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军
- 作品数:89 被引量:288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
- 2011年
- 目的:观察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室早)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经常规体检、生化检查、X线胸片、心脏彩超、长程心电图等各种检查后,入选65例患者,采用温控消融导管以起搏为主的方法进行标测,并对单导管射频消融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消融即刻成功率97%(63/65),其中2例放弃消融术;随访15~40个月,有3例复发并再次手术,成功2例,总成功率为95%(62/65),无复发。电生理检测和消融时间:(50±27)min;曝光时间:(8.1±3.8)min,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消融相关并发症。结论: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早安全有效,并能减少消融操作及X线暴露时间。
- 梁锦军黄鹤杨波万军唐艳红江洪黄从新
- 关键词:期前收缩室性射频消融右室流出道
- 1990年和2019年中国人群心肌炎疾病负担研究
- 2022年
- 目的分析1990年和2019年中国人群心肌炎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基于全球疾病负担(GBD)1990年和2019年数据,采用患病人数、新发病例人数、死亡人数、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以及年龄标化发病率、病死率、DALYs率等指标,分析中国人群罹患心肌炎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结果2019年中国心肌炎患病人数、新发病例人数及死亡人数分别为23.49万、27.51万、1.31万例,相较于1990年分别增长了85.62%、47.51%和50.22%。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6.94/10万、0.92/10万。相较于1990年分别下降了6.06%和16.04%。中国男性心肌炎患者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女性。与1990年相比,2019年中国人群心肌炎患病人数、发病人数、死亡人数最多的年龄段均向高龄人群转变,且因心肌炎导致的DALYs和年龄标化DALYs率均呈下降趋势,分别由1990年的45.86万人年和42.51/10万降至2019年的34.13万人年和25.39/10万,男性患者的DALYs和年龄标化DALYs率总是高于女性。结论与1990年比较,2019年中国心肌炎的疾病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男性人群心肌炎疾病负担高于女性,且中国老年人群的心肌炎疾病负担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 于君平王梦龙徐瑶张记收万军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疾病负担发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
- 消毒供应中心岗位授权准入制管理的实践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索岗位授权准入制在消毒供应中心岗位管理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建立全面、系统的工作人员岗位授权管理制度,实施专科岗位授权准入制、岗位年度授权积分制,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和考核。结果共有12名工作人员实现岗位轮换,轮换率达到19.67%。消毒供应中心不良事件由2015年的15起降至2016年的6起;各组专业护理质量指标检查达标率由2015年的94.80%~99.10%上升至2016年的96.90%~99.25%。结论岗位授权准入制管理优化了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整体提升了消毒供中心护理质量水平。
- 孙璇刘敏万军
-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授权管理岗位轮换
- 室性早搏合并抑郁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了解无器质性心脏病频发室性早搏(室早)患者合并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在湖北、北京、广西、新疆、浙江5省市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经筛查的无器质性心脏病频发室早患者1220名,填写Zung-SDS抑郁自评量表来评价患者是否合并抑郁;同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年收入、民族、社会支持、居住地、病程、24h室早次数、24h室早所占总心率的百分比、总胆固醇等11项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44例患者完成测评(488例男性,656例女性),其中309名(27.01%)合并抑郁症,单因素分析显示中老年、低收入、教育程度低、少数民族、24h室早所占总心率的百分数较多、病程长、社会支持差、农村居住地等的患者易发生抑郁(P〈0.05)。通过Logistic多变量逐步回归分析法显示:教育程度低(P=0.002)、农村居住地(P〈0.001)、中老年(P〈0.001)和24h室早次数较多(P=0.005)是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我国频发室早患者合并抑郁症并不少见,其中教育程度低、农村居住地、中老年和24h室早次数较多是独立危险因素,室早与抑郁间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 梁锦军黄鹤杨波万军唐艳红赵庆彦曹锋吴钢黄从新
- 关键词:室性早搏抑郁
- 射频消融治疗高血压并室性早搏的中长期随访研究
- 目的了解射频消融治疗高血压并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高血压并室性早搏27例患者中,采用起搏标测法/激动标测法或两者结合进行标测消融,并让患者在术前和术后分别检查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手术前...
