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筱押

作品数:34 被引量:172H指数:8
供职机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生物学
  • 9篇农业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2篇植物
  • 9篇植被
  • 9篇群落
  • 7篇生态恢复
  • 7篇石漠化
  • 5篇地质公园
  • 5篇植被恢复
  • 4篇植物群
  • 4篇植物群落
  • 4篇种群
  • 3篇演替
  • 3篇石漠化治理
  • 3篇木本
  • 3篇木本植物
  • 3篇喀斯特森林
  • 3篇喀斯特植被
  • 3篇繁殖体
  • 2篇地质遗迹
  • 2篇型谱
  • 2篇岩溶

机构

  • 27篇黔南民族师范...
  • 21篇云南师范大学
  • 4篇石林风景名胜...
  • 2篇贵阳学院
  • 1篇贵州财经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滇西科技师范...

作者

  • 34篇俞筱押
  • 15篇李玉辉
  • 4篇马遵平
  • 4篇胡向红
  • 4篇郭治友
  • 2篇韩国营
  • 2篇黄娟
  • 2篇黄金
  • 1篇丁文荣
  • 1篇章程
  • 1篇袁涓文
  • 1篇陈有君
  • 1篇袁子勇
  • 1篇张勇
  • 1篇钱绍方
  • 1篇覃娜
  • 1篇杨芳
  • 1篇段文娟
  • 1篇罗应
  • 1篇李星明

