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海荣
- 作品数:9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沉积的石英砂扫描电镜形态特征分析被引量:16
- 2010年
- 对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沉积物中石英砂进行扫描电镜形态特征分析,获得海洋性山岳冰川沉积的标志性形态特征如下:尖锐的棱角状颗粒形态占绝对优势,边棱尖锐、表面起伏度高;大型-中型贝壳状断口极发育,多见平行解理面、阶梯状断口;具有标志冰川磨蚀作用的擦痕、新月形凿口和压裂深坑;有明显的化学溶蚀和沉淀形态,如溶蚀坑、溶蚀沟,硅质薄膜、硅质球和黏土矿物。结果表明海螺沟冰川具有强烈的侵蚀作用,机械压碎、研磨在侵蚀和搬运过程具有绝对优势;同时海螺沟冰川底部存在丰富的冰下融水,起到化学溶蚀和沉淀的作用。石英砂表面结构统计分析结果与河流、湖泊、海岸、风沙等沉积明显不同,与青藏高原、南极等地大陆性冰川沉积分析结果亦存在差异。
- 石磊张跃陈艺鑫傅海荣刘耕年
- 关键词:微形态特征石英砂扫描电镜海螺沟冰川
- 青藏高原东南部贡嘎山海螺沟冰川冰下沉积物形成与变形(英文)被引量:1
- 2013年
- 冰岩界面的冰川动力学是冰川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螺沟冰川地处温暖湿润的海洋环境,冰川运动速度较快,冰川底部接近压融点,是研究冰下过程的较理想地点.在海螺沟冰川大型磨光面上浅显侵蚀坑内发现了碎屑物质.对碎屑物质理化特征研究表明:粒度特征、地球化学与石英砂SEM分析表明沉积在冰岩界面上的物质来自于冰川底部的底碛层,而不是冰上环境的产物.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冰下沉积物呈现出一系列塑性变形(微旋转、褶皱)和脆性变形(线性结构、支撑结构、断层)微观结构和构造.两种变形结构的存在是碎屑物质在形成过程中其含水量波动情况的反映.冰下碎屑物质是冰下融出、滞碛作用的共同产物.在整个冰下碎屑物质形成与变形过程中,由于冰下水系季节性变化带来的冰岩界面上冰川融水含量的波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 张梅崔之久刘耕年陈艺鑫聂振宇傅海荣
- 关键词:海螺沟冰川
- 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沉积特征与冰下过程研究被引量:12
- 2009年
- 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是典型的海洋性冰川,粒度分析表明:冰下融出碛的细粒组分中粉砂占优势,压碎组分与磨碎组分界线在0.5 mm附近,说明其经历充分的研磨细化.与西藏枪勇冰川和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冰川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对比,海螺沟冰川沉积物的经历的化学风化作用更强,即海洋性冰川冰下化学作用比大陆性冰川活跃.显微层理构造、正粒序层理和沉积透镜体反映海洋性冰川底部存在周期性沉积机制和明显的流水作用,显微滞碛是较常见的冰下融出碛类型.沉积物中显微褶皱和断层等反映海洋性冰川强烈滑动、剪切变形过程机制.
