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玉杰

作品数:42 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土壤
  • 5篇水特征曲线
  • 5篇花岗岩
  • 4篇水土
  • 4篇土壤侵蚀
  • 4篇土水特征曲线
  • 4篇团聚体
  • 4篇泥沙
  • 4篇红壤
  • 4篇干湿循环
  • 3篇育苗基质
  • 3篇水土保持
  • 3篇土壤水
  • 3篇抗剪
  • 3篇抗剪强度
  • 3篇基质
  • 3篇干湿交替
  • 3篇崩岗侵蚀
  • 2篇冻干
  • 2篇端面

机构

  • 4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电建集团...
  • 2篇中国电力工程...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三峡建设...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湖北省电力勘...

作者

  • 42篇魏玉杰
  • 19篇蔡崇法
  • 7篇吴新亮
  • 5篇赵竹青
  • 5篇刘新伟
  • 5篇夏金文
  • 3篇丁树文
  • 2篇杨伟
  • 2篇张勇
  • 2篇李雪垠
  • 1篇郭忠录
  • 1篇马仁明
  • 1篇李斌
  • 1篇李晶
  • 1篇李朝霞
  • 1篇王杰
  • 1篇王迪
  • 1篇王军光
  • 1篇王秋霞
  • 1篇张友辉

传媒

  • 4篇土壤学报
  • 4篇人民长江
  • 4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创新创业理论...
  • 1篇土壤与作物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 1篇第二届海峡两...

