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晓薇
- 作品数:43 被引量:197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年轻人急性心肌梗塞10例临床分析
- 1992年
- 本文对10例年轻人急性心肌梗塞(AMI)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显示年轻人AMI占同期住院AMI病人的9.5%。吸烟者6例(60%),6例均因过度劳累而发病。临床特点:起病急,症状典型。10例经治疗全部治愈出院。
- 顾连和俞晓薇
- 关键词:年轻人心肌梗塞冠状血管痉挛
- 原发性高血压的心身问题被引量:4
- 2002年
- 原发性高血压是由多种遗传基因与环境的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全身性疾病,亦称之为心身疾病.面对生活快节奏、工作紧张、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的当今社会,人的观念、行为、生活方式都发生变化.因此,容易引起抑郁、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障碍.
- 俞晓薇华琦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EH环境应激心理疗法心理特征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与心肌再灌注水平的关系探讨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再灌注水平对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86例成功接受急诊PCI术的AMI患者,根据心肌Blush分级分为0+1级组(n=26)、2级组(n=32)和3级组(n=28)。于PCI术前及术后24h、48h、14d测定血浆BNP浓度,14d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血浆BNP水平PCI术前无明显差异,术后24h、48h和14d时Blush0+1级组>Blush2级组>Blush3级组,24h时分别为(631±285)ng/L、(362±149)ng/L和(278±135)ng/L(P<0.05);48h时:(482±246)ng/L、(278±112)ng/L和(205±124)ng/L(P<0.05);14d时:(257±133)ng/L、(163±78)ng/L和(119±50)ng/L(P<0.05)。14d时BNP水平与LVEDVI(r=0.75,P<0.01)、LVESVI(r=0.78,P<0.01)呈正相关,与LVEF(r=-0.63,P<0.01)呈负相关。结论急诊PCI后心肌再灌注水平显著影响AMI患者血浆BNP水平和心功能。
- 王立中张银俞晓薇曹树军王金波
- 关键词:脑钠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了解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23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无明确糖尿病史的患者在出院前常规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糖代谢状况分为糖代谢正常(NGT)组、糖调节受损(IGR)组和糖尿病(DM)组,收集所有患者的生化指标、心脏彩超及冠脉造影等资料,比较上述指标在不同糖代谢患者之间的差异。同时对上述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衰和心源性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女性较多,入院时心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较高,梗死面积较大,心功能较差,冠脉三支病变比例较高,预后较差。糖调节受损患者甘油三酯水平和心力衰竭发生率也高于糖代谢正常心肌梗死患者,而其他指标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 曹树军程国杰马莉张银韩兰唐俞晓薇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糖代谢异常预后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跳骤停抢救成功5例
- 1994年
- 1989年至1993年,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82例,其中有21例发生心跳骤停,经抢救心肺复苏成功5例。
- 丁振江俞晓薇顾连和马家骥梁臣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跳骤停抢救成功心肺复苏
- 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40例临床分析及CT所见
- 1992年
- 在25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发现40例患者出院后7~11天发生迟发性脑病。在40例中有15例进行了头颅CT描述,结果14例有改变。经应用神经细胞活化剂、皮质激素和高压氧等治疗,结果治愈24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死亡2例。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治疗不彻底、过早出院有关,对中度以上患者的连续治疗不能少于两周。CT扫描对诊断本病和判断预后均有指导意义。
- 俞子彬俞晓薇孙九伶王嗣欣高霞
-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CT胞二磷胆碱
- 年轻人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分析(附10例报告)被引量:2
- 1994年
- 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年轻人AMI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性别均为男性。年龄33~40岁,平均35.7岁。既往身体健康。吸烟者6例。因劳累过度于活动中突然发病6例。10例发病前均无先兆症状。发病时持续性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向左肩背放散伴出汗9例(90%)。经心电图诊断前间壁梗塞6例,前壁梗塞3例,下壁加右室壁梗塞1例。并发室性早搏5例,左心功能不全1例。住院时间14~47天,平均22±2天,全部康复出院。
- 顾连和俞晓薇
- 关键词:心肌梗塞急性青年人
- 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了解执行《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后,75岁以上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入选2009年7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住院的老年AMI患者563例,年龄≥75岁的患者作为高龄组,65~74岁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非高龄老年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吸烟、心脑血管疾病史、主要症状与体征、生化、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结果、主要治疗、合并疾病、并发症、院内不良事件等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龄组女性、既往有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及脑血管病史、无典型胸痛症状、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比例较高(P<0.05);院前延误时间较长(P<0.01);而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接受血运重建、RAS抑制剂治疗的比例较低(P<0.05),合并疾病、并发症、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更高(P<0.05)。在高龄组中,男性比女性吸烟率较高(P<0.05),接受血运重建率也有增高的趋势(P=0.0682)。随访发现两组患者院外坚持服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RAS)、他汀类调脂药物的百分率均较住院时显著下降(P<0.05),而高龄组比对照组坚持服药率更低(P<0.05);高龄组较对照组院外病死率、再住院率更高(P<0.05)。结论:与非高龄老年组比较,高龄组AMI患者一般情况较差,合并疾病和并发症较多;女性、NSTEMI的比例较高;症状不典型、就诊较晚;较少接受充分治疗,预后较差。
- 韩兰唐曹树军俞晓薇谢刚赵智勇
- 关键词:心肌梗死老年人预后
- 替罗非班对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评价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通过与常规治疗方案对比来评估替罗非班对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自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就诊并诊断为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26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的试验组和安慰剂治疗的对照组,其中试验组114例,对照组112例。分别在治疗后的第7、第14、第30和第90天(T1、T2、T3和T4)对观察指标进行测量并记录。研究的主要终点指标包括致命和非致命的心肌梗死,次要终点指标包括心脏原因以外的死亡和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心肌缺血。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显著减少。试验组和对照组第7天时发生的主要终点事件分别是9和21例(P=0.039);第14天分别是10和26例(P=0.021);第30天分别是10和29例(P=0.019);第90天分别是13和34例(P=0.012)。结论研究结果证实替罗非班可以改善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疗效确切。
- 李福涛王助衡王晶锐俞晓薇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替罗非班
- 原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20例报道被引量:4
- 2001年
- 俞晓薇赵亮俞子彬杨宏光林玉山
- 关键词:原发性PIH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