- 梁锦军黄从新杨波江洪万军唐艳红曹锋刘秀娟刘华芬王晓红
- 关键词:高血压室性早搏射频导管消融
- 文献传递
- 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水平对普通人群心血管事件预测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对普通人群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PubMed数据库近10年公开发表与hs-cTnT水平对普通人群未来心血管事件预测价值相关的国外文献,并辅以手工检索。采用RevMan5.2软件对纳入的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3项研究,共17465例普通居民,Meta分析结果显示,hs-cTnT不可测组(<0.003μg/L)人群发生全因死亡、心力衰竭的比例明显低于hs-cTnT可测组(≥0.003μg/L),RR及95%CI分别为RR=0.30,95%CI(0.15~0.59);RR=0.47,95%CI(0.27~0.85);两组发生心血管死亡的比例无明显差异,RR=0.30,95%CI(0.07~1.34)。结论:血清hs-cTnT水平对普通人群未来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
- 王梦龙万军刘梦林刘剑芳罗臻赵生娣
- 关键词:心血管事件META分析
- 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分析1990—2019年中国高血压心脏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被引量:20
- 2023年
- 目的分析1990—2019年我国高血压心脏病总人群,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群体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数据,分析1990—2019年高血压心脏病年患病人数、死亡人数、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和患病率、死亡率、DALYs率。结果1990—2019年,我国高血压心脏病年龄标化患病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与1990年相比,2019年我国高血压心脏病标化患病率下降6.0%(1990年标化患病率为461.0/10万,2019年为433.5/10万),其中男性标化患病率下降幅度大于女性,而男、女性15~<50岁群体患病率却明显上升。1990—2019年我国高血压心脏病年龄标化死亡率和DALYs率均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趋势。与1990年相比,2019年我国高血压心脏病标化死亡率和DALYs率分别下降51.2%和54.8%,其中女性下降幅度大于男性,并且以上现象在15~<50岁、50~<70岁、≥70岁各年龄段表现一致。在高血压心脏病死亡归因危险因素方面,2019年与男性患者死亡相关的前4位危险因素分别是高收缩压、高盐膳食、高体质量指数(BMI)和饮酒,而女性前4位分别是高收缩压、高BMI、高盐膳食和低气温。结论1990—2019年我国高血压心脏病患病率整体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高血压心脏病死亡和伤残负担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趋势,并呈现性别和年龄差异特点。
- 张记收王梦龙刘剑芳徐瑶赵蒙蒙徐姝婉潘威殷征魏成万军
- 关键词:高血压心脏病性别年龄疾病负担
- 心电图对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消融结果的预测价值
- 目的了解体表心电图对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短阵室速)消融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7年3月室性早搏发作时心电图V导联QRS形态均呈左束支阻滞(LBBB)形态的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患者72例,按射频消融治疗...
- 梁锦军杨波黄鹤万军唐艳红刘秀娟刘华芬王晓红江洪黄从新
- 文献传递
- 环肺静脉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后复发的临床预测因子
- 2008年
- 目的:从临床角度寻找环肺静脉消融治疗心房颤动(Af)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探讨其应用的适用人群。方法:随访51例接受CARTO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消融的Af患者,根据基本临床资料,筛选影响手术成功的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51例患者术后随访5~26(11.3±7.4)个月,14例复发列为复发组,无Af发作的37例列为窦性心律组。2组的基本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表明,患者在Af病程、阵发性Af(PAf)比率、左心房直径(LAD)、术前超敏C反应蛋白(hCRPp)、术后房性期前收缩次数、术后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次数、术后3个月超敏C反应蛋白(hCRPf)等7个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上述参数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Af比率、LAD、hCRPp、hCRPf偏回归系数分别为-3.42、4.81、2.76、2.11,均P<0.01。结论:PAf、LAD、术前和术后3个月hCRP浓度是环肺静脉消融治疗Af的独立预测因子。
- 吴钢江洪黄从新杨波万军唐艳红雷汉东王晓红刘华芬彭彬
- 关键词:心房颤动肺静脉导管消融预后
- 应用三腔起搏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
- 目的对一例CHF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施行CRT治疗的临床结果进行探讨。方法患者男性,70岁。因活动后胸闷、气喘、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半月余于2002年12月入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NYHA Ⅲ~Ⅳ级。心电图示房...
- 蒋学俊李晓艳王晋明万军江洪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