年份

  • 2篇2025
  • 6篇2024
  • 7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蜡封-容量瓶法测定土壤团聚体孔隙度被引量:1
2014年
在已有蜡封法的基础上,借鉴测定土粒密度的方法,提出了测定土壤团聚体孔隙度的新方法———蜡封-容量瓶法。该方法对实验装置要求较低,易于操作,结果准确,适合小团聚体(7~2 mm)孔隙度的测定。
吴新亮魏玉杰闫露马仁明张友辉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孔隙度
花岗岩风化岩土体力学参数的试验研究与稳定性数值模拟
土壤侵蚀是我国南方花岗岩地区地力退化的重要因素。花岗岩风化壳受风化程度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剖面非均质性,并形成了独特的侵蚀地貌-崩岗。传统的土壤侵蚀无法全面对崩岗侵蚀的形成和演替进行解释,且鲜有研究从岩土力学的角度对土壤侵蚀...
魏玉杰
关键词:崩岗侵蚀稳定性
崩岗不同土层土壤水力学特性差异性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为研究崩岗不同土层土壤水力学特性的差异性,采用离心法测定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筛选出适合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拟合模型,结合统计模型,推求土壤的当量孔径分布、比水容量、非饱和导水率和扩散率,分析崩岗不同土层土壤水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崩岗土层从红土层到砂土层的变化过程中,土壤质地由黏土向砂土变化;Fredlund&Xing模型对崩岗土壤土水特征曲线拟合效果最好;参数θs、α、n随着质地变黏重逐渐减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的持水性能降低;土壤比水容量、非饱和导水率和扩散率受土壤质地和基质吸力的共同影响。在低吸力阶段,3个指标随基质吸力变化比较平缓,砂土层土壤比水容量和非饱和导水率最大,扩散率最小;而在高吸力阶段,砂土层土壤的这些指标降低较快,且低于其他土层,各层土壤间导水率和扩散率差异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加而增大。
辜婧瑶阳邦戈魏玉杰蔡崇法
关键词:土壤质地土壤水力参数
干湿循环强度与频度对花岗岩红壤孔隙分布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为探明干湿循环频度与强度对花岗岩红壤孔隙分布的影响,该研究通过测定不同干湿循环条件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计算孔隙分布,并采用孔隙分形维数量化干湿循环效应对土壤孔隙结构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循环对<0.2μm、>3~15μm和>57μm三类当量孔隙产生了显著影响。孔隙结构的再分布主要集中于前4次干湿交替之中,其后干湿交替的影响效应随着频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随着强度增强,非活性孔隙(<0.2μm)和中孔隙(0.2~30μm)逐渐发育成大孔隙(>30μm)。同时,干湿循环强度对大孔隙(>30μm)影响显著(P<0.05),贡献率达65.2%,而干湿循环频度对非活性孔隙(<0.2μm)影响显著(P<0.05),贡献率达91.9%。此外,土样孔隙分形维数D经干湿循环后逐渐减小,且与强度呈负相关(R2=0.868),表明孔隙结构向大孔隙均质化方向发展。研究结果说明季节性降雨干旱引发的干湿循环效应主要影响大孔隙的生成,增强了土体的均质性和导水能力,加剧了岩土体失稳崩塌的风险。
张光辉魏玉杰周小荃陈新辜婧瑶蔡崇法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花岗岩干湿循环孔隙分布
谷朊粉及共存多糖对冻干苹果粉吸湿抑制作用的研究与应用
苹果粉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的食品配料,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易发生吸湿、结块、潮解的现象,是该类食品配料亟待解决的行业难题。本研究通过在苹果浆中加入谷朊粉制备冻干苹果粉,考察了谷朊粉添加对冻干苹果...
魏玉杰
关键词:谷朊粉乙基纤维素吸湿特性
一种干湿交替条件下的水库边坡侵蚀阻控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湿交替条件下的水库边坡侵蚀阻控方法,属于生态治理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于消落带淹水区种植菹草和菖蒲,于消落带干湿交替区种植芦苇和疏花水柏枝,于消落带径流缓冲区种植狗牙根、桑树和花椒。本发明优...
张澍魏玉杰刘政张勇张歆戴中山
一种团聚体抗张强度与贯入阻力联合测定仪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测定领域,提供一种团聚体抗张强度与贯入阻力联合测定仪,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竖直支撑杆和架设于竖直支撑杆上的横梁,底座中部设有可调节高度的样品台,所述横梁上竖直向下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
魏玉杰吴新亮夏金文李雪垠蔡崇法杨伟佘力李梦雨王杰
文献传递
我国南方典型红壤区景观格局对崩岗侵蚀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崩岗是地质构造、地貌条件、气象水文、植被、人类活动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复合侵蚀地貌,崩岗的形成与发展已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方式、优化景观格局是防治红壤区崩岗侵蚀的重要手段。如何从斑块类型水平揭示景观格局与崩岗侵蚀的关系,对于控制崩岗侵蚀、提高生态环境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运用ArcGIS水文分析工具和DEM数据将该区域划分为53个子流域,以崩岗面积与密度为响应变量,景观格局指数为解释变量,采用冗余分析(RDA)法和通径分析法,从斑块类型水平探讨景观格局指数与崩岗面积与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崩岗侵蚀的景观格局指数主要由土地利用类型决定,其中林地的景观格局指数对崩岗特征的解释度最高(63.82%),其次为耕地(49.19%)和建设用地(42.01%);耕地景观类型面积、林地聚集度、建设用地景观形状指数和林地斑块连接度4个指标显著影响崩岗特征,对崩岗特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51.5%、26.9%、9.2%和6.1%,且4个指标对崩岗特征的累积解释度达到66.2%;通径分析发现耕地景观类型面积、林地斑块连接度、林地边缘密度、林地斑块类型面积百分比和建设用地边缘密度的综合作用对崩岗面积变化和密度变化的解释程度分别为71%和85%,其中耕地景观类型面积和林地斑块类型面积百分比对崩岗面积和崩岗密度的影响最大,通径系数分别是0.499、-0.440和0.608、-0.342。总体而言,科学合理的规划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提升景观类型整体生态效应,对抑制崩岗侵蚀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对于科学规划土地利用、控制红壤区崩岗侵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蔡源远崔婷婷刘政魏玉杰
关键词:土壤侵蚀土地利用子流域
耕地撂荒对土壤结构及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目前我国耕地撂荒现象严重,为了探究耕地撂荒前后土壤质量的变化,选用耕地和撂荒地的表层(0~15 cm)和表下层(15~3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湿筛法和土壤有机碳分组法,从土壤的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特性2方面来研究土壤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表层土壤中,撂荒地土壤中>0.25 mm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WAS)显著高于耕地土壤(P<0.05),而在表下层土壤中团聚体稳定性差异较小;2)土壤有机碳(SOC)的含量与团聚体稳定性呈正相关关系,变化规律一致;3)SOC的分组研究发现,SOC主要储存于大团聚体中(>60%),且主要以不溶性胡敏素(HMr)的形式储存(>60%);4)撂荒地土壤中稳定性较高的胡敏素(HM)的比例(67%和69%)较低,而稳定性较差的大团聚体中SOC的比例(76%和65%)较高。由此可知,撂荒地土壤中SOC的含量虽高,但稳定性较差,为避免撂荒地再次利用时土壤有机碳的减少和土壤结构的恶化,在后续研究中需确定撂荒地土壤有机碳恢复至稳定状态的时间。
曾茹冰黄渐佳魏玉杰王迪王迪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碳固定红壤
水土保持自动监测设备现状及新设备研发被引量:2
2022年
为准确掌握当前水土保持监测设备应用现状,解决水土保持监测设备普遍存在的成果转化率低、自动化程度低、价格高、管护需求高、研究与实践脱节等实际问题,通过CiteSpace知识图谱和大量的试验研究,对当前水土保持自动监测设备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汇总分析。介绍了研制的径流泥沙自动监测设备和土壤侵蚀自动监测设备,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两种设备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新研制的径流泥沙自动监测设备测定的泥沙量值与真实值相对误差在7.8%以内,测试的径流量与真实值相对误差在4.1%以内,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新研制的土壤侵蚀监测设备剔除了土壤表层积水和坡面径流造成的较大测量误差,精度在0.3 cm以内。这两种设备结构简单、造价较低、具有较强的推广前景。
张勇李仁华姚赫陈洋王秋霞魏玉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