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佳伟

作品数:66 被引量:72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经济管理
  • 30篇社会学
  • 11篇文化科学
  • 6篇医药卫生
  • 6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流动人口
  • 8篇人口
  • 7篇社会
  • 4篇大学生
  • 4篇生育意愿
  • 3篇影响因素
  • 3篇人口流动
  • 3篇人口学
  • 3篇年龄
  • 3篇子女
  • 3篇开放型经济
  • 3篇北京市流动人...
  • 3篇城市
  • 3篇城市化
  • 2篇独生
  • 2篇独生子
  • 2篇独生子女
  • 2篇短命
  • 2篇心理
  • 2篇心理距离

机构

  • 44篇中央财经大学
  • 24篇中国人民大学
  • 8篇天津社会科学...
  • 6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全国妇联妇女...

作者

  • 66篇侯佳伟
  • 14篇黄四林
  • 14篇窦东徽
  • 12篇张红川
  • 11篇孙铃
  • 10篇张银锋
  • 6篇翟振武
  • 5篇辛自强
  • 3篇王桂敏
  • 3篇张梅
  • 2篇宋健
  • 2篇顾宝昌
  • 2篇陈卫
  • 1篇尉建文
  • 1篇黄匡时
  • 1篇苑雅玲
  • 1篇于泳红
  • 1篇喻丰
  • 1篇聂建峰
  • 1篇周正兵

传媒

  • 8篇人口研究
  • 4篇中国青年研究
  • 3篇青年探索
  • 3篇南方人口
  • 3篇第十六届全国...
  • 2篇人口与发展
  • 2篇第三届首都人...
  • 1篇心理学报
  • 1篇市场与人口分...
  • 1篇中国人力资源...
  • 1篇社会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北方经贸
  • 1篇兰州学刊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西北人口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中国人口科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人口实际与理想的生育年龄:1994—201被引量:31
2016年
人们的生育行为总是与年龄及时间因素存在着特定联系。借助横断历史元分析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并结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拟合出1994—2012年中国人口实际和理想生育年龄关系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实际生育年龄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初育年龄从1995年的23.49岁上升到2012年的25.78岁,再育年龄从26.73岁上升到29.61岁;理想生育年龄相对较为稳定,理想初育年龄保持在25.30岁左右,理想再育年龄维持在28.40岁左右,平均理想二胎间隔为3.10年;城市人口无论是初育年龄还是再育年龄,均是实际生育年龄显著大于理想生育年龄;农村人口实际初育年龄显著小于理想初育年龄,再育年龄经历了由"实际小于理想"到"实际大于理想"的转变。这些发现为认识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在中国的变化趋势提供了有效的实证依据。
张银锋侯佳伟
对取消强制性婚检理由的质疑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自2003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草案)》取消婚检的强制性规定之后,全国的婚检率从70%左右直落“冰点”。对取消强制性婚检提出质疑。方法:本文通过对取消强制性婚检的四大理由逐一论证反驳。结果:证实强制性婚检在现阶段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论:取消强制性婚检在现阶段不妥。
翟振武侯佳伟徐强(编校)
关键词:强制性婚检
中国人口生育意愿变迁:1980—2011被引量:258
2014年
基于1980—2011年间开展的227项关于中国人生育意愿的调查结果,运用横断历史元分析方法,考察了生育意愿的纵向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980年以来中国人理想子女数呈减少趋势。2000年之后主要表现为"儿女双全"的二孩生育意愿,平均理想子女数基本稳定在1.6—1.8人之间。1980年代中国人生育水平高于生育意愿,随着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的提升,二者均呈下降趋势,但是生育水平下降快于生育意愿。1990年之后生育水平低于生育意愿,即人们实际生育子女数少于理想子女数。这为认识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在中国的变化趋势提供了实证依据。
侯佳伟黄四林辛自强孙铃张红川窦东徽
关键词:生育意愿理想子女数性别偏好生育水平
权力感对时间心理距离影响的文化差异
对时间的感知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活动之一.本研究试图考察权力这一重要的社会心理变量对时间心理距离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文化差异.研究采用2(文化:西方vs.中国)×2(权力感:高vs.低)×2(时间方向...
窦东徽张红川侯佳伟孙玲黄四林
关键词:文化
社会地位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
中国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流动,2011年流动人口多达2.6亿人.顺利融合进新居住地,不仅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流入地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已有的研究中,不同研究者对于社会融合的强调不尽相同,...
侯佳伟张红川黄四林窦东徽孙铃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青少年人口发展历程及其趋势被引量:5
2009年
青少年群体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支撑力量。掌握青少年人口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将有助于有关决策部门更科学合理地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基于1982年、1990年和2000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及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我国14~35岁人口的发展历程和时代特征。
侯佳伟陈卫张银锋
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禀赋效应及其代际差异被引量:7
2012年
招工难、找工难的现象隐藏着一个重要的经济心理学效应--禀赋效应,即个体出让某物品估价高于得到此物品愿意支付价格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70%的被访者存在人力资本禀赋效应,他们对自己所拥有的受教育程度应得到的收入估价是对同等受教育程度的劳动力的购买价格的2.9倍。人口学、社会和经济特征对于是否会产生人力资本禀赋效应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而禀赋效应的强弱主要受到就业身份的影响。雇员愿意出让价格大大高于雇主愿意购买价格就会出现交易困难,导致"招工难、找工难"的现象出现。事实上,雇员月工资与雇主愿意购买价格非常接近,雇员只能被迫降低愿意出让价格,以适应社会,摆脱"找工难"的困境。第一代流动人口比第二代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禀赋效应感更强。与第一代相比较,第二代流动人口中的雇员所期望的薪金更接近于雇主所愿意购买的价格。
侯佳伟窦东徽
关键词:人力资本禀赋效应流动人口代际差异
“全面两孩”放开后的公共服务需求与配套政策完善被引量:2
2016年
2013年底,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实行"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全面两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张银锋侯佳伟
关键词:计生政策家庭类型生育保险制度医疗卫生资源社会医疗保险生育意愿
人口流动家庭化过程和个体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7
2009年
近年来,人口流动家庭化已经成为人口流动的显著特点之一,本文使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进行的"2006年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对人口流动家庭化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家庭化程度已经相对提高了很多,71.9%的家庭户已经全部成员入京。2000年进入家庭化的鼎盛期,人们不再单身外出,或是举家同迁,或是接亲属入京。流动人口外出后平均约三年可接来一批亲属。随着时间的推进,流动人口家庭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受教育程度越高,一次性迁入的可能性越小,但是接第二批、第三批可能性增大,它们的间隔时间缩短。此外,第一批"当家人"的来京时年龄及其家庭规模也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侯佳伟
关键词:人口流动
大学生正念水平与社会敏感性的关系
社会敏感性(Social sensitivity)是对他人情绪的感知与觉察能力。大量研究结果发现,社会敏感性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的敏感性高于男性。正念(Mindfulness)则强调个体投入注意资源,对当前时刻进行...
孙铃张红川侯佳伟窦东徽黄四林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