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琳玲
- 作品数:82 被引量:136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体脂肪联合硅凝胶假体隆乳术的临床研究
- 目的:总结分析硅凝胶假体联合自体脂肪颗粒隆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患者施行硅凝胶假体联合自体脂肪颗粒隆乳术,总结分析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70例隆乳患者的乳房外形术后均得到不同...
- 黄和平施彦李志兰付时章黄琳玲
- 关键词:自体脂肪颗粒硅凝胶假体隆乳
- B7-H1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B7-H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及其对卵巢浆液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临床靶向治疗的应用前景。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PV-9000二步法检测80例卵巢浆液性肿瘤标本中(40例浆液性囊腺癌、20例浆液性交界性囊腺瘤、20例浆液性囊腺瘤)B7-H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B7-H1蛋白在浆液性囊腺癌、浆液性交界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30.0%、15.0%,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0,P=0.000)。B7-H1蛋白在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病理分级、肿瘤大小、腹水细胞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临床分期(P=0.021)、B7-H1蛋白(P=0.000)为影响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论 B7-H1蛋白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 黄琳玲于晓红
- 关键词:卵巢浆液性囊腺癌B7-H1预后评估
- 微小切口重睑成形术的应用被引量:5
- 2007年
- 重睑成形术可分为切开法、埋线法及结扎法,传统切开法切口长,术后反应明显,肿胀恢复慢,切口瘢痕有时较明显。从2003年7月至2007年1月,我们采用微小切口切开法,为183例单睑就医者行重睑术,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 黄和平王斌黄琳玲付时章萧庆昌
- 关键词:重睑成形术微小切口术后反应切口瘢痕结扎法埋线法
- 介绍一种缝合法——双褥式缝合法
- 缝合方法很多,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例如处女膜修补术虽然简单,但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这是因为,破裂修补至少要缝内、外二层,甚至内、中、外三层,内层和中间层是无法拆线的,即使用可吸收线,有的半年了亦不能吸收,留有线头就留有后...
- 萧庆昌王斌黄和平黄琳玲付时章
- 关键词:缝合法处女膜切口愈合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的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治疗腋臭两手术方法。方法:使用微创皮下吸刮法和皮下修剪法。结果:①治愈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②局部皮肤坏死:皮下吸刮组优于皮下修剪组;③术后复发率:皮下修剪组优于皮下吸刮组。结论:微创皮下吸刮法和皮下修剪法均是...
- 黄和平王斌黄琳玲付时章萧庆昌
- 关键词:皮下修剪手术方法
- 对美容外科风险的思考
- 我国现代整形外科起源于西方,早在1896年,在《中国医学传教士杂志》上,Thomson报道了阴囊象皮肿。我国的现代整形外科最早的文章是由上海的倪葆春报道的,见于1934年《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1949年倪葆春在《中华...
- 黄和平王斌黄琳玲萧庆昌
- 关键词:美容外科受术者心理学医务人员美容外科手术
- 高频彩超在隆乳术后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超声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硅凝胶假体隆乳术后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以便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高频CDFI超声检查在本院及外院66例隆乳术后并发症的患者,观察不同充填物的超声表现,及时发现并发症,根据超声确定手术方式,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66例隆乳术后并发症患者检查结果发现,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的17例(28只)患者乳房有变硬感,14例(21只)患者双侧乳房不对称,注射物有移位,22例(39只)患者乳房局部可扪及硬结。硅凝胶假体隆乳术的假体纤维囊性包膜挛缩9例,硅凝胶假体囊破裂2例,假体移位和位置不良2例。CDFI表现与临床表现及手术取出物所见相符。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CDFI)是诊治隆乳(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硅凝胶假体)术后并发症简便有效的方法,为临床提供简便适用的诊治依据。
- 黄和平艾志伟陈建国王斌黄琳玲付时章
-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硅凝胶假体隆乳术
- L形切除法治疗小阴唇肥大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小阴唇肥大的手术方法。方法:在小阴唇中段设计一L形切口线,全层切除设计线之间的小阴唇组织后,两侧创缘对位缝合。结果:本组患者32例,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切口无瘢痕挛缩,小阴唇形态明显改善,外观自然,边缘颜色未发生改变,效果满意。结论:本法可较好的保持小阴唇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设计操作简单,适合临床广泛开展。
- 黄琳玲王斌黄和平付时章
- 关键词:小阴唇肥大
- L形切除法治疗小阴唇肥大
-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小阴唇肥大的手术方法。方法:在小阴唇中段设计一L形切口线,全层切除设计线之间的小阴唇组织后,两侧创缘对位缝合。结果:本组患者32例,术后小阴唇切口均Ⅰ期愈合,形态得到明显改善,外观自然,切口瘢痕均不明显...
- 王斌黄琳玲付时章黄和平
- 关键词:小阴唇肥大
- L形切除法治疗小阴唇肥大
-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小阴唇肥大的手术方法。方法在小阴唇中段设计一L形切口线,全层切除设计线之间的小阴唇组织后,两侧创缘对位缝合。结果本组患者32例,术后小阴唇切口均Ⅰ期愈合,形态得到明显改善,外观自然,切口瘢痕均不明显也未出...
- 王斌黄琳玲付时章黄和平
- 关键词:小阴唇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