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姣

作品数:15 被引量:281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创新方法工作专项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区划
  • 3篇生态
  • 3篇自然区
  • 3篇自然区划
  • 3篇综合自然区划
  • 3篇网络
  • 3篇基于GIS
  • 3篇SOFM网络
  • 3篇GIS
  • 3篇城市
  • 2篇都市
  • 2篇都市区
  • 2篇生态系统
  • 2篇农业
  • 2篇农业多功能
  • 2篇农业多功能性
  • 2篇京津
  • 2篇京津冀
  • 2篇古环境
  • 2篇城市群

机构

  • 15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土地勘测...
  • 1篇邢台学院

作者

  • 15篇黄姣
  • 11篇李双成
  • 4篇高阳
  • 1篇高江波
  • 1篇成淑敏
  • 1篇蔡运龙
  • 1篇邵晓梅
  • 1篇蒙吉军
  • 1篇靳毅
  • 1篇冯喆
  • 1篇张衍毓
  • 1篇赵志强
  • 1篇王羊
  • 1篇杨卓翔

传媒

  • 3篇地理研究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教育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地理学核心问...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都市区农业多功能性演变特征综述被引量:16
2018年
中国学者已就农业多功能性和城镇化对都市区农业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缺乏采用农业多功能性范式对都市区农业变化与响应作出的系统性探讨。论文基于中国相关文献的检索分析,梳理了都市区农业多功能性的概念框架和评价指标,以期为构建系统性研究框架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都市区农业多功能性和农业模式的变化。结果表明,城镇化使都市区农业的主要功能类型和不同功能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不同社会主体积极适应城镇化的行为形成了七种主要的农业模式,都市区农业总体趋于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兼具的综合性多功能农业系统。最后,展望了都市区农业多功能发展的未来研究方向,希望深化中国农业多功能性研究,并推动都市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黄姣李双成
关键词:城镇化都市区农业多功能性
基于能值分析及小波变换的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研究——以深圳市为例被引量:15
2011年
深圳市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典型区域,其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0年间发生了较大改变。本文运用能值理论,对深圳市1979年-2008年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资源流、货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等进行核算,利用小波变换分解环境负载率(ELR)时间序列,并对比M-K法分析结果,测度环境负载率突变时间点及其与影响因子间协同关系。结果表明:深圳市1979年-2008年生态经济系统流入能值增加,能值产出下降,可持续发展指数大幅下降,环境负载率不断升高。M-K法验证小波变换结果与Morlet小波作为母函数的小波变换结果基本一致,环境负载率存在3年和13年的特征时间尺度,且3年特征时间尺度下波动幅度小于13年尺度,但两者突变年份基本一致,1994年为最显著突变点。政策扶持、开放的贸易形势、高外部资源依赖是深圳市环境负载率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高阳黄姣王羊冯喆李双成
关键词:能值分析小波变换
基于生态-经济权衡的京津冀城市群土地利用优化配置被引量:43
2019年
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权衡关系,并利用该权衡关系协调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是解决城市群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已成为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论文针对京津冀城市群生态友好型协同发展的需求,设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化和经济价值最大化2种优化目标,每种目标下再设置"生态保护""统筹兼顾""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4种土地利用情景,采用CLUE-S模型模拟2025年京津冀城市群在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空间配置格局,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经济价值在不同目标的各种情景下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相比2015年,2025年在不同目标不同情景下,各类土地利用面积的数量变化和空间格局均有较大不同,且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下不同情景的土地利用配置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生态目标生态保护情景下最大,为14423.58亿元;而经济价值则在经济目标经济发展情景下最大,为96771.49亿元。从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上来看,生态用地中林地与草地的增加多出现在坝上高原和燕山与太行山山地,水体的增加则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研究认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间存在权衡关系,基于生态-经济权衡的土地利用优化研究结果对未来京津冀城市群生态实践工作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马冰滢黄姣李双成
关键词:CLUE-S模型京津冀城市群
京津冀及江浙沪经济圈生态足迹比较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1996~2008年京津冀和江浙沪经济圈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将两大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做了相应的对比。结果表明:京津冀经济圈的人均生态足迹高于江浙沪经济圈,其中江浙沪经济圈的生态足迹增长速度相对较高;两大经济圈人均生态承载力在1998年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后基本保持不变;两大经济圈1996~2008年均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且呈现逐年增加态势,经济圈内核心城市人均生态赤字远高于同区域的省份,京津冀经济圈大部分年份人均生态赤字高于江浙沪经济圈;北京、天津、上海3大核心城市的各项生态足迹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天津市和上海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赤字两项指标均高于北京市,且历年上海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平均要高出天津市14%以上,人均生态赤字高出天津市27.9%。未来经济圈的发展需要发挥其经济优势,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使地区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
