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玫

作品数:84 被引量:1,712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21篇生物学
  • 18篇农业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气候
  • 24篇气候变化
  • 16篇生态系统
  • 15篇植被
  • 14篇初级生产力
  • 13篇陆地生态
  • 12篇陆地生态系统
  • 12篇净初级生产力
  • 10篇遥感
  • 9篇生态
  • 7篇植被净初级生...
  • 7篇青藏
  • 7篇青藏高原
  • 6篇地理信息
  • 6篇地理信息系统
  • 6篇信息系统
  • 6篇碳循环
  • 6篇脆弱性
  • 5篇生态环境
  • 5篇土地覆被

机构

  • 84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中国科学院大...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山东师范大学
  • 4篇中国气象局
  • 4篇贵州省山地气...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国家卫星气象...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新疆气象局
  • 2篇北京市地质工...
  • 1篇河海大学

作者

  • 84篇黄玫
  • 14篇季劲钧
  • 11篇顾峰雪
  • 10篇王军邦
  • 9篇闫慧敏
  • 7篇王昭生
  • 6篇李克让
  • 5篇徐庆勇
  • 5篇张远东
  • 4篇李洁
  • 4篇王绍强
  • 4篇彭公炳
  • 4篇郭瑞
  • 4篇叶辉
  • 4篇谷晓平
  • 3篇钟秀丽
  • 3篇张时煌
  • 3篇刘洪升
  • 3篇朱琳
  • 3篇苗茜

