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桂林

作品数:26 被引量:451H指数:10
供职机构: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湿地
  • 3篇生态
  • 2篇植物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土壤
  • 1篇动机
  • 1篇动态监测
  • 1篇药用
  • 1篇药用植物
  • 1篇宜林地
  • 1篇郁闭
  • 1篇郁闭度
  • 1篇造林
  • 1篇造林地
  • 1篇植物保护
  • 1篇中国湿地
  • 1篇森林公园
  • 1篇森林土
  • 1篇森林土壤

机构

  • 13篇国家林业局
  • 5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青海省工程咨...
  • 1篇中国国际工程...

作者

  • 15篇黄桂林
  • 4篇唐小平
  • 4篇侯盟
  • 3篇廖成章
  • 3篇崔雪晴
  • 3篇卓凌
  • 1篇何平
  • 1篇任建武
  • 1篇张阳武
  • 1篇马仁萍
  • 1篇鲍达明
  • 1篇张明祥
  • 1篇耿玉清
  • 1篇徐明
  • 1篇赵峰侠
  • 1篇周红娟
  • 1篇杨英
  • 1篇赵恒毅
  • 1篇王隆富
  • 1篇张玉钧

传媒

  • 4篇林业资源管理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湿地科学
  • 1篇中国城市林业
  • 1篇2013三北...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199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之浅析
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规划》实施之际,采用适应性管理理念和GIS分析、生态评估等技术方法,优化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边界范围与功能区,这对于协调好三江源区的保护与发展,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唐小平廖成章黄桂林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估
北京西山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2014-12-2015-11,利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监测试点站3台逐分钟固定自动监测设备的数据,分析了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特征,以及其与温度、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日均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为804个/cm^3;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其变化规律符合正弦函数(R^2=0.895),清晨5:00-6:00为高值区,中午12:00-13:00为低值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与主要气象因素关系密切,与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随温度变化的平均变化率为46.56个/(cm^3·℃),与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湿度变化的平均变化率为18.70个/(cm^3·%)。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改进空气负(氧)离子观测方法和指导人们日常生活提供参考。
卓凌廖成章黄桂林马尚宇
青海省生态区划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基于定量化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通过对青海省生态环境空间特征的差异性分析,将青海省划分为5个生态一级区和36个生态二级区。研究结果可以明确各生态区、生态亚区的主体生态系统服务和定制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以及资源合理利用和工农业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二级区划提供思路和方法。
侯盟黄桂林崔雪晴唐小平卓凌徐生旺卢琳琳
关键词:生态环境状况生态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区划
中国湿地分类系统的研究被引量:196
2003年
在分析研究当前国际上一些主要湿地分类系统,总结国内湿地资源清查中有关湿地分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湿地资源清查数据管理的需要,提出了中国湿地分级式分类系统。该系统共为6级,第1级根据成因将全国湿地生态系统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第2级共分为9类,第3级共分为16类,第4级为基本级,共分为41类,其中天然湿地29类,人工湿地12类。对一些类型复杂的湿地,该系统还提出了第5级、第6级的分类。该系统将可尝试用于全国、流域、省区、地市等不同规模和层次湿地资源清查中的湿地分类。克服了一些分类方法中类型不全、彼此独立而导致资源调查和监测中数据不能有效利用的缺点,使任何一个规模和层次的资源数据可以和更高层次接轨,提高湿地资源数据的利用率。
唐小平黄桂林
关键词:湿地生态平衡
森林城市特色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江西萍乡市为例被引量:7
2016年
运用创新思维,以城市自然特点、资源环境状况、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为基础,通过聚焦多元化的生态空间、生态公共服务供给、森林城市的文化标识等,阐述森林城市的特色化建设。文章以江西省萍乡市森林城市建设为例,探讨以文化为引领,服务城市居民,带动乡村发展的萍乡森林城市特色。将萍乡星罗棋布的自然遗产地作为"火种",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文化要素,铺展市域森林旅游与休闲林业等绿色产业;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进行森林生态布局,从外围山体到城乡结合部,再到城区,一波一波排浪式向城区推进建设,形成"森林包围城市之势";阐述了萍乡森林文化遗产传承与培育。
