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崇岳
- 作品数:83 被引量:73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河南省中牟县校姓蒙古族认祖归宗记
- 2012年
- 河南省中牟县有校姓5000余人,一直为自己的族源问题所困扰,弄不清自己属哪个民族,春秋祭祀,不知该祭祀何人。2012年10月,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南开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5位从事蒙元史研究的学者鉴定为蒙古族,且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后裔。从此这一桩600余年的历史悬案才尘埃落定。
- 任崇岳
- 关键词:蒙古族成吉思汗后裔
- 全文增补中
- 中国古代统治者遏制腐败的七项措施被引量:6
- 2000年
- 中国远在奴隶制时代,就已经有了腐败现象。随着岁月的嬗递与朝代的更迭,腐败有愈演愈烈之势,奴隶主和封建统治者为了避免社稷覆亡的厄运,有效地遏制腐败,经过数千年的积累,我国古代已经制订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反腐倡廉措施,如制定律令,约束官员;官员以身作则,提倡节俭;严惩贪污,奖掖清廉;考核官员,审慎用人;异地做官,实行回避;荐官贪滥,须受连坐;执法公平,抑制特权。
- 任崇岳
- 关键词:官员考核
- 元史专家翁独健教授的治学道路
- 1997年
- 翁独健教授是研究蒙元史的专家,对元代的宗教、官志、法典都有深入研究,并因此考订了《元史》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对爱薛的研究超越了中外学者。对于新时期蒙元史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设想:加强对本世纪以来蒙元史科研成果的编目和历代少数民族文献的辑录及出版工作,重视中、青年学者的培养,加强研究组织的建设等。在民族史研究中也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 任崇岳
- 关键词:民族史
- 建炎移民与中原文化对江南的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宋金鼎革之际 ,战祸连绵 ,中原板荡 ,宋高宗甫即位便仓皇南逃 ,中原士民随驾南迁者甚多。不少人辗转流徙 ,迁至浙江、江西、广东等地 ,后来便定居在那里。大批中原士民南迁 ,将中原地区的文化传播到了江南。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 ,南迁的中原士民卜居于此者最多。在饮食、民俗、说唱艺术等方面受汴京的影响更大。
- 任崇岳
- 关键词:中原文化南宋饮食文化民俗文化说唱艺术
- 河南省少数民族的来源与姓氏被引量:2
- 1997年
- 河南省有41个少数民族,90余万人,目前人数较多且有资料可稽者为回、蒙古、维、满4族及西夏道民、女真遗民。这些少数民族迁往河南的原因及姓氏演变过程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 任崇岳
- 关键词:少数民族姓氏
- 元代治安制度述论被引量:3
- 1994年
- 元代治安制度述论任崇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少数民族─—蒙古族统治全国的时代。在这个幅员空前广袤的帝国中,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复杂,稍一不慎,便可能触发动乱,但元代社会秩序却能一直保持比较稳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治安...
- 任崇岳
- 关键词:成吉思汗《元史》宿卫《蒙古秘史》述论巡检司
- 范仲淹与睦州
- 2011年
- 景祜元年(1034年)正月,时任右司谏的范仲淹因上疏谏止废黜郭皇后,触怒龙颜,被宋仁宗贬往睦州(今浙江建德),这是他仕途生涯中第二次遭受贬谪,时年46岁。
- 任崇岳
- 关键词:范仲淹皇后仕途
- 关于元杂剧繁荣原因的几个问题——元杂剧繁荣原因诸说评析被引量:1
- 2023年
- 元杂剧因何繁荣,学者们众说纷纭,迄今尚无定论。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一是元朝长期停废科举,儒士仕进无门,遂转而从事杂剧创作;二是九儒十丐说。元朝儒士社会地位低下,遭受歧视,不被重用,不得已,只能在杂剧里讨生活。由于从业者人数众多,元杂剧才得以蓬勃发展;三是畸形繁荣说。元朝城市经济繁荣,百姓生活安定,给杂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四是元朝统治者喜欢说。由于元朝统治者喜欢杂剧,才给杂剧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这些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多有牵强附会之处,不能使人信服。元杂剧繁荣的真正原因,一是元朝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带动了杂剧的繁荣;二是元朝统治者不懂汉文,没有文字狱,客观上给杂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杂剧才得以繁荣发展。
- 任崇岳
- 关键词:元杂剧
- 论元代的廉政措施
- 2001年
- 元朝窝阔台时期 ,耶律楚材定出了一些廉政措施 ,但还不成体系。元世祖制订了一系列廉政措施 ,成宗在廉政建设上虽无多大建树 ,但政治大体清明。成宗以后 ,政治腐败 ,导致元亡。
- 任崇岳
- 关键词:廉政措施整顿吏治元代
- 汉族形成于中原地区论说被引量:1
- 2016年
- 汉族这一名称始于汉朝,形成于中原地区。这是因为中华文明发轫于中原地区,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在中原地区。夏朝建立之后,华夏族的名称也随之产生,到了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居住在洛阳附近的少数民族融合,使华夏族更加壮大,逐渐成为汉族的前身。秦王朝虽然短暂,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车同轨、书同文等政策,加速了汉民族的形成。秦朝之人被称为秦人,到了汉朝,秦人改称汉人,汉人有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以及共同的心理素质,形成了事实上的汉民族,而"汉人"的自称和他称的出现是汉民族民族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在形式上对汉民族形成的认同。
- 任崇岳
- 关键词:华夏族汉族秦朝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