传媒

  • 4篇中国岩溶
  • 3篇黔南民族师范...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山地学报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农技服务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 1篇全球变化数据...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石林地质公园5种群落类型植物果实组成与种子散布特征数据集被引量:2
2019年
群落果实类型和种子散布特征决定了退化植被恢复的有性繁殖体来源,对包括石漠化在内的退化生态系统治理有重要意义。采用2003年8–9月在该区域调查的原生林(滇青冈林)、次生林、灌丛、灌草丛、人工云南松林共5种群落各100m×100m样地记名计数法调查的维管束植物物种名录,依据《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英文版)中对物种果实的描述确定其果实类型;根据文献和数据库(http://data.kew.org/sid/)以及果实、种子形态性状确定种子散布方式,得到《石林喀斯特5种群落类型植物果实组成与种子散布特征数据集》。结果表明:云南石林地质公园282种维管束植物共16种果实类型(含孢子),其中瘦果、蒴果、浆果和核果的物种比例均大于10%。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的优势果实类型分别为核果、瘦果和浆果。云南石林地质公园内植物种子以动物传播为主,其次为风传播。数据集包括:(1)云南石林地质公园5种植物群落样地的基本信息(.xlsx、.kmz);(2)云南石林地质公园5种植物群落的果实类型与种子散布数据(.xlsx)。数据集由2个数据文件组成,数据量为45.1 KB(压缩成2个文件,41.3 KB)。与该数据集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态学报》2018年第42卷第6期。
俞筱押俞筱押
关键词:喀斯特植被
喀斯特森林木本植物无性繁殖体残存机制:Ⅰ.概念与理论框架被引量:1
2012年
喀斯特生态系统因其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交互作用下,正在呈现出退化甚至石漠化的趋势,时其治理采用退耕还林、人工种植和封山育林的方法促进石漠化区植被的恢复。目前较多采用自然恢复的方式,其原因在于有无性繁殖体的残存,从而导致较快的自然恢复速率。本文从物种特征、干扰与溶痕生境的作用三个方面分析喀斯特森林植物物种无性繁殖体残存机制,构建植物无性繁殖体残存机制研究框架,为后期调查研究服务。植物物种具有萌生能力是物种无性繁殖体残存的内因,而干扰类型、溶痕生境特征是物种萌生繁殖体残存的外因。干扰类型、强度限影响物种的萌生个体数量,而溶痕生境通过气特殊的土壤特征、光照条件、形态特征等形成"安全岛",使溶痕生境的可达性降低,从而使植物的萌生繁殖体得以残存。
俞筱押
关键词:石漠化植被恢复
石林植被恢复地团花新木姜子种群特征初探被引量:1
2009年
喀斯特地区生境严酷、地貌复杂、退化现象普遍,其植被恢复和重建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调查了石林地区不同恢复群落中团花新木姜子种群的分布格局、繁殖方式、径级结构等特征,结果发现:群落演替由最初到顶级,团花新木姜子呈由均匀到集群再到均匀的分布特征;团花新木姜子兼具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恢复前期以无性更新为主,后期有性更新占优势;在恢复过程中,该物种先以数量优势占据生境,后期由于竞争保留少数大径级植株,其产生的大量实生幼苗只有少数在竞争中存活下来。
王晶晶俞筱押周涛张勇陈有君
关键词:径级结构
中国苔藓植物区系地理研究进展
目前已有不少文献对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科属的苔藓植物区系进行分析,但尚未见到专门报道我国苔藓植物区系的进展。因此,笔者对苔藓植物区系研究的论文成果进行计量统计,分析中国苔藓植物区系研究领域的论文数量、刊物分布、研究区域分布...
俞筱押韩国营
关键词:苔藓植物区系地理
2010年春季干旱对石林喀斯特植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研究干旱对退化喀斯特植被影响是治理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或石漠化的基础。为了解2010年春中国西南特大干旱对喀斯特植被的影响,于2010年5月采用记名计数交叉样线法调查了云南石林3种自然恢复植物群落(滇青冈林、栓皮栎林、灌丛)和5种人工恢复植物群落(云南松林、原土旱冬瓜林、客土旱冬瓜林、圣诞树林、墨西哥柏林)。选用气象要素距平指数分析此次干旱的特征;用受旱率、死亡率分析植物群落和物种的受旱程度;用受旱(死亡+萎蔫)物种数及其植株数、耐旱(存活)物种数及其植株数、群落(受旱+存活)物种数及其植株数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数来评估极端干旱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特大干旱具有持续时间长、程度深的特点。8种群落的平均死亡率、受旱率分别是25.1%和30.6%,不同群落的受旱率和死亡率差异较大。极端干旱后,自然恢复群落的更新层仍维持了物种结构;人工恢复群落差异较大,原土旱冬瓜林、云南松林基本未受影响,墨西哥柏林受到一定影响,客土旱冬瓜林、圣诞树林物种结构基本被破坏。极端干旱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喀斯特植物群落的径级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人工恢复群落结构变化大且耐旱性总体上弱于自然恢复植物群落。因此,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必须选择合理的物种和恢复方式。
俞筱押李玉辉黄金李才库李纯段文娟
关键词:自然干扰生态恢复群落结构植物物种多样性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四药门花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被引量:20
2017年
生态位特征是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重要基础。为了解珍稀濒危植物四药门花(Loropetalum subcordatum)的生态位特征,采用记名计数样方法对集中分布于贵州茂兰的四药门花群落进行调查;以物种的重要值作为生态位计算的资源状态指标,应用Levins生态位宽度(Bi)、Shannon生态位宽度(Bs)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对贵州茂兰四药门花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主要物种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使用物种-生态位矩阵进行Bray-Curtis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四药门花的生态位宽度Bi和Bs乔木层为4.32和1.53、灌木层为3.95和1.49、草本层为4.55和1.56,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资源利用能力;Bray-Curtis聚类显示其与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ensis)、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九里香(Murraya exotica)生态位宽度最相似;2)四药门花与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66~0.97、0.55~0.99、0.51~0.96,其中与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中的落叶物种的重叠值分别为0.75~0.88、0.82、0.51~0.80,说明四药门花与落叶物种之间可能存在对资源需求的互补性;3)与常绿物种(尤其是灌木层)的潜在竞争关系可能是四药门花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
俞筱押余瑞黄娟陈菊袁子勇杨芳
关键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种间关系
种群密度制约原理在生态恢复中应用的思考被引量:3
2007年
种群密度制约是种群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是生态学的重要原理之一,而且被列为恢复生态学的重要原理之一。现有资料表明:该原理在国内的研究多处于证明阶段,缺乏实际应用。本文分析了不同生态恢复途径下如何应用种群密度制约原理,认为:在人工重建生态系统时,应该注意种群的合理密度;在实施自然恢复的生态系统中,应该增加人类活动的积极干扰,控制植物种群的密度,使植被得以快速恢复。
俞筱押
关键词:生态恢复
基于生产函数理论的农户西红柿生产行为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运用C-D生产函数理论,从实证的角度分析贵州省独山县基长镇农户西红柿生产行为特征和绩效,并依据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黄娟胡向红俞筱押
关键词:农户生产函数
特大干旱对喀斯特地区植物群落的影响
2009年至2010年春,中国西南地区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干旱,对当地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以喀斯特典型地区——云南石林为例,选用气象要素距平指数分析干旱特征;受旱率、死亡率反映植物群落的受旱程度,生物...
俞筱押李玉辉黄金李才库李纯段文娟
关键词:特大干旱喀斯特地区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
《植物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2014年
根据《植物地理学》的学科特点、课程任务和发展动态,探析在《植物地理学》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强调动手能力考核等,充分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俞筱押
关键词:教材优化教学方法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学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