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医嘱
  • 2篇门诊
  • 1篇医护
  • 1篇门诊注射
  • 1篇护理
  • 1篇护理管理
  • 1篇沟通
  • 1篇沟通方式
  • 1篇安全管理

机构

  • 2篇浙江省宁波市...

作者

  • 2篇林郁清
  • 2篇陈芳芳
  • 2篇史定妹
  • 2篇任松静
  • 1篇陆松筠
  • 1篇朱素燕

传媒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医院管理论坛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标准化沟通方式在门诊注射医嘱相关性差错隐患报告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方式(SBAR)在门诊注射医嘱相关性差错隐患报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2月起,采用SBAR向医技科室报告有差错隐患的门诊注射医嘱,通过建立相应的SBAR报告模型和报告表、组织医护人员学习与培训、具体的报告流程及标准化沟通的质量控制,减少注射医嘱相关性差错隐患的发生。结果实施一年后,门诊注射医嘱相关性差错隐患由原来的0.104%下降至0.043%,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在门诊注射医嘱相关性差错隐患报告中的应用,有效地减少了门诊注射医嘱相关性差错隐患,保证了医疗安全。
林郁清任松静陈芳芳史定妹
关键词:医嘱门诊注射护理管理
医护技合作减少门诊不合理注射医嘱的实践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医护技团队合作在减少门诊不合理注射医嘱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2013年2月起,通过成立医护技多学科团队合作小组,组织护士学习不合理注射医嘱,采用标准化沟通方式向医技小组成员报告不合理注射医嘱,落实多学科联合改进措施及质量控制,降低不合理注射医嘱的发生。结果门诊不合理注射医嘱的发生率由改进前的1.039‰下降至改进后的0.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技多学科团队合作实践可减少门诊不合理注射医嘱,保证了医疗用药安全。
林郁清任松静陈芳芳朱素燕陆松筠史定妹
关键词:医嘱安全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