张燕黄桂林班勇
关键词:城乡统筹红色文化城市生态
青海省6个主要树种适宜造林地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森林调查数据、土壤质地数据、地理属性数据和气候数据,采用最大熵生态位模型(MaxEnt)模拟了青海省青海云杉、川西云杉、祁连圆柏、青杨、金露梅和沙棘这6种青海主要的造林树种的适宜分布范围,并结合当前林业相关政策提取出青海适宜造林的区域。模拟结果中,6个树种的最大熵拟合结果精度都较好(AUC=0.86~0.99)。经分析发现,假设以上6树种在现有农田(坡度>25°)和荒地中造林,则青海省可造林的区域面积为549.25hm^2,占全省面积的0.01‰,占已有林地面积的0.49‰,主要分布在德令哈、都兰、共和、贵南、囊谦、班玛以及海东市和西宁市的部分地区。
崔雪晴马红萍黄桂林侯盟徐明郑国强崔北祥卓凌廖成章
关键词:宜林地最大熵模型生态位
青海三江源区湿地状况及保护对策
然湿地分布的特性以及保护整体性角度出发,将三江源区范围确定为青海省内的长江流域全部、西南诸河的澜沧江二级流域全部以及黄河流域的龙羊峡以上二级流域组成的一个连续区域.统计计算了三江源区内面积≥100 hm2的湿地类型、面积...
黄桂林
关键词:自然湿地资源保护
青海小泊湖区沼泽化草甸、草甸和沙地的土壤酶活性被引量:14
2016年
为了探讨与高寒区沼泽化草甸及由其退化的草甸、沙地土壤中的有机碳、氮和磷转化相关的酶活性的变化机制,在青海湖流域小泊湖区的沼泽化草甸、草甸和沙地中,分别采集0~10 cm、10~20 cm和20~3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比较不同采样地土壤的理化性质、7种水解酶和酚氧化酶活性的差异,并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对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沼泽化草甸相比,草甸土壤β-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酶、几丁质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甘氨酸氨基肽酶的酶活性分别下降了44.6%、47.1%、35.7%、66.9%和82.5%;相应的沙地土壤酶活性则分别下降了91.3%、79.4%、76.2%、79.1%和94.7%;草甸土壤酚氧化酶活性很高;各采样地土壤β-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酶、几丁质酶活性与水溶性有机碳、氮含量显著相关,土壤含水量和水溶性有机碳、氮含量能够解释不同采样地土壤肽酶活性的差异,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能够解释不同采样地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差异;土壤含水量、p H和水溶性有机碳对酚氧化酶活性影响显著。与沼泽化草甸土壤相比,草甸和沙地土壤中与碳、氮转化相关的水解酶的活性明显降低。
杨英耿玉清黄桂林赵恒毅周红娟
关键词:土壤酶草甸沙地水解酶活性酚氧化酶活性
中国河口湿地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72
2006年
河口湿地由于其发育和形成过程较为特殊,加上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以及重要的经济地位,已成为我国湿地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本文在分析中国河口湿地分布与特征的基础上,从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河口湿地生态过程及动态变化、河口湿地的形成和发育机制、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及动态演变、河口湿地恢复与重建、河口湿地的人地关系、河口湿地与全球变化、河口湿地评价以及数字河口湿地建设等方面总结了我国河口湿地研究现状.尽管中国河口湿地研究的方向和成果已经比较丰富,但与国外相比,在技术和理念上还存在一定差距.结合国外河口湿地研究的最新动态,提出了中国河口湿地未来研究的4个重要方向河口湿地的人地关系、河口湿地的恢复和重建、河口湿地与全球变化以及河口湿地综合信息系统建设.
黄桂林何平侯盟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湿地恢复
青海省森林土壤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青海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气候数据、通量塔数据、遥感数据,通过Biome-BGC模型对1998—2012年青海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水循环和养分循环进行模拟计算,并利用2012—2013年监测所得的森林样地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土壤实际含水率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得到1998—2012年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固碳、水资源及蒸散量。根据模型结果选择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2年4个年度对青海省森林土壤的固碳功能、保水功能和提供营养3项生态服务的价值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2000—2012年的12年期间,青海森林土壤所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年均为8 442 287.22万元,且以年均0.25%的趋势递增。森林土壤固碳功能所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为总服务价值的98.37%,但是,森林土壤保水和提供营养功能的价值不足总服务价值的2%。枯落物层固碳量的增加是森林土壤固碳服务价值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森林土壤中应注重森林凋落物层的保护。
黄桂林刘晶侯盟崔雪晴徐生旺
关键词:森林土壤土壤固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