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项文坤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胃炎
  • 3篇幽门螺
  • 3篇幽门螺杆菌
  • 3篇上皮
  • 3篇上皮膜抗原
  • 3篇食管
  • 3篇肽酶
  • 3篇胃癌
  • 3篇螺杆菌
  • 3篇膜抗原
  • 3篇抗原
  • 3篇根除幽门螺杆...
  • 3篇二肽氨基肽酶
  • 3篇甘氨酰脯氨酸...
  • 3篇氨基肽酶
  • 3篇氨酸
  • 2篇新生儿
  • 2篇醒脑
  • 2篇醒脑静
  • 2篇醒脑静治疗

机构

  • 6篇南昌大学第三...
  • 4篇德兴铜矿
  • 3篇南昌大学
  • 1篇江西护理职业...

作者

  • 13篇项文坤
  • 8篇熊锋宝
  • 2篇杨铁一
  • 2篇付唆林
  • 2篇秦键斌
  • 1篇钟福德
  • 1篇周利华
  • 1篇吴玉嬉
  • 1篇汪小芳
  • 1篇程建新
  • 1篇王木生

传媒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儿科药学
  • 1篇中国优生优育...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2009南方...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后食管酸暴露的变化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Hp)后食管酸暴露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24h食管pH监测的方法,定量观察Hp阳性CSG患者根除Hp组和对照组3月后食管酸暴露的变化。CSG患者60例,按就诊门诊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均采用丽珠唯三联方案,对照组不采用药物治疗。待Hp根除后,对比研究Hp根除组和对照组所测得的24h食管pH监测参数。结果Hp根除组和对照组治疗3月后两组24h食管pH监测主要5项观察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SG患者根除Hp菌后食管酸暴露无明显改变,Hp可能与GERD发生无关。
项文坤熊锋宝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
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昏睡期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抗肝性脑病的基础上单用纳络酮或醒脑静;治疗组在常规抗肝性脑病基础上加用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治疗前后检查血氨...
项文坤熊锋宝秦键斌
关键词:纳络酮醒脑静肝性脑病
文献传递
不同速度静脉滴注葡萄糖对危重新生儿血糖的影响
2000年
应激性高血糖已引起临床的广泛重视,高血糖症与疾病的恢复和预后直接相关。作者对35例危重新生儿以不同速度滴注葡萄糖,发现其血糖值与滴注葡萄糖速度呈正相关,并随着血糖升高,其病死率升高,后遗症加重。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危重病人为本院儿科1995年8月至1997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按照《危重病儿评分法》。
项文坤周利华钟绵涛
关键词:静脉滴注葡萄糖新生儿血糖
大黄及芒硝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防治作用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探讨大黄、芒硝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防治作用。方法将8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黄、芒硝治疗。观察2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消化道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失败率。结果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消化道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失败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AP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大黄、芒硝治疗,对防治胃肠功能衰竭有明显效果,能有效改善胰腺炎的预后。
项文坤熊锋宝
关键词:芒硝重症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衰竭
血清唾液酸、上皮膜抗原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唾液酸(SA),上皮膜抗原(EMA)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在胃癌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以及阳性似然比。方法:选取经电子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30例胃癌患者、25例胃癌前病变患者及35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对其血清SA、EMA及GPDA分别进行测定,计算血清SA、EMA和GPDA单项及联合检测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度和阳性似然比,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单项检测中以SA最敏感、GPDA的特异度和诊断准确率最高,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50.00%、97.14%和90.99%。且诊断价值最大(LR+=11.65)。联合检测SA,GPDA可以提高诊断灵敏度53.33%。血清EMA对胃癌诊断无差异。结论:检测血清SA和GPDA对于胃癌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SA和GPDA的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诊断的准确性,检测血清EMA对胃癌诊断可能无价值。
项文坤熊锋宝杨铁一付唆林
关键词:胃癌胃癌前病变非萎缩性胃炎唾液酸上皮膜抗原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血清SA,EMA和GPDA单项及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和分析非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及胃癌患者血清中SA、EMA和GPDA的浓度,并比较其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探讨血清SA,EMA和GPDA单项及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酶速率法、酶联免...
