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玉龙
-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世行贷款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SCAR标记在黑木耳栽培菌株分类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3年
- 应用序列特异性扩增区域(SCAR)标记技术分析50株黑木耳栽培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在SRAP标记分析过程中发现1条1 200 bp的特异性条带,经回收克隆测序转为SCAR标记。根据序列设计出1对特异性引物,经PCR可以扩增出1 000 bp大小的片段,说明成功构建出了"黑931"的指纹图谱。
- 李媛媛隋玉龙牛淑力吴波宋慧
- 关键词:黑木耳SCAR指纹图谱
- 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寡糖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通过建立S180荷瘤小鼠试验动物模型,研究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寡糖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灌胃的方法将不同组别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寡糖喂服到荷瘤小鼠体内,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对其进行免疫功能的测定。结果表明: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寡糖可增加荷瘤小鼠免疫器官脾脏和胸腺质量,提高荷瘤小鼠血清的IL-2和TNF-α含量,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杜金胡静隋玉龙杨杨吴宗翰宋慧
- 关键词:寡糖荷瘤小鼠免疫功能
- 常见元素及其浓度对榆干离褶伞菌丝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为研究常见元素对榆木离褶伞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其在含有不同离子浓度的PDA培养基中生长速度的观察,探讨不同元素及其浓度对榆木离褶伞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 mg/mL的Mg(Ac)2、KH2PO4和CaO促进菌丝生长;5,10 mg/mL的Mg(Ac)2、CaO,10mg/mL的Na2SO4、NaCl抑制菌丝生长;其他种类及浓度的离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显著。
- 牛姝力李胜楠隋玉龙宋慧
- 关键词:培养基生长势
- 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寡糖的制备及其对肠道菌群体外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制备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寡糖,并检测其对肠道菌群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酶降解、酸降解两种方法制备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寡糖,通过葡聚糖凝胶层析法与荧光辅助糖电泳法(fluorophore assisted carbohydrate electrophoresis,FACE)进行分离分析,并观察不同降解条件产物对大肠埃希菌和鼠李糖乳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结果最佳酶降解反应条件为料液比1∶45,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 h,选取还原糖得率低(21.67%)、中(32.33%)、高(36.11%)3组寡糖产物,分别命名为HFP-M1、HFP-M2、HFP-M3;最佳酸降解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5℃,pH 3,反应时间1 h,选取还原糖得率低(39.72%)、中(44.93%)、高(48.25%)3组寡糖产物,分别命名为HFP-S1、HFP-S2、HFP-S3;层析结果显示,酸降解寡糖比酶降解寡糖相对分子质量小;FACE分析显示,在32%的凝胶浓度下,酶降解寡糖可分离出较明显的条带,而酸降解寡糖条带不太清晰;两种方法降解获得的6种寡糖均能显著抑制大肠埃希菌的繁殖,促进鼠李糖乳杆菌的生长,且效果优于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多糖。结论采用酶降解和酸降解两种方法制备的小刺猴头菌发酵发酵浸膏寡糖对大肠埃希菌的繁殖具有抑制作用,对鼠李糖乳杆菌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本实验为大分子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多糖及其降解产物应用于医药保健或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 杜金隋玉龙杨扬胡静吴宗翰宋慧
- 关键词:寡糖酶降解大肠埃希菌鼠李糖乳杆菌
- 离褶伞属菌株酯酶同工酶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对45个离褶伞属真菌菌株进行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分析其酶谱多态性,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45个离褶伞属菌株酯酶同工酶酶谱中,共检测到了10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酶带,多态性较高,并且在相似系数为0.75时,可将供试菌株分为4类,第一类包括17个菌株,第二类包括16个菌株,第三类包括11个菌株,第四类包括1个菌株。
- 李胜南宋慧隋玉龙李媛媛潘祖桐李晓
- 关键词: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类分析
- 灵芝栽培菌株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多样性
- 采用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对灵芝属(Ganoderma Karst.)9株灵芝进行品系间鉴定,并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9个菌株(16 d)中共检测到40条酶...
- 隋玉龙宋慧杜金牛姝力李长田
- 关键词:灵芝亲缘关系酯酶同工酶
- 文献传递
- 灵芝栽培菌株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多样性被引量:6
- 2013年
- 采用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对灵芝属(GanodermaKarst.)9株灵芝进行品系间鉴定,并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9个菌株(16 d)中共检测到40条酶带,各个菌株分别具有3至6条酶带,9个菌株共有4种酶谱类型。在相异系数为0.62时所有供试菌株归为1个群,在相异系数为0.81时,把9个菌株分为5个群。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方法可有效应用于灵芝属真菌品种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
- 隋玉龙宋慧杜金牛姝力李长田
- 关键词:灵芝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