- 刘耕年张跃傅海荣陈艺鑫石磊
- 关键词:冰川沉积
- 山地冰川物质平衡线与气候被引量:19
- 2004年
- 在总结前人确定山地冰川物质平衡线高度的各种方法基础上,对利用山地冰川物质平衡线进行古气候恢复的方法进行探讨。以我国乌鲁木齐河流域一号冰川为例,运用侧碛垄最大高度法确定了小冰期第二次冰进时冰川的平衡线高度,依靠1960年代以来该冰川所积累的大量观测资料,建立和完善现代冰川平衡线高度与气候统计关系公式,并通过变化应用到该冰川小冰期第二次冰进。给出了该次冰进时气候的半定量推算结果。
- 鞠远江刘耕年张晓咏傅海荣魏遐崔之久
- 关键词:气候小冰期
- 天山高山冰缘环境中岩石漆的形貌、成分和成因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在乌鲁木齐河源海拔3800m以上的空冰斗内发育有黑色富Mn型岩石漆。运用特征元素浓度线扫描对岩石漆表面成分进行了分析,并探寻了岩石漆与下伏基岩在成因上的关系;电镜扫描实验发现典型的葡萄状一半葡萄状一片状的表面微形态序列。实验结果显示,岩石漆的物质成分不可能来源于下伏基岩,而是外部来源;粘土矿物在岩石漆形成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岩石漆表面出现蜂窝状的溶蚀孔洞,可能是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及河谷后峡地区工业生产造成的酸性污染物传递到河源区对岩石漆化学腐蚀的结果。
- 傅海荣刘耕年魏遐张小咏
- 关键词:冰缘环境
- 太白山佛爷池湖泊沉积理化分析反映的8000aBP以来环境变化被引量:12
- 2005年
- 封闭湖泊沉积物比较完整地记录了环境演化信息,是研究古环境变化的理想材料。通过对太白山佛爷池湖心剖面沉积物样品粒度参数、总有机碳、有机碳同位素、(TiO2/K2O)、碳酸盐含量等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的分析,结合剖面的岩性特征与14C测年,指出本区气候环境经历了四个变化阶段:(1)8200aBP~5900aBP的温暖潮湿阶段,出现较为适宜的气候;(2)5900aBP~4400aBP气候变得恶劣,较为冷干;(3)4400aBP~2700aBP气候恢复为温湿类型;(4)2700aBP以后气候再一次急剧变冷干,大至到900aBP逐渐变得温湿,与太白山地区现代气候类型相符。
- 刘耕年傅海荣崔之久唐元新
- 关键词:全新世沉积物
- 海螺沟冰川冰蚀基岩面矿物变形与冰下过程
- 2009年
- 海螺沟冰川地处温暖湿润的海洋环境,冰川运动速度较快,冰川底部接近压融点,存在丰富的冰川融水.冰川底部有丰富的碎屑,为冰川磨蚀提供了有效"研磨工具".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冰蚀基岩面矿物变形破裂特点,揭示长石、石英、角闪石和黑云母不同程度存在变形、破裂和化学蚀变.受矿物晶格特性制约,黑云母发生弯曲变形较普遍,弯曲方向多与冰川流向一致,少量角闪石也出现弯曲变形;石英和长石多见高角度张性破裂和低角度压剪破裂,个别矿物被完全压碎(糜棱岩化),显示出其刚性特点.冰川底部的磨蚀、拔蚀、冰下流水作用和冰下溶蚀作用在微观尺度上都得到证实.矿物的变形、破碎是冰川底部侵蚀的基本机制,海螺沟冰川单次磨蚀厚度在30~90μm,统计平均50μm,主要产生粉砂粒级碎屑.基岩表面矿物变形破碎程度向下迅速降低.推算本地的冰川侵蚀速率约2.2~11.4mm/a,与其他海洋性山岳冰川侵蚀速率较一致,小于阿拉斯加大规模山麓冰川的侵蚀速率(10~30mm/a),大于大陆性冰川的侵蚀速率(0.1~1.0mm/a).冰川类型、冰川规模是影响侵蚀速率大小的主要因素.
- 刘耕年陈艺鑫张跃傅海荣
- 贡嘎山海螺沟冰川冰岩界面过程研究
- 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是典型的海洋性冰川,在冰川特征与冰川地质地貌作用过程等方面与大陆性冰川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在对宏观地质地貌过程调查的基础上,对冰川侵蚀地貌——磨光壁表面形貌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观测研究,对磨光壁下发育的冰下空洞...
- 傅海荣
- 关键词:冰川运动
- 冰川径流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05年
- 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冰川径流模型研究成果。表明国际上冰川径流模型研究经历了从传统的经验统计模型到分析模型,目前正朝着基于物理的分布式的数字水文模型发展,对于模型机理的研究越来越接近实际。但基于物理概念性的分析模型在冰川区的应用较广,并已发展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型,时空分辨率更高。我国冰川区水文气象观测较晚并受条件限制,对冰川水文模型的研究晚于国际其它一些国家。
- 张小咏刘耕年鞠远江傅海荣
- 关键词:冰川径流水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