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广振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关节
  • 5篇关节镜
  • 2篇盘状半月板
  • 2篇盘状半月板损...
  • 2篇半月板
  • 2篇半月板损伤
  • 1篇单髁
  • 1篇单髁置换
  • 1篇单髁置换术
  • 1篇支持带
  • 1篇植入
  • 1篇植入物
  • 1篇置换术
  • 1篇韧带
  • 1篇石膏
  • 1篇石膏外固定
  • 1篇术后
  • 1篇术后临床观察
  • 1篇术前
  • 1篇术前MRI

机构

  • 5篇河南大学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6篇黄遂柱
  • 6篇黄广振
  • 3篇黄兴国
  • 3篇刘立强
  • 1篇赵甲军
  • 1篇刘立强
  • 1篇侯玉科
  • 1篇王栋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17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经关节镜个体化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个体化单束解剖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9月行关节镜下个体化单束解剖重建ACL手术患者60例,术后2、3、6、12、18个月定期随访。对膝关节稳定性、活动度、股四头肌肌力、步态、患者自感满意度、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等数据收集,对其数据进行客观评价。结果60例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肌力、步态均可早期恢复正常。随访结束时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48.4:tz8.7)分提高至(92.2±2.4)分,Tegner评分由术前的2~4分提高至6~8分,膝关节运动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单束解剖重建ACL能更精确地寻找ACL股、胫骨原足迹点,可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剖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疗效满意。
黄广振黄遂柱赵甲军侯玉科
关键词:关节镜前交叉韧带个体化
膝单髁置换术前MRI测量在预测胫骨假体型号中的价值
2023年
目的 对中原地区膝骨关节炎手术患者使用牛津第3代膝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胫骨假体大小进行相关研究,分析选择不同假体型号的影响因素,采用MRI影像测量方法在术前预测胫骨假体型号,为膝单髁置换术前预估假体大小、选用型号准确的单髁假体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7月采用Oxford UKA治疗的10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73例;年龄54~87岁,平均(64.91±6.59)岁。统计UKA假体中胫骨假体的尺寸分布情况;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左/右侧、身高、体重及BMI指数等,根据资料筛选出胫骨假体型号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MRI影像学测量方法在术前预测胫骨假体型号的准确性。结果 胫骨假体型号中AA号假体占3.9%,A号假体占16.7%,B号假体占45.1%,C号假体占19.7%,D号假体占13.7%,E号假体占0.9%。性别、身高(女性)和BMI对胫骨假体型号大小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左/右侧对胫骨假体型号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原地区人群UKA胫骨假体分布不同于欧美人群。性别、身高(女性)和BMI是影响胫骨假体型号大小的重要因素,本次研究中提出的术前MRI影像测量方法可为术前准确判断胫骨假体型号提供有力的指导,辅助选择个体化手术方案。
王栋黄广振张春琪康可韩春鸣黄遂柱
关键词:植入物术前测量
急性髌骨脱位应用关节镜下髌骨内侧支持带缝合对比保守石膏外固定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急性髌骨脱位应用关节镜下髌骨内侧支持带缝合对比保守石膏外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确诊并初治的82例闭合性髌骨脱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人。对照组在实施闭合髌骨手法复位后立即实施石膏伸膝外固定治疗,研究组在入院后即可实施闭合髌骨手法复位。复位后择期实施关节镜下缝线髌骨内侧支持带缝合术。随访1年,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髌骨倾斜角及髌骨Kujala评分及治疗后髌骨恐惧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髌骨倾斜角及髌骨Kujal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髌骨倾斜角比治疗前显著更大(P<0.05),研究组髌骨倾斜角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髌骨倾斜角及髌骨Kujal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髌骨恐惧症发生率为19.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7.56%(P<0.05)。结论急性髌骨脱位应用关节镜下髌骨内侧支持带缝合对比保守石膏外固定可显著固定髌骨,遏制髌骨脱位复发。
刘立强黄遂柱牛小育黄兴国黄广振
关键词:髌骨脱位关节镜石膏外固定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关节功能活动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关节功能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月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71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关节镜下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不同时间段关节活动度,并统计两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3.33%(30/36),高于对照组60.00%(21/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1/36),低于对照组22.86%(8/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刘立强黄遂柱牛小育黄兴国黄广振
关键词: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盘状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缝合术后短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外侧盘状半月板缝合术后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4年1月~2015年3月,共完成关节镜下的DLM手术35例病人36个膝关节,20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年龄7岁~62岁,平均19.2岁,均为外侧盘状半月板...
黄遂柱牛小育黄广振刘立强
关键词:外侧盘状半月板缝合术关节镜
关节镜下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临床干预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分析关节镜下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将收治的88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实施桡骨茎突骨纤维管关节镜下扩大术。对照组实施桡骨茎突腱鞘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1个月的疼痛评分和肿胀评分。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复发情况。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1个月均显著呈阶梯式下降(P<0.05),研究组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肿胀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1个月均显著呈阶梯式下降(P<0.05),两组肿胀评分下降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随访期内均无腱鞘炎复发病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给予关节镜下治疗不但疗效确切,而且手术创伤更小,患者术后肌腱恢复更好,无复发。
刘立强黄遂柱牛小育黄兴国黄广振
关键词: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