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启刚
- 作品数:44 被引量:105H指数:5
- 供职机构:十堰市太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上颌窦前壁开窗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附25例报告)被引量:3
- 2004年
- 伍启刚戴熙善
- 关键词: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手术治疗鼻内镜病变范围筛窦柯-陆氏手术
- 鼻咽炎与早期鼻咽癌临床鉴别诊断(附36例报告)
- 目的探讨鼻咽炎与早期鼻咽癌的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2月经我科确诊的28例鼻咽炎和8例早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鼻咽炎病检前疑诊为鼻咽癌。结果36例均行鼻咽部 CT 检查及鼻内镜...
- 伍启刚戴熙善余滋中谢立
- 咽部慢性溃疡138例病因学分析
- 2009年
- 简洁君伍启刚陈向军李妮
- 关键词:溃疡病因学
- 就诊儿科的小儿支气管异物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就诊儿科的小儿支气管异物患儿临床资料。异物吸入史不明确者12例,胸部X线检查13例中10例诊断为支气管异物,余12例行支气管冠状位螺旋CT扫描诊断为支气管异物。结果:22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治愈出院。结论:就诊儿科的支气管异物患儿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及时行支气管冠状位螺旋CT扫描有助于诊断,必要时可行支气管镜检查以减少误诊。
- 伍启刚戴熙善李国义何超张志敏
- 关键词:支气管异物儿科CT扫描支气管镜
- 2012-2014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流行病学调查
- 目的 调查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流行病学特点,为降低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65例(214患耳)CSO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其病原学检...
- 付艳乔郜元坤伍启刚
- 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与舌骨的关系
- 2001年
- 伍启刚戴熙善
- 关键词:甲状舌管囊肿瘘管舌骨
- 鼻咽炎与早期鼻咽癌临床鉴别诊断被引量:15
- 2008年
- 目的:探讨鼻咽炎与早期鼻咽癌的临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2月经我科确诊的28例鼻咽炎和8例早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鼻咽炎病检前疑诊为鼻咽癌。结果:36例均行鼻咽部CT检查及鼻内镜下取材病检确诊。结论:鼻咽炎与早期鼻咽癌有时不易鉴别,结合鼻咽部CT检查,在鼻内镜下取材病检为临床鉴别诊断的较好方法。
- 伍启刚戴熙善余滋中谢立
- 关键词:鼻咽炎鼻咽癌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咽异感症疗效观察
- 1995年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咽异感症疗效观察伍启刚,戴熙善,李全胜(郧阳医学院耳鼻咽喉科教研室十堰442000)关键词咽异感症,复方丹参注射液咽异感症为无器质性原因可查的咽感觉异常,中医称为梅核气病,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各异,我们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咽后壁粘膜下...
- 伍启刚戴熙善李全胜
- 关键词:复方丹参注射液咽异感症
- 非侵袭型上颌窦真菌病37例临床分析
- 2005年
- 目的探讨非侵袭型上颌窦真菌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3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37例非侵袭型上颌窦真菌病的临床资料.本病单发于一侧上颌窦,以鼻涕带血、鼻塞为主要症状,鼻窦CT多示有窦腔内钙化影,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结果治疗以经鼻内镜手术为主,全部治愈,随访6月~2年无复发.其中经尖牙窝入路22例,经中鼻道入路15例.结论非侵袭型上颌窦真菌病应根据鼻窦CT所示病灶范围选择手术方式.本病预后良好.
- 伍启刚戴熙善
- 关键词:上颌窦真菌病非侵袭型经鼻内镜手术病灶范围尖牙窝中鼻道
- 鼻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抗组胺药对变应性鼻炎疗效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系统评价鼻内喷雾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口服或局部喷雾抗组胺药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Google Scholar,The Cochrane Library,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全面收集鼻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抗组胺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4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研究,共计6568例患者。定性分析显示,相对于口服抗组胺药组或安慰剂组,联合药物治疗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有着更好的疗效。Meta分析结果显示,2个研究合并结果后联合治疗和单独鼻内激素治疗在控制症状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WMD=-0.20,95%CI(-0.38,-0.01),P=0.04];6个随机对照试验累积Meta分析显示在提高总的鼻症状评分方面联合治疗方案分别优于单用鼻内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WMD=-1.16,95%CI(-1.49,-0.83),P<0.00001]、单用鼻内抗组胺药治疗[WMD=-1.73,95%CI(-2.08,-1.38),P<0.00001]及安慰剂组[WMD=-2.81,95%CI(-3.16,-2.47),P<0.00001]。结论对于变应性鼻炎,在减轻鼻部症状方面,鼻内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口服抗组胺药和单用鼻内皮质类固醇激素疗效无明显差异,但优于单用口服抗组胺药物和安慰剂组。鼻部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鼻部抗组胺药明显优于其他单用治疗方式,是控制变应性鼻炎鼻部症状的有效治疗措施。
- 简洁君伍启刚田磊郜元坤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组胺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