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理学
  • 10篇化学工程
  • 6篇文化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冶金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篇氧乙酸
  • 9篇配合物
  • 9篇微乳液
  • 9篇苯氧乙酸
  • 6篇燃烧
  • 6篇完全燃烧
  • 6篇稀土
  • 6篇氨酸
  • 5篇液膜法
  • 5篇三元配合物
  • 5篇燃烧性能
  • 5篇膜法
  • 5篇均匀设计
  • 4篇丝氨酸
  • 4篇萃取
  • 4篇教育
  • 4篇活性
  • 4篇教学
  • 4篇苯丙
  • 4篇苯丙氨酸

机构

  • 55篇广西师范学院
  • 5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广西大学
  • 2篇河池学院
  • 1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中南工业大学
  • 1篇南宁师范高等...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59篇陈超球
  • 16篇张丽霞
  • 14篇廖森
  • 14篇梁利芳
  • 12篇盛家荣
  • 7篇李丽琳
  • 7篇范建春
  • 6篇蒋才武
  • 5篇邓洪
  • 3篇丁梅
  • 3篇吴庆轩
  • 3篇覃志英
  • 3篇蒋治良
  • 2篇刘旭辉
  • 2篇翟春
  • 2篇曾令辉
  • 2篇李若华
  • 2篇李家元
  • 1篇廖正福
  • 1篇沈鸿博