传媒

  • 8篇生态学报
  • 6篇自然资源学报
  • 5篇气候与环境研...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植物生态学报
  • 3篇地理学报
  • 3篇中国科学(D...
  • 3篇地球信息科学...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气象学报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Journa...
  • 2篇气象科技进展
  • 2篇全球变化数据...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及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及其对碳中和的贡献被引量:144
2022年
增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简称陆地碳汇)是减缓大气二氧化碳(CO_(2))浓度上升和全球变暖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为全面理解陆地碳汇特征及其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本文系统梳理了近40年来陆地碳源汇研究的主要进展,阐述了全球和我国陆地碳汇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了陆地碳汇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作用.根据全球碳收支评估报告,过去60年全球陆地碳汇从1960年代的(-0.2±0.9)Pg C yr^(-1)(弱碳源;1 Pg=10^(15)g=10亿吨碳)增加至2010年代的(1.9±1.1)Pg C yr^(-1)(碳汇).目前,陆地碳汇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而热带地区表现为微弱的碳汇或碳源.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碳汇大小存在差异:森林是陆地碳汇的主体,灌丛、湿地生态系统和农田土壤整体表现出碳汇功能,但草地的碳源汇功能尚不明确.此外,荒漠生态系统可能起着碳汇功能,但其大小和形成机制尚存在争议.大气CO_(2)浓度上升、氮沉降、气候变化和土地覆盖变化等是影响陆地碳汇强度的主要因素,火灾、气溶胶等因素也影响其大小.不同区域陆地碳汇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北美和欧洲陆地碳汇主要是大气CO_(2)浓度上升和气候变化等因素所致;而在中国,除了上述全球变化要素外,植树造林、生态修复也是驱动其碳汇的重要因素.综合以往研究结果评估,目前我国陆地碳汇强度为0.20~0.25 Pg C yr^(-1),预计2060年可能处于0.15~0.52 Pg C yr^(-1)之间.未来研究需通过扩大生态系统调查与监测的范围、完善陆地生物圈模型等途径提升陆地碳汇的评估精度,量化各类措施对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影响,精准评估我国陆地碳汇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
杨元合石岳孙文娟孙文娟朱剑霄陈蕾伊王欣陈蕾伊王欣于凌飞赵淑清徐亢赵淑清沈海花朱江玲沈海花赵霞王襄平胡会峰赵霞王襄平胡会峰陈世苹朱彪黄玫唐志尧温学发方精云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全球变暖
气候变化对长江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气候变化已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影响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具有较大区域差异。长江流域无论在社会经济发展还是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本研究基于长江流域1981-2000年气象观测数据和...
苗茜黄玫
关键词:气候变化长江流域
文献传递
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固碳速率变化被引量:21
2014年
利用CBM-CFS3模型,结合森林资源相关数据,研究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固碳速率;并基于是否造林的两种假设情境,预测了未来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和固碳速率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5年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为133.94 Tg,碳密度为25.08 t·hm-2,其中,栎类的碳储量最大,刺槐碳储量最小;落叶松和阔叶林碳密度较大,油松、栎类和刺槐碳密度基本相当.全省森林植被碳密度呈东高西低的分布规律,辽东地区由于森林多为成熟林和过熟林,未来植被碳密度增加潜力不大,辽宁南部和北部的中幼龄林未来将成为植被碳密度增长的高值区.在假设未来不造林的情景下,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上升缓慢,固碳速率下降较快;在无林地造林情景下,全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固碳速率将明显提高.说明造林在增加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提高森林的固碳速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甄伟黄玫翟印礼陈珂龚亚珍
氮输入对中国东北地区土壤碳蓄积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通过沉降和施肥形式进入陆地生态系统的氮素持续增加,中国已经成为继欧洲和北美之后的第三大氮沉降区,同时也是最大的化肥消费国。氮输入与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系列过程都相互联系,碳循环及其格局也受到氮输入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氮输入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对土壤碳库产生影响已经成为全球变化和氮沉降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东北地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壤碳的变化不仅对于土壤肥力维持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区域碳收支具有重要影响。利用生态系统过程模型——CEVSA2模型,基于我国能源消费、施氮数据和降水数据生成了一套中国大气氮沉降的时空网格数据,结合大气CO_2浓度、气候、土地覆被、土壤类型和质地的时空数据,模拟评估了1961-2010年氮输入对中国东北地区土壤碳蓄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1961-2010年东北地区的平均氮沉降速率为1.00gNm^(-2)a^(-1),年增长率为0.047 gN m^(-2)a^(-1)。东北农田总氮输入速率达到5.78 gN m^(-2)a^(-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显著增加。(2)氮输入促进了东北地区土壤碳的蓄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的土壤碳密度平均增加了135 gC/m^2,50a氮输入共增加土壤碳蓄积0.16 PgC。(3)氮输入引起的东北地区土壤碳蓄积量的变化呈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土壤碳密度增加量超过了300 gC/m^2。(4)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碳密度对氮输入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农田土壤碳密度平均增加了230 gC/m^2,森林、灌丛和草地则分别增加了76、169 gC/m^2和89 gC/m^2。氮输入的空间差异和不同植被类型对氮输入响应的差异共同决定了东北地区土壤碳增加量的空间格局。通过本研究阐明了氮输入对东北农田土壤碳蓄积的影响,从而为农田生态系�
