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德锐

作品数:16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诗歌
  • 3篇写作
  • 2篇大学生
  • 2篇新奇
  • 2篇震撼
  • 2篇震撼力
  • 2篇山坡
  • 2篇文学
  • 2篇后现代
  • 2篇教学
  • 2篇非构思
  • 1篇大学生写作
  • 1篇雄奇
  • 1篇学生写作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美
  • 1篇隐喻
  • 1篇应用文
  • 1篇应用文体
  • 1篇知识

机构

  • 12篇玉林师范学院

作者

  • 12篇黎德锐
  • 1篇梁忠东

传媒

  • 7篇玉林师范学院...
  • 2篇作家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教学与管理(...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用写作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2000年
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是以知识和信息的产生、分配、传播及使用为基础,以创造人的资源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它的迅猛发展使整个社会充满多种数字符号和知识信息,而作为这些信息的强有力载体的应用写作,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呢?本文从教材建设、设课、教师素质、教学方式方法以及面向社会等方面,提出了独特的看法。
黎德锐
关键词:实用写作知识经济
论提高文科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被引量:4
2007年
当下不少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且抄袭、剽窃现象严重的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研究的时间不够、研究不深入;二是受就业问题的影响,精力难以集中;三是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技巧掌握不够;四是指导的环节不够严密。解决的办法是针对上述原因,在写作时间安排、论文写作技巧、论文指导环节、论文答辩等方面作相应的严格要求。
黎德锐
非构思写作之我见
2007年
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当代写作界出现了一种非构思写作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传统的写作理论中“素材积累——构思酝酿——写作传达阶段”“或‘构思’——传达”的过程,是不真实的,是很做作的。同样,中国当代的几代写作家所共同创造出来的这个构思主义写作学的‘假想’,也是不真实的,也是缺乏实践依据的”;…“文章的立意、材料、语言是自觉化的生长过程”;
黎德锐
关键词:写作理论非构思后现代主义素材积累写作学自觉化
作品意义的开放性与确定性
2006年
传统的认识论意义观认为作品的意义即作者在作品中寄托的原义;迦达默尔则认为作品的意义不是先于理解而有的东西,在解释者的理解之前总是处于未定状态,向多种解释开放。本文认为作者在作品中有明示或暗示的作品,意义是确定的,即以作者的原意为意义;对没有任何暗示的作品,其意义才是开放的。
黎德锐
关键词:开放性
谈文学形象的模糊性与艺术美被引量:1
2008年
文学形象的模糊性是与文学形象的明晰性、精确性相对立而存在的,它包括形象画面的模糊性与形象画面内涵的模糊性。文学形象模糊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语言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文学形象的模糊性与文学形象的明晰性一样,同样给人以美的感受。朦胧美、含蓄美及绘影美等,都离不开形象的模糊性的有力支撑。
黎德锐
关键词:文学形象艺术美
论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被引量:2
2003年
写作能力包括文学作品的写作能力和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文学作品写作能力既要培养“文内功夫”,也要培养“文外功夫”。“文内功夫”可以“从阅读中积累”,“从模仿到创新”,“从观察中发现”,“从练习中提高”。“文外功夫”则应“注重生活的积累”,“融入时代的浪潮”,“酝酿独特的感受”。应用文体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四方面进行:(一)掌握书写格式。(二)注意主要内容的安排。(三)掌握必要的文体术语。(四)注意文体的语言特色。
黎德锐
关键词:写作教学大学生写作能力文学作品应用文体
《申论》教学中的能力训练
2008年
《申论》作为高校中一门新课程,直接为选拔国家公务员服务。应根据该课程的特点,着力于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寻找对策能力和论证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强化训练方式,以期收到较好的效果。
黎德锐
关键词:教学国家公务员课程
一座向上生长的山坡——论朱山坡诗歌特质
2010年
青年诗人朱山坡的诗作,在题材和主题上,较多地是表现生活在底层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的无奈与不幸,以及诗人对内心情感的尽情宣泄;在构思上,带情节性的叙事新鲜奇特;在语言表达上,平易、通俗、形象、随意铺排却又畅快淋漓,读后给人耳目一新、颇具震撼之感。
梁忠东黎德锐
关键词:新奇通俗震撼力
后现代写作:构思的必然性与非构思的偶然性被引量:1
2007年
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当代写作,尽管在文章作品的意义、内容、形式以及表现手法等方面与现代写作有许多不同,但作为写作的最核心的、最关键的环节写作构思并不会被消解。在后现代写作中,构思是必然存在的,而非构思,多是灵感、迷狂的出现所致,是偶然的。
黎德锐
关键词:后现代写作必然性非构思偶然性
暗示性及其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
2006年
诗歌创作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明示和暗示两种,暗示因为能使诗歌增加艺术魅力而受诗人的重视。暗示主要利用比兴、隐喻、象征等手法进行;处理好暗示中的“隐”和“示”的关系,对诗歌的创作和欣赏有重要意义。
黎德锐
关键词:暗示性比兴隐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