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景峰 作品数:14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忻州师范学院外语系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文学 更多>>
国内外英语写作思辨能力培养教师行动实证研究 2017年 英语思辨能力现在正成为英语写作能力的核心要素,结合当前英语写作思辨能力的培养实践,本文主要总结了国内外英语写作思辨能力培养中教师行动研究的实证文献,从中概括了方案设计、教学策略、评价体系、反思,以及过程写作法等方面,以期为英语写作思辨能力及各个技能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为进一步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提供指导。 韩景峰 李佳关键词:英语写作 思辨能力 教师行动研究 从专四写作评分标准看语言思辨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2014年 TEM 4写作部分的评分标准把文本的说服力(communication)放在了首要位置,规定语言的准确度要符合语言交际运用的需要,把评判学生文本中的有效交际信息作为考察语言使用的准则,文章从写作评分标准中规定的写作能力入手并结合说服力所包含的不同能力要素,阐述了蕴含在写作能力中的语言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并对实际的词汇、篇章写作的教学提出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考英语语言中的思辨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蕴含在英语词汇、语法之中的思辨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认知水平。 韩景峰 任志丽成绩测试中的EFL写作评分标准的研究 写作在SLA教学和ESL测试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国内外对于写作评分标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大规模考试上,对于成绩测试中能反映学生问题和影响教学的写作评分标准的研究很少。本文拟从测试方面对成绩测试中的写作评分过程、评分标准... 韩景峰关键词:写作能力 语言能力 内容效度 教学大纲 文献传递 汉语成语翻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6年 成语是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固定词组或短语,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文章主要讨论了在把汉语成语翻译时主要应该注意的四个方面:译文的确切含义、词语民族特色、褒贬及语气等,以期真正做到“信、达、雅”以及“忠实、通顺”,准确地传递出成汉语成语中的独特内涵。 韩景峰关键词:成语翻译 准确翻译 论高级英语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 被引量:1 2013年 高级英语的课堂教学改革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依据,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语言学习的情境性,同时坚持教师的引导作用的发挥。课改在坚持小组备课——学生授课的基础上,结合第一阶段问卷调查的分析论证结果和对第二阶段的改进建议,加强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第二阶段教改结束后,再一次向80名大三本科生发放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学生们对于教师提问、同学互问以及在内容上侧重文章中的人文关怀都很支持。本文总结了高级英语的研究性教学第二阶段的特点,并强调了不容忽视的教师的引导作用,提出了高效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建议。 杨国华 韩景峰关键词:高级英语 研究性教学 学生授课 教师引导 基于OBE理念的精读互动教学模式构建 2024年 OBE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成果导向教育,文章从分析传统精读教学的困境出发,在OBE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互动协同理论应用到精读课程教学中,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读者与作者、作品的互动层面构建精读互动教学模式,以期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深化精读教学改革提供解决方案。 李宝芳 韩景峰关键词:精读教学 TEM8成段改错试题的效度分析 被引量:4 2007年 文章结合2001-2006年的TEM 8成段改错试题,采用定性研究验证成段改错的效度。通过试题分析及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分析,认为TEM 8成段改错试题的内容效度不完善,没有体现当前新的交际语言能力观。最后提出建议认为应该在设计试题时,把重点放在意义的理解和辨别上,并应增加对于文本的得体性的考察。 韩景峰关键词:内容效度 结构效度 表面效度 人本主义思潮在《高级英语》研究型教学中的应用 2013年 在学生小组授课、分组备课实践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中学生们对于社会价值体系在语言中反映的意见,借鉴人本主义思潮的特点及消极影响,用课堂实例说明应该引导学生们思考西方文学中的人本主义现象,促使高级英语课程的学生授课过程从对词汇、句意的简单分析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们有意识应用文学批评理论,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的思辨能力。 韩景峰 杨国华关键词:人本主义 思辨能力 TEM4写作中学生思辨意识的问卷分析——基于英语写作思辨教学的行动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结合国内外英语写作思辨能力相关的文献和研究基础,在某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中进行了一学期的专四写作思辨能力的行动研究及问卷调查。实际教学研究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们在内容的选择以及内容逻辑的连续方面依然存在问题,特别是写作过程中汉语思维直接翻译模式对学生们写作思辨影响仍然很大。笔者以本文进行了写作思辨的教学策略的探讨,力图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任志丽 韩景峰关键词:思辨能力 问卷分析 《红字》中海丝特的形象解读 2014年 《红字》是美国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霍桑的经典作品,其中的女主角海丝特·白兰被认为与受人尊敬的牧师丁梅斯代尔通奸并生下女儿珠儿,因此佩戴上红字"A"("Adultery"的象征)作为清教法规严苛无情的惩罚。霍桑通过塑造海丝特这个形象向读者展示了清教观,以及清教观对人们生活和思想所造成的影响。海丝特最初是勇敢坚强的,最终却在清教社会的压迫下,承认了自己的罪过,并通过艰苦工作,自我提升得到救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任志丽 韩景峰关键词:原罪 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