,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刘勇王继民
关键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疗效对比
微小切口髓核摘除术的临床应用
2009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有文献Ⅲ报道,患腰痛者35%发展为椎间盘突出症。近年来,由于车辆的普及、电脑的家庭化、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其发病率日趋增加,且患者痛苦大,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原则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均应以非手术疗法为开端,据统计80%~90%的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治愈,仅仅10%--20%需要手术治疗。20多年来,由于生物力学、影像学、神经生物学、疼痛学和材料学的发展,使人们对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困惑,比如对传统疗法如何评价,如何客观看待和应用新技术,临床医师如何选择治疗方法,如何提高治疗效果以满足患者的需求等,仍是医学界必须面对的挑战。应当以客观、科学的态度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现状,努力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水平。
王晓文武永刚刘勇王晔辉段力军
关键词:微小切口髓核摘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初探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9月-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行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3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35例进行了完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6个月(6-28个月)。结果获得完整随访的患者,术后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70 min;失血量平均250 ml。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正常。无严重功能障碍和疼痛,疗效满意并且确切。功能评分:优30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94.2%。结论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良好,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
刘勇王继民
关键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
射频热凝靶点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回缩效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射频热凝靶点技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之髓核组织的回缩效应。方法:选择具有明确适应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2例,在CT引导下穿刺到椎间隙靶点,再用神经射频仪将温度升至90~93℃对靶点加热,且能够复制出疼痛来,治疗4个周期,每个周期60 s。结果:平均横径减少0.19 cm,平均前后径减少0.26 cm。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微创、可以达到椎间盘突出症之髓核即时回缩的治疗方法。
王晓文刘勇陈云张大鹏
关键词:射频热凝靶点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