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敬振

作品数:22 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磁共振
  • 8篇成像
  • 7篇磁共振成像
  • 4篇影像
  • 4篇针刺
  • 4篇脑功能
  • 4篇脑功能磁共振
  • 4篇脑功能磁共振...
  • 4篇功能磁共振
  • 4篇功能磁共振成...
  • 3篇穴位
  • 3篇影像学
  • 3篇肿瘤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影像学诊断
  • 2篇X线
  • 2篇垂体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特征

机构

  • 15篇山东大学
  • 5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解放军信息工...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聊城市第二人...
  • 1篇山东省地方病...
  • 1篇兖州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20篇何敬振
  • 5篇王青
  • 4篇赵斌
  • 4篇甄俊平
  • 3篇马祥兴
  • 3篇王光彬
  • 2篇崔谊
  • 2篇曾庆师
  • 2篇柳澄
  • 2篇张华
  • 2篇王洁琼
  • 2篇张玉梅
  • 2篇徐兴华
  • 1篇唐军
  • 1篇彭洪娟
  • 1篇李乐才
  • 1篇李乃选
  • 1篇范景丽
  • 1篇闫镔
  • 1篇彭欣

传媒

  • 6篇医学影像学杂...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动脉炎的基础研究和影像学诊断进展被引量:3
2006年
何敬振柳澄
关键词:大动脉炎影像学诊断
高场强磁共振波谱观察脑胶质瘤细胞代谢特征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利用14.7T高场强磁共振仪检测脑胶质瘤细胞水溶性代谢物,观察其波谱代谢特征。方法培养并获取脑胶质瘤细胞株C6、U251,利用高氯酸提取细胞水溶性代谢物。通过14.7T高场强磁共振仪获取相应水溶性代谢物波谱并计算出乳酸(Lac)/肌酸(Cr)、琥珀酸(Suc)/Cr、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r、胆碱复合物(Cho)/Cr、Cho/NAA、甘氨酸(Gly)/Cr、肌醇(MI)/Cr比值。结果 C6与U251脑胶质瘤细胞水溶性代谢物种类基本相同,但代谢物比值各具特征。结论高场强磁共振波谱能在细胞水平分析代谢物特征并用于检测细胞生理、病理状态。
张照涛张华何敬振朱建辉刘芸王建震李传福曾庆师
关键词:脑胶质瘤细胞磁共振波谱
垂体及鞍区病变的影像诊断
2019年
鞍区指蝶鞍及其周围结构,位于中颅窝,形似马鞍。主要结构包括蝶鞍、垂体、海绵窦及其穿行结构,其解剖结构复杂。发生于垂体及鞍区的常见病变有30多种[1-2],这些病变起源于垂体或邻居结构(脑实质、第三脑室、脑膜、海绵窦、动脉、颅神经等)。影像学检查对鞍区病变有重要意义,了解鞍区解剖、常见病变影像表现及鉴别要点,对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有重要意义。
何敬振
关键词:垂体蝶鞍磁共振成像
针刺穴位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再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针刺位于足少阴肾经上的太溪穴(KI3)及非穴位对照点进行多次脑fMRI,探讨针刺引起的脑功能变化。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10名,在不同时间进行4次完全相同的功能磁共振扫描,每次扫描间隔至少间隔两周。结果针刺太溪穴及非穴位点均可以观察到脑功能的活动。针刺两点同一受试者在不同次实验中及同一次实验过程中不同个体间的BOLD信号均有较大变异,但同一次实验中所有志愿者组分析结果相对恒定;组分析结果显示针刺太溪与非穴位点引起的脑功能活动有明显差别。结论应用fMRI来研究针刺脑功能活动,为了解针刺某特定穴位点特定个体脑激活模式,需行多个时相的功能磁共振扫描,以获得精确的脑激活模式图像。
李乃选何敬振范景丽崔谊曾庆师王青马祥兴
关键词:穴位功能磁共振成像针刺
HRCT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肺损害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研究胸片正常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肺损害在HRCT上的影像学表现 ,探讨HRCT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肺损害的诊断价值 ,及其与临床肺功能检查的相关性。方法 :对 2 4例临床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且无吸烟史的患者 ,进行临床体检、普通X线胸片、HRCT扫描及临床肺功能检查 ,剔除 4例胸片有明显征象与类风湿无关的患者。结果 :2 0名患者CT扫描发现 1 4例 (70 %)肺部有间质性病变 ,其中为小叶间隔增厚 1 1例 (5 7%) ,气管壁增厚及其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6例(43%) ,胸膜肥厚 5例 (36 %) ,壁胸膜肥厚粘连 4例 (2 9%) ,长瘢痕线 1例 (7%) ,胸部小结节影 2例 (1 4 %) ,磨玻璃样改变 2例 (1 4 %) ,蜂窝样改变 1例 (7%)。 6例 (30 %)患者无肺间质改变。 1 4例患者HRCT异常的患者中有 7例 (5 0 %)有临床肺功能损害 ,6名HRCT显示正常的患者中有 2名 (33%)有肺功能损害。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早期病变细微而胸片正常 ,HRCT检查常有异常 ,但与临床肺功能检查结果相关性较差 ,小叶间隔增厚与气管壁增厚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及胸膜肥厚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肺最常见的表现 ,HRCT对类风湿早期肺损害的诊断意义是有限的。
