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晓成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7篇离子渗
  • 4篇渗氮
  • 4篇离子渗氮
  • 4篇摩擦学
  • 4篇摩擦学性能
  • 4篇
  • 3篇低温离子
  • 3篇低温离子渗硫
  • 3篇渗硫
  • 3篇离子渗硫
  • 3篇金刚石膜
  • 3篇类金刚石
  • 3篇类金刚石膜
  • 2篇等离子
  • 2篇等离子渗氮
  • 2篇润滑
  • 2篇添加剂
  • 2篇二烷基二硫代...
  • 2篇DLC
  • 2篇GCR15钢

机构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清华大学

作者

  • 7篇高晓成
  • 5篇岳文
  • 4篇王成彪
  • 4篇刘家浚
  • 3篇王松
  • 2篇李星亮
  • 1篇卜宏利
  • 1篇付志强

传媒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青年摩擦学者...

年份

  • 5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掺钨类金刚石膜离子渗硫后的微观结构与摩擦学性能被引量:4
2012年
探讨了掺钨类金刚石(W-DLC)膜沉积及离子渗硫两步合成DLC和WS2复合固体润滑膜的新方法。利用低温离子渗硫技术对4种钨含量的W-DLC膜进行离子渗硫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俄歇扫描探针(SA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仪(Raman),纳米硬度计(Nano-indenter)和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渗硫处理后W-DLC膜的微观结构与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渗硫处理使W-DLC膜中生成了WS2,促进了DLC膜的石墨化,并降低了其纳米硬度;随钨含量增加,渗硫处理的W-DLC膜纳米硬度逐渐升高,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逐渐减小,渗硫后的27.7%W-DLC膜表现出最优异的摩擦学性能。
岳文高晓成王松付志强王成彪刘家浚
关键词:低温离子渗硫固体润滑膜摩擦学性能
离子渗氮GCr15钢对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成膜机理影响研究
本文对比研究了等离子渗氮GCr15钢与GCr15钢基材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的成膜机理。利用脉冲直流等离子体对GCr15钢进行离子渗氮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离子渗氮表面成分,并且测量了渗氮前后的表面硬度值,在...
高晓成岳文王成彪李星亮孙雪洁刘家浚
关键词:等离子渗氮ZDDP成膜机理
文献传递
WS<sub>2</sub>/W-DLC复合固体润滑薄膜的制备与组织性能研究
本论文以改善掺钨类金刚石(W-DLC)膜的摩擦学性能为出发点,以多层膜技术为主导,利用复合沉积技术结合低温离子渗硫技术制备了含氢和无氢的WS2/W-DLC复合固体润滑薄膜。在MS-T3000球盘摩擦磨损实验机上对比研究了...
高晓成
关键词:低温离子渗硫摩擦学性能
WS2/W-DLC复合固体润滑薄膜的制备与组织性能研究
本论文以改善掺钨类金刚石(W-DLC)膜的摩擦学性能为出发点,以多层膜技术为主导,利用复合沉积技术结合低温离子渗硫技术制备了含氢和无氢的WS2/W-DLC复合固体润滑薄膜。在MS-T3000球盘摩擦磨损实验机上对比研究了...
高晓成
关键词:低温离子渗硫摩擦学性能
文献传递
含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润滑下等离子渗氮钢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本文对比研究了等离子渗氮GCr15钢与GCr15钢基材在含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润滑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脉冲直流等离子渗氮炉对GCr15钢进行离子渗氮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离子渗氮层相组成,测量了渗氮前后的表面硬度值,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GCr15钢渗氮处理前后在含ZDDP润滑下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的分析探讨了摩擦学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离子渗氮处理可以明显提高GCr15钢的表面硬度值,在ZDDP作用下,其减摩性能和抗磨性能都有明显的提高,其中在质量百分数为1.5%的ZDDP润滑作用下具有最优的效果,研究证明这是由于在离子渗氮GCr15钢和未渗氮GCr15钢摩擦表面分别生成了正磷酸盐和焦磷酸盐的摩擦反应膜,并且前者表面的磷酸盐膜总量多于后者,可以有效地隔离摩擦副表面的直接接触.
高晓成岳文王成彪李星亮王松刘家浚
关键词:等离子渗氮润滑油添加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摩擦磨损性能
渗氮GCr15钢在含氮硼酸酯添加剂润滑油作用下的摩擦学性能被引量:10
2012年
针对提高滚动轴承使用寿命的问题,提出离子渗氮处理与添加剂结合的解决办法。用等离子渗氮炉在GCr15轴承钢表面制备了渗氮层,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ter,XRD)和显微硬度计观测了渗层的形貌、相结构和硬度变化。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考察渗氮钢和未渗氮钢在含氮硼酸酯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e,XPS)分析摩擦反应膜的成分与化学结合态。结果表明,渗氮层与润滑油添加剂之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良好交互作用,渗氮钢在质量分数为1.25%氮硼酸酯的润滑条件下表现出最低的摩擦因数和磨斑直径,比未渗氮钢分别降低了34%和45%;分析证明,渗氮层的摩擦表面生成了高BN质量分数的摩擦反应膜是获得优异摩擦学性能的主要原因,而在未渗氮钢摩擦表面未检测到BN。
王松岳文王成彪高晓成卜宏利刘家浚
关键词:离子渗氮摩擦学性能
无硫磷有机钨添加剂作用下离子渗氮轴承钢的摩擦学性能被引量:1
2012年
研究了含无硫磷有机钨添加剂的润滑油润滑作用下离子渗氮轴承钢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系统地考察了渗氮轴承钢表面、基材表面与有机钨的交互作用规律,并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面分析技术分析摩擦反应膜的成分与化学态。结果表明,含无硫磷有机钨添加剂的润滑油润滑下,渗氮轴承钢表面的摩擦系数和磨斑直径小于基材表面的,摩擦系数最大降低了24.8%,磨斑直径最大减少了7.2%;相比基材表面,渗氮表面对有机碳链和有机钨具有更强的吸附作用,摩擦反应膜中W和C含量较高,使其表现出良好的减摩性能,摩擦反应膜中的WN使其表现出更优异的抗磨性能。
李星亮岳文王成彪高晓成刘家浚
关键词:离子渗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