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国
- 作品数:22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伯颜南征遇“溧水”事辨析
- 2013年
- 《宋元战史》、《宋元战争史》和《宋蒙(元)关系研究》在记述伯颜南征、出襄阳、抵达郢州前,均有提到先锋万户武秀为一"溧水"阻于河滨的故事。笔者通过仔细考辨,认为三书所据之《平宋录》记载有误,郢州战场附近并不存在名为"溧水"的河流。其"溧水"一词,当如明人记载,理解为"泺",即一个大水泊。这个故事,被元末太史杨瑀根据时人所述记了下来,后来陶宗仪又将其抄人《南村辍耕录》。清代学者钱大昕虽指出陶宗仪所记故事疑点颇多,但他认为陶宗仪所记的原型是元太宗壬辰白坡渡河事,笔者认为似有轻率之嫌。
- 高建国
- 府州折氏族源、改姓的新证据——介绍两方新墓志被引量:1
- 2013年
- 府州折氏的族源,历来有党项和鲜卑两种提法。《折氏简谱》出现后,似乎可确证府州折氏就是鲜卑部族。2012年夏,府谷县出土墓志石两方,志主分别为折惟正、折克禧。《折克禧墓志铭》中再次出现'折屈氏'的记载,可以进一步确证府州折氏族源为鲜卑;《折惟正墓志铭》记载了折氏于贞观时期改单姓,这为我们讨论折掘氏改姓折氏的时间,提供了一种新认识。
- 高建国
- 关键词:族源改姓
- 北宋《折克柔墓志铭》考释
- 2013年
- 2012年夏,陕西省府谷县新出土《折克柔墓志铭》一盒。志文详细记载了北宋府州知州折克柔的生平。志文反映出,折克柔曾参与熙宁四年(1071)正月宋夏争夺啰兀城的战役,并于该年九月袭职知府州事。元丰元年(1078)春,因河东经略韩绛奏请,朝廷迁其官为忠州刺史,仍知府州事。不久,折克柔目疾暴作,请以弟克行代立。朝廷虽准代立,但许其领宫祠,直到元丰七年(1084)才许其致仕。《折克柔墓志铭》的出土,对于府州折氏和宋史研究,都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 高建国
- 关键词:目疾致仕
- “额勒只带”史实再辩
- 笔者曾撰《"额勒只带"史实考辨》一文,对于蒙元时期几个同名为"额勒只带"之人的史实做过初步探讨。后来继续关注这个问题,发现以前所撰之文,内容上还没有深入展开,证据上亦不尽令人信服。笔者不聪,愿对这个问题继续进行探讨。《元...
- 高建国
- “额勒只带”史实再辩
- 笔者曾撰《"额勒只带"史实考辨》一文,对于蒙元时期几个同名为"额勒只带"之人的史实做过初步探讨。后来继续关注这个问题,发现以前所撰之文,内容上还没有深入展开,证据上亦不尽令人信服。笔者不聪,愿对这个问题继续进行探讨。《元...
- 高建国
- 文献传递
- 尽忠报国:宋朝一位蕃官的仕宦与文化认同被引量:2
- 2022年
- 《高世忠墓志铭》是一则内容完整的党项族蕃官墓志。志文记录了高世忠的生平仕宦与党项俄尔族、麟州义军的信息,可补史料阙载;关于断道墕之战、啰兀城之战和宥州之战的记录,可与宋代史籍相互印证。高世忠以蕃官子弟和军事情报员的身份入仕,凭借多次军功获得仕途迁转,具体而微地展现了宋代蕃官普遍扮演的角色、仕宦升迁的路径。志文显示高世忠家族对儒学文化有着高度认同,反映了宋朝蕃官体制下民族融合的必然趋势。
- 高建国
- 关键词:党项蕃官文化认同
- “额勒只带”史实再辩
- <正>笔者曾撰《"额勒只带"史实考辨》一文,对于蒙元时期几个同名为"额勒只带"之人的史实做过初步探讨。后来继续关注这个问题,发现以前所撰之文,内容上还没有深入展开,证据上亦不尽令人信服。笔者不聪,愿对这个问题继续进行探讨...
- 高建国
- 文献传递
- 蒙元时期漠北野马川地望再探
- 2024年
- 野马川是蒙元时期漠北交通路线上一处重要地名,是窝阔台冬猎地,附近有不连古、者邻古两座小山。日本学者调查认为,翁金河流域瓷器城遗址既是窝阔台冬营地,也是其冬猎地。有论者承袭此论,认为野马川为瓷器城遗址附近方圆二三里原野,并推论不连古、者邻古两山为窝阔台夏猎地。近年来,中蒙联合考察队数次考察燕然山摩崖区域,发现燕然山南遗留有狩猎场遗迹,其南又有相邻小山。结合当地环境、动物种类与文献记载,燕然山南区域应是窝阔台冬猎地野马川,距离瓷器城遗址尚有百余公里。
- 高建国
- 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
- 府州折氏是鲜卑折倔氏族裔,折倔氏在鲜卑全盛时期的史料中记载极少。约在八世纪时,折倔氏世居云中的一支西过黄河,迁居麟府地区,并与当地的其它各族融合,逐渐党项化。历经折宗本、折嗣伦、折从阮父子三代的努力经营,折氏以府州为据点...
- 高建国
- 关键词:北宋时期
- 汉代燕然山的位置被引量:1
- 2021年
- 燕然山是蒙古国一座山名的古称,是窦宪北征匈奴时登临、刻石之处。由于史籍对燕然山记载不详,后世注疏学者竟无从探究其位置。自《嘉庆重修一统志》始、经丁谦阐发,学界普遍认为杭爱山就是燕然山。其实该说仅为推测,并无文献佐证。中蒙联合调查发现的汉文摩崖,证实燕然山即今德勒格尔杭爱山南麓摩崖所在山地。这一位置紧邻戈壁地区,与窦宪"出塞三千余里"的行军路线可以对应。
- 高建国齐木德道尔吉
- 关键词: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