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再超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可持续发展
  • 2篇三峡库区
  • 2篇生态足迹
  • 2篇农业
  • 2篇库区
  • 1篇循环经济
  • 1篇三峡库区消落...
  • 1篇生态
  • 1篇生态赤字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生态适宜性
  • 1篇生态足迹模型
  • 1篇牲畜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小康
  • 1篇农业产业
  • 1篇农业产业化
  • 1篇农业资源
  • 1篇综合评价
  • 1篇小康

机构

  • 5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作者

  • 7篇何再超
  • 5篇郑钦玉
  • 2篇曹胜兰
  • 2篇卢坤
  • 1篇何艺
  • 1篇齐红
  • 1篇丁增富
  • 1篇段豫川
  • 1篇马杰
  • 1篇李跃民

传媒

  • 3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测度被引量:3
2007年
从供需平衡状况、供需结构等方面定量分析了重庆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2004年重庆市人均生态赤字1.2806hm2/人,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已超出其生态承载力,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亟需调整;重庆市人均生态足迹的供需结构具有明显不对称性,可用于人类消费的可供生态空间类型结构较为单一,重庆市生态赤字的存在,进一步揭示了当前人地关系紧张的现状。
郑钦玉何再超
关键词:生态足迹可持续性生态赤字
三峡库区牧草资源与草食牲畜可持续发展潜力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曹胜兰何再超李跃民
关键词:牧草资源三峡库区草食牲畜可持续发展牧草品种生态适宜性
重庆市十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项目剖析被引量:2
2004年
简单介绍重庆市目前实施的 10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 ,对每个百万工程的市场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 ,分析预测了其发展前景 ,提出了百万工程未来发展的 7点对策措施。
卢坤郑钦玉丁增富何艺何再超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
重庆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被引量:27
2005年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选用SO2,NO2,TSP,PM10作为评价因子,参照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通过计算污染因子权重、权重分配系数和隶属度对重庆市主城区、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通过权重系数分析,得出SO2,NO2,TSP,PM10的权重系数在主城区分别为0.230,0.110,0.410,0.250,在万州区分别为0.240,0.160,0.350,0.250,在涪陵区分别为0.380,0.010,0.280,0.240,在黔江区分别为0.520,0.070,0.260,0.150;主城区、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对重庆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系数依次为0.366,0.177,0.296,0.161;且在主城区、万州区TSP影响最为严重,在涪陵区、黔江区SO2则为主要的污染因子。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主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重污染水平,涪陵区、黔江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中污染水平,万州区大气环境质量为轻度污染,整体水平达到中等污染程度。
何再超郑钦玉卢坤曹胜兰
关键词:大气环境隶属函数综合评价
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永川市为例
本论文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兼收区域经济学、规划学、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理论写方法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生态经济研究的成果,结合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何再超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结构生态足迹模型
文献传递
重庆城口县农村小康目标实现的障碍及途径分析
2004年
以经济学、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基础 ,分析了城口县农业经济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建议以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为突破口 ,进行统筹布局、合理规划 ,采取综合措施 ,以求实现城口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并提出了实现农村小康目标的可行性途径。
何再超段豫川郑钦玉
关键词:农村小康农业资源
三峡库区消落区可持续发展途径探讨被引量:9
2003年
三峡工程建成后 ,将形成较大面积的消落区 ,文章从生态特征、环境影响、经济效益等方面对三峡库区消落区的开发利用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为充分利用库区消落区的自然资源和发挥其自身区位优势 ,根据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提出从林业、草业、渔业、旅游业及农业工程等方面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 ,使三峡水库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的有机结合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并促进库区消落区的可持续发展。
何再超郑钦玉马杰齐红
关键词: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