何敬振赵斌李蒙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呼吸功能试验X线计算机
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诊断:X线平片与CT常规横断位及MPR比较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比较常规X线平片、多层螺旋CT常规横断位及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在骨样骨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骨样骨瘤病人在X线平片、CT常规横断位及MPR图像上的表现及其对瘤巢及瘤巢内钙化显示能力。结果:41例病灶均表现为一圆形或卵圆形的透亮区,其周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硬化。41例中仅8例在X线平片上能显示瘤巢,瘤巢显示率为19.5%(8/41);所有检查者均清楚显示瘤巢周围骨质硬化,但均不能显示瘤巢内钙化;41例CT横断位图像及MPR图像均能清楚显示瘤巢,18例CT横断位图像能显示瘤巢内钙化,30例病人在MPR图像能显示瘤巢内钙化;横断位CT图像和MPR对瘤巢内钙化显示率分别为43.9%(18/41)和73.2%(30/41)。结论:瘤巢是确诊骨样骨瘤的关键,CT是显示瘤巢的重要检查方法,MPR图像是显示瘤巢内钙化的最佳方法,有助于做出准确诊断。
李丰新何敬振甄俊平
关键词:骨样骨瘤
基于CT图像直方图和纹理特征分析鉴别长骨骨肉瘤与尤文肉瘤的多中心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CT图像的直方图和纹理特征分析鉴别长骨骨肉瘤与尤文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3年5月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长骨骨肉瘤及尤文肉瘤患者各25例,以8∶2的比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训练集(骨肉瘤21例,尤文肉瘤19例)和验证集(骨肉瘤4例,尤文肉瘤6例)。在CT图像上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I)提取纹理特征参数。利用随机森林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进行特征筛选,采用逻辑回归(LR)、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和K近邻(KNN)四种分类器分别建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四个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基于CT图像共提取100个纹理参数,经筛选获得8个特征参数(最大3D直径、第10百分位数、峰度、最大像素强度值、逆差分归一化、灰度水平方差、长行程高灰度强调、低灰度区域强调),利用四种分类器分别建立模型,四种模型(LR、RF、SVM、KNN)在验证集的AUC值分别为0.92、0.79、0.83、0.73,其中LR、SVM分类器算法训练的模型诊断效能较高,LR分类器验证集的准确率为90%,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100%,AUC为92%;SVM分类器验证集的准确率为80%,灵敏度为67%,特异度为100%,AUC为83%。结论LR、SVM模型对于鉴别长骨骨肉瘤和尤文肉瘤具有较高价值。
李健维何敬振姜九明丁升徐立斌胡思洁江程益张丽李蒙
关键词:骨肉瘤尤文肉瘤纹理分析
神经纤维瘤病被引量:5
2006年
王光彬甄俊平何敬振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神经皮肤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发育异常
纵隔淋巴瘤与恶性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在SCT增强扫描中的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在SCT增强扫描中的表现,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00年~2004年经穿刺活检病理及临床观察证实的恶性淋巴瘤13例(共55个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者28例(共86个淋巴结)的增强SCT所见;观察和评价增大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特征等方面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淋巴瘤多为均一强化(25/55,45.5%)或呈薄壁环形强化(15/55,41.8%);纵隔转移淋巴结为厚薄不一环形强化和不均匀结节状强化(73/86,84.9%) .结论:SCT增强扫描有助于纵隔淋巴瘤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马凌云纪青赵斌彭洪娟何敬振李乐才
关键词:淋巴瘤
颅咽管瘤被引量:1
2006年
王光彬甄俊平何敬振
关键词:颅咽管瘤原发性颅内肿瘤第三脑室鞍上肿瘤发病高峰鞍上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