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仲衡 作品数:6 被引量:16 H指数:3 供职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生物学 更多>>
中扬子二叠系碳酸盐岩岩相模式 被引量:3 1991年 从相分析着手,重点剖析京山、崇阳两条岩相剖面,系统地研究了岩石、古生物、地球化学组分及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扬子二叠系碳酸盐岩岩相模式。二叠系碳酸盐岩属台地碳酸盐岩岩相,包括潮坪、局限台地、台地浅滩、开阔台地A、开阔台地B、边缘浅滩、斜坡等七个次级相。该模式较合理地解释了中扬子二叠系碳酸盐岩的发育规律,并对硅质岩、白云岩的成因提出了新认识。 刘仲衡 范德江关键词:中扬子 二叠纪 碳酸盐岩 中扬子二叠系碳酸盐岩定量岩相模式 被引量:2 1993年 以迭代因子分析、FPFS——模糊聚类、模糊识别为主体,构成了包括变量的选取、定量岩相模式的建立、岩相的定量识别等一套定量岩相分析的数学方法;用该方法对京山、崇阳两条实测剖面的岩相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中扬子二叠系碳酸盐岩定量岩相模式,该模式也包括7个相带,与地质上的7个亚相一致。 范德江 刘仲衡 王硕儒关键词:中扬子 二叠系 碳酸盐岩 海相碳酸盐岩岩相的模糊模式识别 被引量:1 1992年 基于模糊式识别,本文提出聚类分析与贴近度识别相结合应用于海相碳酸盐岩岩相的分类和识别,聚类用F—PFS法,识别用本文建议的一种带参数的名为加权逆距离贴近度的新公式:S(X_i,Y_j)=sum from k=1 to s W_k(1-D_(ijk))~p。其中权重Wk使用一种按单因素判对率确定的新技术。该权重并可用于模糊综合评判。模糊特征向量采用扩展的正则化式计算。上述方法在湖北三叠系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得到了应用,并将其划分为六个相.选用12—21个特征因素(颜色、矿物成分、古生物、颗粒组分、填隙物、沉积构造等),并定量化赋值。聚类分析可分出四个相,贴近度识别的判对率达81.8%,按划分为六个相的贴近度识别,确切判对率达79.2%。 刘仲衡 王硕儒 范德江关键词:碳酸盐岩 岩相 模糊综合评判法及其对海相碳酸盐岩相的识别 被引量:3 1992年 本文提出的碳酸盐岩相模糊识别技术中,隶属度值先用二元对比法排序,然后再定量化,权重用已知样单因素的判对率来确定,模糊关系的合成用“乘-加”算子取代“极小一极大”算子。用此法对鄂中助陷二叠系海相碳酸盐岩进行了相带划分、共划出潮坪相、局限台洼相。台坡A、B相。台滩相和台洼相等六个相带。相模式用松兹剖面30个样建立,相标志选颜色、方解石、白云石、石英、粘土矿物、古生物1~5类、硅质结核及瘤状体等12个变量。经对京山剖面样的识别,其判对率达80%。 王硕儒 刘仲衡 葛吉林关键词:综合评价 海相 碳酸盐岩 岩相 中扬子二叠系白云石化模式 被引量:1 1993年 中扬子二叠系发育局部白云石化和层状白云石化两种式,局部白云石化呈树枝状、斑块状见于不同层位之中,形成白云石化灰岩;层状白云石化分布稳定,形成层状白云岩。通过白云石化产状、X射线粉晶衍射特征、微量元素及稳定同位素特征的研究表明:局部白云石化为成岩期的调整白云石化模式,层状白云石化为同生——准同生期混合水白云石化模式。 范德江 刘仲衡 韩德亮 王文正关键词:中扬子 二叠纪 白云石 灰岩 滇东早、中泥盆世海陆过渡相生物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7 1994年 运用生物地层学方法研究滇东早、中泥盆世海陆过渡相地层,主要成果:(1)志留—泥盆系界线在玉龙寺组顶部或下西山村组底部;(2)翠峰山群的时代为Gedinnian期至Emsian期;(3)中、下泥盆统基本为连续沉积,界线位于龙华山组与穿洞组之间;(4)西冲组的时代为Givetian期。 蔡重阳 方宗杰 李星学 王怿 耿良玉 高联达 王念忠 李代芸 刘仲衡关键词:早泥盆世 中泥盆世 生物地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