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仁均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福建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肿瘤
  • 2篇动脉
  • 2篇射频
  • 2篇射频消融
  • 2篇射频消融治疗
  • 2篇消融
  • 2篇消融治疗
  • 2篇肝脏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代偿
  • 1篇代偿期肝硬化
  • 1篇单侧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狭窄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瘤
  • 1篇血管纤维瘤

机构

  • 6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万仁均
  • 3篇郑惠
  • 3篇陈济铭
  • 2篇林征宇
  • 2篇陈锦
  • 1篇张涛
  • 1篇陈群林
  • 1篇朱月永
  • 1篇李跃明
  • 1篇黄启明
  • 1篇宋倩倩
  • 1篇吴晨宇
  • 1篇郑慧

传媒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第十届中国介...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9例(51次手术)术前均行双侧颈内、外动脉及椎动脉造影,明确肿瘤血供后,用明胶海绵微粒栓塞颈外动脉供养血管网,在此基础上再以1mm×1mm×10mm明胶海绵条或弹簧圈栓塞供血动脉主干,栓塞后1~3天手术切除肿瘤(栓塞组);17例(28次手术)直接行手术切除肿瘤(未栓塞组)。结果:栓塞组术前血管造影中见到丰富的肿瘤血管网、肿瘤染色。栓塞后造影复查,所有被栓塞血管供养区域肿瘤血管网及肿瘤染色消失、供血动脉主干闭塞,无严重并发症。栓塞组有术中出血量记录者37例,出血量50-6000mL,平均(1636.22+1529.79)mL;未栓塞组有术中出血量记录者12例,出血量500-3900mL,平均(2816.67+1154.31)mL,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能减少术中出血,增加手术的安全性,是理想的术前辅助治疗手段。
陈济铭万仁均郑惠
关键词:血管纤维瘤鼻咽肿瘤栓塞治疗性
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与脑缺血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与脑缺血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68例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实验组)及20例脑血管DSA检查正常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结果 (1)实验组68例中,狭窄或闭塞发生于颈内动脉41例、大脑中动脉17例、大脑前动脉A1段4例、大脑前动脉A1段以远6例。发现侧支循环开放代偿共109例次,其中前交通动脉32例次、后交通动脉22例次、后软脑膜吻合27例次、前软脑膜吻合19例次、眼动脉4例次、穿支动脉2例次、其他3例次。重度狭窄组与闭塞组侧支循环开放率较高,分别为72.7%、86.7%,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4.029、25.301,P均<0.001);轻、中度狭窄组侧支循环开放率较低,分别为为16.7%、20.0%,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676、P=0.551)。(2)初级侧支循环开放的比例:症状组小于无症状组,差异有显著性(P=0.042);次级侧支循环开放的比例:症状组大于无症状组,差异有显著性(P=0.022)。前交通动脉开放的比例:症状组小于无症状组,差异有显著性(P=0.038);后交通动脉开放的比例:症状组与无症状组无显著性差异(P=0.382)。(3)Willis前环变异:症状组最高,其次为正常对照组,而无症状组变异率最低,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32);Willis后环变异比例: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110)。(4)颈内动脉闭塞的26例,侧支血流评分:梗死组得分最低为(2.4286±0.17271)分,其次为TIA组(3.2500±0.2500)分,最高的为无症状组(3.7500±0.16366)分,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F=13.903,P<0.001)。结论 DSA对侧支循环状况的分析、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能为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较全面的评价。
陈济铭张涛郑惠万仁均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颈内动脉侧支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
自体骨髓干细胞肝内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
选择3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年龄37~59岁,患者在无菌条件下,从髂后上棘抽取骨髓1 00 ~ 200mL,在体外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后,局部麻醉下经股动脉插管经肝动脉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移植于肝脏.自移植后12周,25例...
陈济铭朱月永郑惠万仁均
磁共振引导下兔肝脏血管旁VX2肿瘤模型制作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引导下经皮兔肝脏血管旁VX2肿瘤模型的制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3只,在1.5T磁共振引导下经皮穿刺将VX2肿瘤组织块种植于兔肝大血管旁,接种后2周行磁共振扫描。结果 11只兔肝肿瘤均种植成功,其中1只出现针道种植,均无胸腹腔积液等并发症出现。结论磁共振引导下兔肝血管旁肿瘤种植是一种微创、有效的造模方法。
万仁均林征宇李跃明陈锦郑慧宋倩倩吴晨宇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血管VX2肿瘤肝脏
1.5T磁共振导向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癌的可行性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1.5T MR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转移癌的可行性。方法收集34例肝转移癌患者,采用MR兼容多极射频针,于1.5T MR引导下行RFA。术后1个月行1.5T或3.0T肝脏MR平扫+动态增强扫描,之后每2~3个月复查1次;随访3~37个月,平均(14.33±9.81)个月。结果 34例患者共消融98个病灶,其中完全消融86个(86/98,87.76%),不完全消融12个(12/98,12.24%)。MRI上射频电极针呈低信号。T2WI中消融灶呈低信号,周围可见薄层高信号环绕;T1WI中消融灶呈环样高信号,中央瘤灶呈相对低信号。结论 1.5T MR引导下RFA治疗肝转移癌安全、有效,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陈群林陈锦黄启明万仁均林征宇
关键词:肝脏肿瘤转移消融技术
1.5TMR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1.5T MR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经临床和病理检查确诊、不宜或拒绝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80个病灶,在MR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立即行MR扫描,消融灶范围超出病灶边...
万仁均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射频消融原发性肝癌疗效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