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仇方道

作品数:130 被引量:1,999H指数:23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4篇经济管理
  • 24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历史地理
  • 5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城市
  • 12篇县域
  • 10篇可持续发展
  • 9篇都市
  • 9篇都市圈
  • 9篇徐州都市圈
  • 9篇影响因素
  • 8篇协调发展
  • 8篇产业结构
  • 7篇生态
  • 7篇时空分异
  • 7篇区域经济
  • 5篇东陇海
  • 5篇环境协调发展
  • 4篇东陇海产业带
  • 4篇适应性
  • 4篇统筹
  • 4篇能源
  • 4篇区域分异
  • 4篇主体功能区

机构

  • 68篇徐州师范大学
  • 58篇江苏师范大学
  • 26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东北师范大学
  • 4篇南京特殊教育...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中国环境监测...
  • 3篇吉林省城乡规...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河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129篇仇方道
  • 32篇朱传耿
  • 19篇佟连军
  • 10篇沈正平
  • 9篇张纯敏
  • 9篇单勇兵
  • 8篇马晓冬
  • 6篇马随随
  • 5篇李名升
  • 5篇渠爱雪
  • 5篇杨如树
  • 5篇孟召宜
  • 5篇唐晓丹
  • 4篇郭付友
  • 4篇袁荷
  • 4篇陈永生
  • 4篇金娜
  • 4篇姜萌
  • 3篇张春丽
  • 3篇王振波

传媒

  • 15篇地理科学
  • 13篇江苏师范大学...
  • 11篇经济地理
  • 10篇国土与自然资...
  • 6篇地理研究
  • 6篇人文地理
  • 5篇地域研究与开...
  • 5篇云南地理环境...
  • 4篇徐州师范大学...
  • 4篇世界地理研究
  • 4篇地理与地理信...
  • 3篇经济师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地理学报
  • 2篇现代城市研究
  • 2篇环境科学与管...
  • 2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15篇2016
  • 10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11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8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1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我国经济地理学对发展观演变的响应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树立和落实了平衡发展观、重点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适应发展观的演变,我国经济地理学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也在发生变化,这充分说明,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既是我国经济地理学的首要任务,也是...
朱传耿仇方道渠爱雪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科学发展观
文献传递
江苏省产业系统适应性时空格局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在构建区域产业系统适应性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探讨1996~2012年江苏省产业系统适应性时空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996~2012年江苏省产业系统适应性总体呈增强趋势,但各区域差异较大;江苏省产业系统适应性、脆弱性和恢复力均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而敏感性则呈南北低中间高的“凸”字型格局。据此,将全省划分为4类区域,即高脆弱高适应型、高脆弱低适应型、低脆弱高适应型、低脆弱低适应型。降低脆弱性和敏感性,增强恢复力,是提高江苏省产业系统适应能力的主要路径。
仇方道黄冉张纯敏陈永生马晓冬
关键词:适应性脆弱性敏感性恢复力
省际边缘区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被引量:124
2009年
省际边缘区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研究关注的新领域。论文采用全局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1996~2005年淮海经济区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趋势及驱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①淮海经济区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域在空间上两极分化并集聚的态势与经济差异的演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空间极化成为该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②HH型县域显著向鲁南集中,LL型县域显著向皖北、豫东集中,表明东西差异成为淮海经济区经济差异的主要表征;③包括投资能力、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等在内的经济动力机制、空间作用机制、边缘区发展政策、省际边界阻隔机制等是淮海经济区经济差异变动的主要驱动机制。
仇方道佟连军朱传耿杨如树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空间自相关
东陇海产业带与沿江经济带产业互动模式分析
2005年
一、东陇海产业带与沿江经济带的经济差距分析 当前,江苏省沿江经济带已进入工业化后期。为缩小南北差距,优化生产力布局,2003年江苏省提出东陇海产业带建设规划,力求实现沿江经济带与东陇海产业带的互动发展。
李晓蕴朱传耿仇方道
关键词:东陇海产业带沿江经济带产业互动工业化
基于信息熵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竞争力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海西经济区20个地市的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海西经济区主要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分类,并针对各类城市竞争力的增强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强化各类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提升海西经济区在中国东部沿海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而推动两岸经济一体化历程。
杨如树仇方道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熵值法聚类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
矿业城市的物质代谢分析——以徐州市为例
2011年
资源利用与污染治理决定着矿业城市物质代谢效率的高低,对城市的生态建设起着关键作用,是城市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DEA模型和生态效率度量模型,从资源利用和污染治理的角度对徐州市1995年-2007年的物质代谢演变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利用分形理论对其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徐州市物质代谢效率在1995年-2007年期间以5%的年增长率稳步提高,其中资源利用与污染处理能力的年增长率分别为6.4%和4%,与地区生产总值12.7%的年增长率存在较大差距,表明徐州的经济发展依旧是以相当的生态环境影响为代价;在现有的政策条件下,徐州市物质代谢效率将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文章最后提出资源利用与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的若干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徐州物质代谢效率的增长速度。
张兆臣仇方道姜萌
关键词:矿业城市物质代谢DEAR/S分析
城市工业环境绩效的驱动效应分析——以徐州市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以徐州市为例,应用无残差完全分解模型,将工业污染产生量和排放量的变化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分析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不同产业生态化导向下的工业环境绩效,探索城市工业生态化转型方向。结果表明:末端治理的减排效果在数量上大于清洁生产的控污效果,产业绿色化发展表现出末端治理的导向特征,但产业绿色化目标的实现依然是末端治理与清洁生产共同作用的结果。清洁生产控制污染主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来实现,而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优化都可以提高末端治理减排效果。加强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推广应用是徐州市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的重要策略选择。
黄冉仇方道
关键词:完全分解模型清洁生产
江苏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时空格局分析
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通过建立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深入分析了江苏省2000-2012年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关系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江苏省经济与环境间耦合...
唐晓丹仇方道朱传耿张纯敏
关键词:耦合协调度产业结构
徐州都市圈服务业区域分工格局特征分析
服务业的空间集聚与分工成为都市圈空间重组和功能提升的重要动力。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地区专业化系数和区位熵等方法,对2005-2012年徐州都市圈服务业区域分工特征及其演化态势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徐州都市圈服务业发展水平呈现...
王耀宇仇方道
关键词:服务业区域分工徐州都市圈
淮海经济区区域市场空间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省际边缘区研究是近年来经济地理学关注的热点领域。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以淮海经济区为案例,运用SPSS和ArcGIS软件,对省际边缘型经济区区域市场发育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市场区划分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生产性因子是造成淮海经济区区域市场发育差异的主导因素;淮海经济区区域市场整体发育比较滞后且市场发育水平差异较大;苏北、鲁南的区域市场发育水平明显高于豫东、皖北,皖北区域市场发育尤为滞后;从区域尺度看,区域市场发育程度呈现由京沪沿线地区向东西两侧逐渐降低的"凸"字型格局;从城乡尺度看,呈现由城市向外围农村地区逐渐降低的圈层分异格局。进而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将淮海经济区区域市场划分为北部发达型、南部较发达型、东部发展型和西部滞后型。
张敬仇方道朱传耿周婷蔡爱军谢新杰孙东琪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