顾峰雪黄玫张远东李洁闫慧敏郭瑞钟秀丽
关键词:氮沉降施肥
多源遥感土地覆被产品在欧洲地区的一致性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土地覆被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对于全球变化、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卫星遥感是唯一能够快速获取大尺度区域土地覆被信息的方法。基于GLOBCOVER2005、GLOBCOVER2009、GLC2000、MODIS2000等4种全球卫星遥感土地覆被产品,研究其在欧洲地区的一致性。结果表明:① 4种产品对于欧洲土地覆被构成特征的刻画基本一致,即以耕地、林地为主,以草地、水体、灌丛等其他类型为辅;② 4种产品对耕地、林地识别的混淆程度最低、一致性最好,对草地、灌丛、裸地识别的混淆程度最高、一致性最差;③欧洲有75%的土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侧及北欧地区、中欧—东欧大平原及巴黎盆地等地区的一致性最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科拉半岛、伯朝拉河—新地岛、伊比利亚半岛以及伏尔加河流域下游等地区的一致性最差;④ 4种产品两两比较时,参考精度大致在38.56%-77.65%之间。GLOBCOVER2009/GLOBCOVER2005组合的参考精度最高,反映出土地覆被变化所引起的误差远小于不同制作机构、不同数据源、不同判读方法所引起的制作误差。
胡云锋张千力戴昭鑫黄玫闫慧敏
关键词:遥感土地覆被
一种评估陆地生态财富的算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陆地生态财富的算法,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直接生态财富EWD<Sub>i</Sub>;直接生态财富EWD<Sub>i</Sub>计算的是陆地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2)计算间接生态财富EWI<Sub>i<...
黄玫顾峰雪巩贺
文献传递
中国国家森林公园碳储量及固碳速率的时空动态被引量:28
2021年
森林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变化和维持碳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国家森林公园是森林保护的主要载体,探明其碳储量和固碳速率的变化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评估和可持续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生态系统过程模型CEVSA2模型,模拟了1982—2017年中国881处国家森林公园的碳密度、碳储量和固碳速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国家森林公园平均碳密度为255.18 t C·hm^(-2),高于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2017年,国家森林公园总碳储量为3.56 Pg C,占全国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11.0%~12.2%。1982—2017年国家森林公园平均固碳速率达到0.45 t C·hm^(-2)·a^(-1),各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固碳速率都在0.30 t C·hm^(-2)·a^(-1)以上。东北和西南地区国家森林公园的总碳储量最高。东北地区国家森林公园的土壤有机碳固碳速率最高,而华东和中南地区国家森林公园的植被碳固碳速率最高。国家森林公园面积占中国森林总面积的5.8%,在森林碳汇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准确评估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生长状况、固碳潜力和碳吸收特征,可为我国森林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体评估提供借鉴和参考。
李威黄玫张远东顾峰雪巩贺郭瑞钟秀丽严昌荣
关键词:国家森林公园碳密度碳储量
气候变化对土地覆被变化的 影响及其反馈模型被引量:70
2000年
气候变化对土地覆被变化影响及其反馈模型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土地覆被季相变化 的时空差异性;中国土地覆被特征参数NDVI年际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中国气候-植被判 别模型;气候-土地覆被变化的神经网络建模及土地覆被的气候预测;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LUCC)对气候影响的反馈机制和LUCC对中国土壤碳库的可能影响;土地覆被变化对气候影 响的反馈数值实验。
李克让陈育峰黄玫李晓兵叶卓佳
关键词:气候变化土地覆被变化NDVI
土地覆被的气候预测模型被引量:5
2000年
在全国挑选了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华南、西北、新疆和西藏8个试验区,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和逐步回归方法,应用温度、降水对植被指数进行预报(气候因子超前土地覆盖特征量24个月)。试报结果表明:在对植被指数的预报上,人工神经网络优于逐步回归。同时尝试性的将神经网络预报方法与逐步回归方法结合起来作预报,即应用逐步回归挑选出来的预报因子作为神经网络的外部输入精选因子,进行神经网络模拟预报。研究表明,对神经网络的预报因子进行精选,可事先排除一些干扰信息,对提高神经网络的预报准确率有所帮助。
黄玫李克让李晓兵陈育峰
关键词:土地覆被植被指数人工神经网络
土地覆被对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实验被引量:13
2000年
使用中尺度生态气象模式,并与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相结合,研究在不同的地形(平坦地形和复杂地形),不同天气背景(地转风为 0.5m/s和 5m/s,大气比湿分别为 0.9, 0.8,0.7)条件下,中纬度半干旱地区陆面变化对中尺度大气边界层结构和气候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在部分的裸壤地区为植物覆盖时,其下土壤将变得比其附近的干燥的裸壤湿润。在植物上空大气边界层内的温度比其附近的裸壤地区偏低,而大气湿度增加。由此,一个中尺度的水平气压扰动将产生,以适应热力场的扰动。在没有地转风的影响下,在该气压扰动的作用下,在大气边界层内,将产生从植物地区流向裸壤地区的植物风环流。陆面状况的变化引起风场、温度场和湿度场的扰动以及积云对流降水,将随地转风、大气背景湿度和陆面变化的程度而改变。在地形复杂地区,在不同的位置产生和发展植物风环流与山谷风环流的相互作用,可导致不同形式的气候变化。
叶卓佳李克让黄玫
关键词:土地覆被数值模拟中尺度环流气候变化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