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汪洋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厌氧
  • 2篇厌氧发酵
  • 2篇厌氧反应
  • 2篇果渣
  • 2篇废液
  • 1篇优化设计
  • 1篇剩余污泥
  • 1篇水处理
  • 1篇启动方式
  • 1篇污泥
  • 1篇煤矿
  • 1篇煤矿矿井
  • 1篇矿井
  • 1篇矿井废水
  • 1篇废水
  • 1篇废水处理
  • 1篇VFA
  • 1篇产气
  • 1篇产气特性

机构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作者

  • 4篇何汪洋
  • 2篇仝义
  • 2篇杨敏
  • 2篇何俊
  • 1篇杨立中
  • 1篇吴鹏
  • 1篇李卫
  • 1篇刘富尧

传媒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四川环境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果渣废液厌氧发酵试验研究
我国每年的果渣废液排放量大,而在果渣废液的处置上存在很大的问题。研究表明,果渣废液中有机质含量高,通过发酵处理产生的生物能可以回收利用。国内外的果渣废液处理方法主要是以厌氧为核心、物化和生化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同时对产生的...
何汪洋
关键词:厌氧反应启动方式
文献传递
四川某煤矿矿井废水处理优化设计应用与调试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以四川某煤矿矿井废水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该工程比较优化的方案应用,即依据该工程所处的地势,将废水处理站建在坡度比较大的地方,采用多座斜管沉淀池并联运行,提高了沉淀效率。矿井水全部自流进入各构筑物,大幅减少了投资及设备维护费用。在工艺调试阶段,先在实验室进行一系列矿井废水混凝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AC和PAM配合投加絮凝效果最好,最佳投药量PAC为25mg/L,PAM为4mg/L。该工程构筑物简单,处理效果好,出水达到GB 20426-2006排放标准。
何俊杨立中仝义何汪洋
关键词:矿井废水优化设计
高VFA浓度果渣废液厌氧反应启动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了高VFA浓度果渣废液厌氧启动反应的操作运行工况,提出了厌氧启动反应完成时应同时满足的4项判别条件。研究成果显示:高VFA浓度果渣废液厌氧反应的启动过程可根据启动运行工况特征分4个阶段完成。在试验研究中通过跟踪计算消化液的有机碳量平衡,提出了判别厌氧反应达到完全混合状态和早于p H等常规状态指标显著变化前,发生有机酸累积的方法。试验采用尿素调控消化液中的酸碱平衡,得到厌氧启动反应达到稳定时的有机负荷为2.83 kg/(m3·d),平均产气量为658.8 L/(m3·d)。
杨敏吴鹏何汪洋何京莲李卫
关键词:VFA
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气特性试验研究
2013年
[目的]研究剩余污泥厌氧发酵的产气特性。[方法]以四川省某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为原料,进行中温厌氧发酵试验研究。保证厌氧反应pH、VFA、碱度和营养配比在可控范围之内,采用逐步提高进料有机负荷的模式,对气体成分进行监测。[结果]随着有机负荷的提高,产气量呈现增加趋势,而单位污泥的产气率却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论]该研究为以后的污泥处理提供了一些参考。
何汪洋杨敏刘富尧何俊仝义
关键词: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气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