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鞠瑞亭

作品数:127 被引量:913H指数:1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16篇会议论文
  • 11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5篇农业科学
  • 15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7篇入侵
  • 25篇有害生物
  • 22篇害虫
  • 15篇生物学
  • 15篇城市
  • 14篇入侵害虫
  • 13篇悬铃木
  • 13篇生物学特性
  • 12篇悬铃木方翅网...
  • 12篇植物
  • 10篇绿地
  • 9篇蔗扁蛾
  • 9篇杀虫
  • 9篇生物入侵
  • 9篇绿化
  • 8篇杀虫灯
  • 8篇虫灯
  • 7篇信息系统
  • 7篇寄主
  • 7篇GIS

机构

  • 97篇上海市园林科...
  • 44篇扬州大学
  • 15篇复旦大学
  • 6篇中国热带农业...
  • 5篇教育部
  • 4篇上海出入境检...
  • 4篇上海植物园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江苏省植物保...
  • 3篇江苏省农业技...
  • 2篇华南热带农业...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上海市园林科...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25篇鞠瑞亭
  • 52篇李跃忠
  • 44篇徐颖
  • 40篇杜予州
  • 39篇王凤
  • 26篇池杏珍
  • 20篇严巍
  • 7篇陈连根
  • 7篇彭正强
  • 7篇高磊
  • 6篇龚伟荣
  • 6篇李博
  • 5篇戴霖
  • 5篇李博
  • 5篇周福才
  • 5篇赵明
  • 4篇徐晓
  • 4篇罗卿权
  • 4篇陈培昶
  • 3篇于淦军