项文坤
关键词:胃癌上皮膜抗原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文献传递
根除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食管内24 h pH监测的方法,定量观察H.pylori阳性GERD患者根除H.pylori和单用兰索拉唑治疗3月后食管酸暴露的变化,以及H.pylori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根除H.pylori和姑息治疗3月后食管酸暴露的变化。RE组:反流性食管炎(RE)表现患者60例,按就诊门诊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丽珠唯三联+兰索拉唑方案,对照组单用兰索拉唑。CSG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患者60例,按就诊门诊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均采用丽珠唯三联方案,对照组不采用药物治疗。以上两组待H.pylori根除后,对比研究H.pylori根除组和对照组3月后食管24 h pH监测参数。结果RE组:H.pylori根除和单用兰索拉唑治疗3月后两组24 h食管pH监测主要观察5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SG组:H.pylori根除和姑息治疗3月两组24 h食管pH监测主要观察5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ERD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后食管酸暴露无明显改变,CSG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后食管酸暴露无明显改变,H.pylori感染可能与GERD的转归和发生无关。
王木生李玉芳项文坤熊锋宝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食管反流病HPH监测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后食管酸暴露的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后食管酸暴露的变化关系。方法:本研究将采用24 h食管pH监测的方法,定量观察H.pylori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患者根除H.pylori组...
项文坤熊锋宝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食管酸暴露食管PH监测
文献传递
大剂量利多卡因抢救新生儿窒息顽固性惊厥并心动过速1例
2002年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2 h.因"窒息后2 h"于2001年10月30日入院,出生时脐带绕颈1周,羊水清亮,孕39+6周,自然分娩,出生后全身苍白.1分钟Apgar评分2分,经东莨菪碱、肾上腺素、吸痰、吸氧、人工呼吸等处理,5分钟Apgar评分5分,仍无自主呼吸,遂气管插管并气囊加压给氧后急送我科.入院查体:体温37 ℃,心率150次/min,足月新生儿貌,面色青紫,反应差,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心脏未闻及杂音,腹部无异.四肢肌张力低,拥抱反射、握持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K+ 3.75 mmol/L, Na+140 mmol/L,Cl- 105 mmol/L,Ca2+ 1.3 mol/L,血糖7.5 mmol/L.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入院诊断为新生儿重度窒息.入院后呼吸仍不规则,继续予人工气囊加压给氧,纳洛酮0.4 mg静脉推注,出现尖叫及全身惊厥,予苯巴比妥钠饱和量肌注,效果不佳,心率达200次/min.给予利多卡因3 mg静推,5 min后重复,未见明显改善,继续用利多卡因17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 ml中静脉滴注,维持滴速30 μg/min,0.5 h后惊厥停止,心率196次/分,1 h后心率170次/分,停用利多卡因.观察24 h未出现惊厥及心动过速.治疗10 d后康复出院.
项文坤汪小芳
关键词:大剂量利多卡因新生儿窒息顽固性惊厥心动过速
血清唾液酸 上皮膜抗原及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SA)、上皮膜抗原(EMA)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单项及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3~12月南昌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经电子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及25例胃癌前病变患者及35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SA、EMA、GPDA分别进行测定,分析两两差异性,同时分析胃癌患者血清SA、EMA、GPDA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胃癌组血清SA、GPDA浓度明显高于非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组(P<0.05)。胃癌组血清EMA浓度与非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组浓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非萎缩性胃炎组GPDA与年龄有统计学意义(P<0.05),SA浓度在肿瘤分化程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与临床生物学行为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SA和GPDA对于胃癌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检测血清EMA对胃癌诊断可能没有价值。胃癌患者血清SA、GPDA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相关,检测血清SA、GPDA将有助于判断胃癌的转移、复发及监测预后。
项文坤熊锋宝杨铁一付唆林
关键词:胃癌非萎缩性胃炎GPD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