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斯 作品数:18 被引量:38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缓释微球抗肿瘤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在抗肿瘤研究方面的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几年期刊。结果国外学者研究热点是通过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外包裹小分子、外加保护剂或是黏附壳聚糖达到靶向肿瘤组织的作用,降低抗肿瘤药... 黄琳琅 万斯斯关键词:缓释微球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抗肿瘤 文献传递 隐形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其主动靶向性和稳定性较差,聚乙二醇或与配体连接的聚乙二醇修饰的脂质体,即隐形脂质体,具有延长脂质体在血液循环中的半衰期、提高其稳定性、改变脂质体在体内的生物学分布,赋予脂质体靶向性的优... 黄琳琅 万斯斯关键词:隐形脂质体 聚乙二醇 靶向性 文献传递 解毒祛瘀方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逆转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耐药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解毒祛瘀方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耐药的逆转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低浓度逐步加量诱导法建立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细胞株MCF-7C,并分为空白对照组、解毒祛瘀方(2.5 g/L)组、他莫昔芬(10μmol/L)组、他莫昔芬(10μmol/L)+解毒祛瘀方(2.5 g/L)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10μg/L)+他莫昔芬(10μmol/L)+解毒祛瘀方(2.5 g/L)组。采用噻唑蓝法验证MCF-7C细胞的耐药性、解毒祛瘀方的细胞毒性以及对MCF-7C细胞他莫昔芬耐药性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MCF-7C细胞中PI3K/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MCF-7C细胞对他莫昔芬的耐药指数为7.20;而经解毒祛瘀方(2.5 g/L)协同作用后,MCF-7C细胞对他莫昔芬的耐药指数为2.02。他莫昔芬+解毒祛瘀方组MCF-7C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他莫昔芬组[(56.72±7.25)%比(13.24±0.76)%],同时p-PI3K[(0.37±0.06)比(0.68±0.07)]、p-Akt[(0.17±0.02)比(0.51±0.05)]、p-mTOR[(0.10±0.02)比(0.39±0.02)]蛋白表达量也明显低于他莫昔芬组(均P <0.05)。而加入PI2K/Akt通路激活剂IGF-1后,IGF-1+他莫昔芬+解毒祛瘀方组MCF-7C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较他莫昔芬+解毒祛瘀方组均明显降低(均P <0.05)。结论解毒祛瘀方可逆转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的耐药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万斯斯 赵萍 姜华 黄际薇关键词:乳腺癌 药物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规范化的探讨 被引量:3 2018年 试验用药管理是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重要环节,药品管理员及参与临床试验的研究人员在试验药物的接收、保存、发放、回收、销毁等环节中均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从而保证临床试验的质量,保障受试者的权益。 万斯斯关键词:药物管理 缓释微球抗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介绍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在抗肿瘤研究方面的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的期刊。结果国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是通过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外包裹小分子、外加保护剂或黏附壳聚糖达到靶向肿瘤组织的作用,降低抗肿瘤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国内学者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技术应用于一些半衰期短但疗效明显的抗癌药物,通过包裹到微球中延长其抗肿瘤作用。结论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微球骨架材料,能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抗肿瘤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在体内达到缓释、长效的目的。 黄琳琅 万斯斯关键词:缓释微球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抗肿瘤 胜红蓟凝胶的制备及影响因素考察 2020年 目的胜红蓟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痈疽疮疖,外伤出血等症,而中药凝胶剂作为一种新型的外用制剂,将胜红蓟与之相结合,减轻了药物的不良反应,符合中医的"内病外治"的理念,建立胜红蓟凝胶的制备方法。方法用正交实验法以卡波姆-940、丙二醇配比和卡波姆-940:三乙醇胺的比例为因素,每因素三水平,以涂展性、均匀度、油腻程度和透明度的综合评价为指标,用L9(34)正交表进行实验,筛选出最优处方,制备胜红蓟凝胶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最优处方为卡波姆-940为0.4%,丙二醇5%,卡波姆∶三乙醇胺为1∶1。凝胶制备工艺可行,稳定性好,平均回收率为102.04%,RSD为1.59%。结论该凝胶制备工艺简便,稳定性好,质量可控,方法可行。 万斯斯 黄琳琅 何琳关键词:胜红蓟 凝胶剂 正交试验 总黄酮 缓释微球抗肿瘤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在抗肿瘤研究方面的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几年期刊。结果:国外学者研究热点是通过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外包裹小分子、外加保护剂或是黏附壳聚糖达到靶向肿瘤组织的作用,降低抗... 黄琳琅 万斯斯关键词:缓释微球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抗肿瘤 隐形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其主动靶向性和稳定性较差,聚乙二醇或与配体连接的聚乙二醇修饰的脂质体,即隐形脂质体,具有延长脂质体在血液循环中的半衰期、提高其稳定性、改变脂质体在体内的生物学分布,赋予脂质体靶向性的优... 黄琳琅 万斯斯关键词:隐形脂质体 聚乙二醇 靶向性 文献传递 隐形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其主动靶向性和稳定性较差,聚乙二醇或与配体连接的聚乙二醇修饰的脂质体,即隐形脂质体,具有延长脂质体在血液循环中的半衰期、提高其稳定性、改变脂质体在体内的生物学分布,赋予脂质体靶向性的优... 黄琳琅 万斯斯关键词:隐形脂质体 聚乙二醇 靶向性 基于FAERS数据库对奥瑞利珠单抗不良事件信号的挖掘与分析 2024年 目的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奥瑞利珠单抗的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信号,为其临床合理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OpenVigil 2.1工具从FAERS数据库收集奥瑞利珠单抗的不良事件报告,筛选后采用比例报告比值法和报告比值比法对ADE信号进行挖掘,统计报告患者的性别、年龄、国别等基本信息,对新的ADE信号进行分析。结果以奥瑞利珠单抗为主要怀疑药物有17081份不良事件报告,女性占比较高(10363例,60.63%);年龄主要集中在40~65岁;上报年份主要集中在2022年和2023年;报告国家以美国和加拿大居多。共挖掘到ADE信号446个,涉及系统器官分类12个,主要集中在血液淋巴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免疫系统疾病、感染及侵染性疾病和各类检查等方面。说明书尚未记录的ADE信号有白蛋白-球蛋白比率增加、脊柱磁共振成像异常、脑深核高信号、无张力膀胱和母体妊娠前暴露。结论所得ADE信号基本与说明书一致,脊柱磁共振成像异常提示脊柱可能存在病变,部分患者有可能因无张力膀胱,出现排尿困难的情况。妊娠期及哺乳期用药的安全性仍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万斯斯 钟豪 李烨关键词:药品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