传媒

  • 23篇广西师院学报...
  • 6篇广西科学
  • 4篇广西化工
  • 2篇黄金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高教论坛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稀土
  • 1篇农牧产品开发
  • 1篇有色金属(冶...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精细化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河池师专学报
  • 1篇广西交通科技
  • 1篇河池学院学报
  • 1篇第四届全国配...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6篇2001
  • 7篇2000
  • 13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 5篇1996
  • 4篇1995
  • 2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89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稀土、苯氧乙酸与8-羟基喹啉三元固体配合物的表征及抑菌试验被引量:14
2001年
在乙醇水溶液体系中合成 4种稀土苯氧乙酸与 8-羟基喹啉三元固体配合物 ,其通式为 RE (POA ) 2 · hq(RE=Nd、 Gd、 Dy、 L u;POA=苯氧乙酸根 ;hq=8-羟基喹啉 )。 4种配合物均溶于 DMF、 DMSO,但不溶于水、乙醇、乙醚和丙酮。除 Nd (POA) 2 hq为黄绿色粉末外 ,其它 3种为黄色粉末。摩尔电导 7.32 s· cm2 · mol- 1~ 8.36 s·cm2· mol- 1。对配合物进行 IR、U V、TG- DTA分析 ,表明各配合物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均相似 ;在紫外光区均产生 π- π跃迁吸收光谱 ;配合物热稳定性高于游离配体 ;随着稀土离子半径的减少 ,配合物分解温度升高而热稳定性增加。以马铃薯为培养基 ,在 30℃~ 37℃下观察各配合物 (浓度 :2 5 0× 10 - 6 、 5 0 0× 10 - 6 、10 0 0× 10 - 6 )对酵母菌的抑菌作用 ,二甲基甲酰胺为对照 ,重复 2次 ,结果抑菌环直径为 5 .7mm~ 12 .2 mm ;表明各配合物对酵母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并随配合物浓度增加而增加 ;配合物与配体 8-羟基喹啉的相差不大 。
邓洪陈超球梁利芳
关键词:稀土苯氧乙酸8-羟基喹啉配合物抑菌试验
微波辐射下苯氧乙酸锌、甘氨酸锌的固相合成及表征被引量:19
1999年
研究乙酸锌与苯氧乙酸、甘氨酸在微波辐射及室温条件下的固—固相配位化学反应, 通过固相反应一步合成了苯氧乙酸锌和甘氨酸锌。经电导率、 I R、 U V 及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
蒋才武陈超球陈灵
关键词:微波辐射甘氨酸锌固相反应
金矿的溴氧化浸出工艺试验被引量:8
2004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详细考察了溴氧化浸出金的各项条件。结果表明,对含金量为55 5g/t的广东某硫化矿,经破碎至-0 147mm,600℃焙烧后,在常温、试剂浓度2%NaCl-0 1%Br2,液固比1∶1,浸出时间1h的条件下,金的平均浸出率达97 2%。
凌敏陈超球
关键词:金矿浸出
以亚砜为载体液膜法处理含Cr(Ⅵ)水溶液被引量:2
1989年
用液膜技术处理含Cr(Ⅵ)水溶液已有报道,所用载体多为三辛胺、三月桂胺。张仲甫等进行了以中性磷型萃取剂(TBP)作流动载体,液膜法提取Cr(Ⅵ)的工艺研究。众所周知,在液膜体系中选择一个好的载体是很关键的。
丁梅陈超球冯才旺
关键词:亚砜液膜法含铬废水废水处理
柴油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微乳液,由柴油、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水制成,其中,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α‑氨基酸的丝氨酸和苯丙氨酸的混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柴油微乳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得...
张丽霞陈超球盛家荣
文献传递
微波辐射条件下Cu(Ⅱ)、Co(Ⅱ)、Ni(Ⅱ)、Zn(Ⅱ)与甘氨酸配合物的固相合成、表征及应用被引量:8
2000年
该文研究了Cu(Ⅱ )、Co(Ⅱ )、Ni(Ⅱ )、Zn(Ⅱ )的乙酸盐与甘氨酸在微波辐射及室温条件下的固———固相配位化学反应 ,通过固相反应一步合成了Cu(Ⅱ )、Co(Ⅱ )、Ni(Ⅱ )、Zn(Ⅱ )与甘氨酸的配合物 ,经电导率、IR、UV及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 ,并用微波产物进行了植物助长试验。
蒋才武陈超球梁利芳蒋治良
关键词:配合物固相合成
普通念珠藻提取物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初探被引量:7
1999年
普通念珠藻提取物用于水稻、大豆、绿豆、小白菜种子, 在lm g/L- 5m g/L浓度范围内能提高发芽率, 使植株的苗高、鲜。
盛家荣曾令辉文小玲陈超球张丽霞覃志英范会钦
关键词:念珠藻提取物生物活性植物生长
珍珠漂白被引量:2
1999年
该文利用简易的实验装置, 设计了十多种漂白配方, 对合浦珍珠 (等外) 进行了漂白试验, 经过对比, 筛选出优化的配方和工艺, 利用优化的配方和工艺漂白珍珠, 漂白迅速,珍珠色泽好。在此过程中, 还找到了一种性能优良的漂白液pH 值稳定剂。
张丽霞陈超球廖森花茂
关键词:漂白
[Lu(POA)_3(phen)]_n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被引量:4
2000年
The new ternary complex of [Lu(POA)3phen]n (POA is phenoxy acetic acid, phen is 1,10 phenanthroine) was synthesized and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 ray diffraction.The crystal structure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21/n.a=20.394(3)? ,b=8.513(1)? , c=20.708(3)? ,β =107.70(1)° ,V=3425.1(8)? 3,Z=4,Dc=1.568Mg· m- 3,μ (MoKα )=2.939mm- 1. Each Lu3+ ion is nine coodinated. Coordination polyhedron is a distorted trigonal prism. The carboxylate groups in the complex are bonded to the lutetium ion in the bridged bidentate and the bridged tridentate. Lutetium ions were linked by the bridged carboxylate groups, resulting in an infinite chain.
邓洪陈超球梁利芳李丽琳郁开北
关键词:苯氧乙酸晶体结构
石油亚砜乳状液膜法提取金的性能及其机理被引量:7
1992年
本文用乳状液膜法研究了以石油亚砜(PSO)为载体,兰—113A为表面活性剂,用PSO—硫脲(TiO)液体石腊—煤油膜体系,从卤化物介质中提取金时各种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提取金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金的一次提取率大于98%,并模拟工业生产进行连续提取。根据红外光谱分析和前人在盐酸体系中用PSO萃取金的机理的研究,提出了乳状液膜法提取金的迁移机理。
罗喜清戴文斌陈超球
关键词:石油亚砜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