传媒

  • 10篇昆虫知识
  • 9篇植物保护学报
  • 8篇中国森林病虫
  • 7篇生物多样性
  • 5篇园林科技
  • 4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昆虫学报
  • 3篇植物保护
  • 3篇植物检疫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华东昆虫学报
  • 2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上海建设科技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杂草科学
  • 1篇上海农业科技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22篇2010
  • 9篇2009
  • 11篇2008
  • 12篇2007
  • 10篇2006
  • 18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1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入侵害虫悬铃木方翅网蝽防治基础及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
鞠瑞亭夏文胜徐颖罗卿权王凤高磊刘超
悬铃木方翅网蝽是新传入中国城市化地区并严重危害悬铃木行道树的外来入侵害虫,已扩散到全国30余个城市形成危害。2005年,上海市园林科研所在上海首次发现悬铃木方翅网蝽入侵,疫情的突然出现,对悬铃木林荫大道建设构成了极其严重...
关键词:
关键词:悬铃木方翅网蝽害虫防治
入侵害虫西花蓟马在中国的风险性初步分析被引量:29
2005年
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RA)程序,利用相关风险性分析模型,从国内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受害栽培寄主的经济重要性、移植的可能性及风险性管理难度等5个方面对西花蓟马在中国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其综合风险值R为2.33,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条件,据此提出了2条相关风险管理备选对策,并进行效率和影响分析,以期使风险减少到可接受的水平。
杜予州戴霖鞠瑞亭顾杰刁春友龚伟荣
关键词:西花蓟马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褐边绿刺蛾越冬茧的空间格局与抽样技术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采用扩散型指标法和Iwao、Taylor回归法测定了上海地区褐边绿刺蛾Parasa consocia越冬茧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褐边绿刺蛾茧在一切密度下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型的负二项分布,且聚集强度随密度增加而增强,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根据空间分布型的参数,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和Kuno序贯抽样方法,提高了调查抽样的效率。
王凤鞠瑞亭李跃忠杜予州
关键词:空间分布型负二项分布理论抽样数
温湿度对黄刺蛾越冬代成虫羽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研究温度、相对湿度等主要环境因子对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m(Walker)越冬代成虫羽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30℃是成虫羽化的最适宜温度范围,其羽化率分别可达82.7%~87.3%,15℃和35℃下羽化率显著较低。高相对湿度对成虫羽化有利,RH80%和90%下羽化率分别为84.0%、81.0%,羽化率比RH70%以下显著提高。不同温度对黄刺蛾羽化进度有一定影响,在15,20,25,30,35℃下,其羽化高峰期分别出现在第5周、第4周、第2周、第2周和第3周;分别用直线回归和Logisitie回归模拟天数与累计羽化进度的关系,2种模型均极显著。用直线回归模型计算,越冬成虫在25℃下的理论羽化截止日期最早,时间为6月3日。
鞠瑞亭李跃忠王凤杜予州朱锋
关键词:相对湿度黄刺蛾越冬代羽化
杀虫灯
一种杀虫灯,其包括底座、与底座连接并由底座向上延伸的支撑杆以及由支撑杆支撑定位的杀虫箱,杀虫箱具有箱底、与箱底相对并间隔一定距离的箱盖、定位在箱盖与箱底之间的诱虫灯管,灯管外围设有杀虫高压电网,高压电网外围设有绝缘的防护...
鞠瑞亭王凤徐颖
文献传递
气候变暖与害虫入侵:以悬铃木方翅网蝽为例
全球气候变暖不仅带来了地表平均气温的上升,还导致了极端高温等事件的增多。在此背景下,外来昆虫的传入定居、传播扩散和危害等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导致其中长期预警和管控策略有待调整。我们基于对最近10余年来从北美的温带...
鞠瑞亭李博杜予州
关键词:极端温度事件悬铃木方翅网蝽防控策略
文献传递
辰山植物园及周边生境有害生物普查及防控建议
李跃忠鞠瑞亭王焱陈碧莲李玉秀徐颖池杏珍王凤
该项目对辰山植物园园区内的原有植物和辰山周边2公里范围内重要林业和农业植物有害生物进行了本底调查;摸清了有害生物现有的危害程度;共记录到实地分布昆虫40科64种;病害5种;灯诱昆虫20科62种;杂草33科101种。紧密结...
关键词:
关键词:植物园种群生态学有害生物普查
环境因子对蔗扁蛾生长发育及存活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在室内研究了温度对蔗扁蛾生长发育、存活及生殖的影响,组建了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19~31℃是蔗扁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范围,其中22℃时的产卵量最大,为290.9粒/雌,3l℃时的世代平均历期最短、世代存活率最高,分别为46.1天和37%;卵、幼虫、蛹及幼虫-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1.15、7.80、12.51、9.27℃和95.66、613.88、173.11、758.80日度。在19~31℃范围内,种群趋势指数(Ⅰ)随温度的上升而增高,31℃时达最大.34℃时种群出现负增长。试验表明,蔗扁蛾卵具有较强的耐高温特性,而38℃是卵孵化的高温上限;相对湿度对卵的孵化影响较大,其中90%RH是卵孵化的最适湿度,45%RH是卵孵化对湿度的最低要求;浸水时间低于20min,对卵的孵化率影响不大,浸水时间超过1h,对卵的孵化率有明显影响;蔗扁蛾幼虫在0℃时,处理72h,存活率仍为93.3%;-2℃时,幼虫72h后大部分死亡;-5℃时,幼虫48h全部死亡。
杜予州鞠瑞亭郑福山龚伟荣刁春友
关键词:蔗扁蛾温度生长发育生命表
第二十讲 重阳木锦斑蛾的防治被引量:1
2010年
重阳木锦斑蛾(Histia rhodope)又名重阳木斑蛾,属于斑蛾科、鳞翅目昆虫。国外主要分布在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
鞠瑞亭
关键词:重阳木鳞翅目昆虫
上海地区红棕象甲的耐寒性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ier)是我国危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入侵害虫,为探明其越冬抗寒性,利用过冷却点测定仪测定了红棕象甲上海种群不同虫态的过冷却点,在低温箱内测定了该虫不同虫态的耐寒性,然后结合田间越冬模拟试验、气象资料和寄主分布情况,初步确定了红棕象甲在我国的越冬北界。结果表明:红棕象甲过冷却点随虫态的发育程度的升高而下降,卵、1龄幼虫、5龄幼虫、9龄幼虫和成虫的平均过冷却点分别为-5.92,-6.42,-7.19,-7.43和-11.84℃,过冷却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卵>幼虫>成虫。在6,24,48和72h4个时间处理下,各虫态在低温与存活率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logistic回归,半致死温度(Ltemp50)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上升,不同虫态在处理72h后,卵、1龄幼虫、5龄幼虫、9龄幼虫和成虫之间的Ltemp50分别为1.61,-1.67,-2.39,-2.40和-0.40℃,各虫态耐寒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依次为:卵<成虫<幼虫。红棕象甲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与其耐寒性并不完全相关,幼虫和成虫均可能是该虫的越冬虫态。连续两年的田间模拟越冬试验表明,在上海地区,红棕象甲的幼虫和成虫的越冬存活率均在60%以上,说明红棕象甲在上海地区是可以越冬的。根据这些结果,结合寄主分布情况,初步将红棕象甲在我国的越冬北界定于北纬35°附近,即1月份0℃等温线左右。
鞠瑞亭王凤肖娱玉李跃忠杜予州
关键词:红棕象甲过冷却点耐寒性越冬棕榈科植物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