成淑敏高阳黄姣杨卓翔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京津冀江浙沪
不同生态恢复方式下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恢复效果的整合分析被引量:21
2017年
全球范围内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减少使人类社会面临巨大的威胁,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的基础。生态恢复工程对退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修复,对于缓解人类环境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长期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形成了多种生态恢复措施:(1)单纯基于生态系统自我设计的自然恢复方式,(2)人为设计对环境条件进行干预,反馈影响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3)人为设计对目标种群和生态系统进行直接干预和重建。这3类恢复方式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定向的影响生态系统的恢复进程,反映了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低度、中度和高度介入。哪种恢复方式和介入程度能够实现更好的恢复效果,是生态恢复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但到目前为止,虽广有争议,却无定量的分析和结论。针对这个空白,通过对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中生态恢复相关文献的整合分析,基于数学统计的方法定量比较在不同条件下低度介入(自然恢复)、中度介入(环境干预)和高度介入(直接干预)3种恢复方式对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效果。论文从4个方面展开研究:(1)低度、中度、高度介入生态恢复方式的划分,(2)比较3大类介入方式对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恢复效果的差异,(3)不同气候条件、生态系统类型和恢复时间等背景因素的影响,(4)生物多样性恢复和生态系统服务恢复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生态恢复方式的适用条件,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恢复相互关系的作用,对生态恢复实践中恢复方式的选择有指导作用。对未来的研究也有启示意义,如针对特定生态系统服务或具体研究问题进一步探索低度、中度和高度介入生态恢复方式的作用规律和机制;将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生态系统的受损程度等因素纳入生态恢复方式的考察,以最优化生态恢�
吴舒尧黄姣李双成
关键词:生态恢复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
基于GIS与SOFM网络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
综合自然区划一直是中国地理学界的研究核心和热点之一,已有大量的区划方案应用于指导社会生产实践或教学活动中。已有的区划工作主要是基于传统地域划分研究范式,大多采用专家经验集成方法和技术。不可否认,专家经验与知识的主观性和个...
黄姣
关键词:综合自然区划GISSOFM网络古环境
文献传递
基于GIS与SOFM网络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被引量:39
2011年
综合自然区划一直是中国地理学界的研究核心和热点之一,已有大量的区划方案应用于指导社会生产实践或教学活动中。已有的区划工作主要是基于传统地域划分研究范式,大多采用专家经验集成方法和技术。专家经验与知识的主观性和个体差异性会对区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产生影响。为了弥补传统区划范式的不足,丰富区划的方法与途径,本文探讨了自组织映射网络(SOFM)在综合自然区划研究中的应用。在GIS技术支持下,秉承传统区划的研究成果,采用温度带、干湿地区和自然区的三级单位系统,分别选取相应的温度指标、水分指标和地形、植被指标,构建和运行不同层次的SOFM网络,将中国陆地区域划分为8个温度带,17个干湿地区和43个自然区,并将区划方案与传统区划方案进行了对比和检验。结果表明,使用基于GIS平台的SOFM网络进行综合自然区划具有划分层次明显、区域分割清晰、客观性强等优点,是对传统区划方法的有力补充和拓展。
黄姣高阳赵志强李双成
关键词:综合自然区划GISSOFM网络
区域生态补偿与土地生态安全被引量:12
2011年
研究目的:划定中国土地生态补偿分区方案,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格局空间统计分析与生态地理区划。研究结果:中国土地生态安全表现为下降趋势,西部地区为高生态安全区,东部地区为低生态安全区,是生态服务功能空间传递的受益区,可将中国划分为生态补偿受体区(主要分布于西部)和生态补偿主体区(主要分布于东部)两个一级大区。研究结论:设立全国性的土地生态补偿专门机构,构建土地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建立科学高效的土地生态补偿监管体系,完善土地生态补偿的政策导引。
李双成黄姣邵晓梅张衍毓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区域生态补偿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研究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被引量:61
2010年
依据自然地带性和区域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区划历来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它不仅是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可为拟定和实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生态与环境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本文在简要回顾国内外自然地理区划研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近年来自然地理区划研究工作的特点:区划要素类型多样、自然综合区划"生态化"明显、区划空间单元及其尺度系列完整、区划技术方法鲜有创新、区划方法论有所重视、区划方案应用指向进一步强化。分析了当前自然地理区划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学术问题:认识论研究欠缺、方法论研究薄弱。最后,对自然地理区划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持续增加的国家需求、不断规范化的区划工作,并提出了地理区划的几个发展趋势。
高江波黄姣李双成蔡运龙
关键词:自然地理区划
公众环境意识及行为的初步调查被引量:6
2007年
本次调查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境伦理体系构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工作的一部分,旨在调查公众环境意识现状,为环境教育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黄姣李双成
关键词:公众环境意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教育政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