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晶 作品数:37 被引量:76 H指数:4 供职机构: 济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技术基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化学工程 更多>>
烯烃羰化制醇原位红外光谱表征 1996年 本文以Rh_2(AcO)_4和Rh_6(CO)_(16)为催化剂。在高压釜中,控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进行庚烯氢甲酰化和加氢制醇反应。利用红外光谱表征方法,考察了Rh/PBu_3/EtOH催化体系中活性物种的生成过程以及在催化反应中随着反应进行,醛的形成及醛由于加氢成醇而逐渐消失的过程,测得的原位红外光谱与空气中测定的红外光谱进行了比较。 殷元骐 牛建中 焦凤英 陈艳晶关键词:均相催化 原位红外光谱 壳聚糖和药物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及其分析应用的研究 在生命体系中,核酸、蛋白质和糖类是生物体的三大基本要素,生物大分子间以及生物大分子与在生命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有机小分子通过氢键、电荷相互作用、范德华力以及疏水作用等分子间作用力组成各种功能特殊的分子集合体。蛋白质和配体的... 陈艳晶关键词:核酸 壳聚糖 药物分子 光谱分析 生物大分子 一种巯基蚕丝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巯基蚕丝吸附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特征是:在反应器中,按如下组成质量百分浓度加入,巯基乙酸:35~50%,四氢糠醇:30~55%,脱胶蚕丝:8~27%,浓硫酸:0.15~1.0%,各组分之和为百分之百,于... 李慧芝 王英姿 陈艳晶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分离提纯芦丁植物纤维层析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离提纯芦丁植物纤维层析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硫酸和高锰酸钾混合溶液对大豆蛋白纤维进行预处理;采用六次甲基二胺和碳酸铵对预处理大豆蛋白纤维进行氨基化;然后,在反应器中,按如下组成质量百分浓度加... 李慧芝 吕一品 陈艳晶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的聚集体性质研究 <正> 两亲性化合物由于独特的亲水亲油的两亲性结构,使其能够在溶液中形成各种类型的有序分子组合体,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对于胶束聚集体的内部结构、聚集体大小的研究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这不仅与表面活性剂... 隋卫平 陈艳晶 陈国华文献传递 室温湿固化端异氰酸酯-聚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应用 2006年 用本体加成-聚合工艺,合成了一种新型单组分、无溶剂、室温湿固化端异氰酸酯-聚丙烯酸酯共聚物。考察了合成工艺、NCO/OH摩尔比、异氰酸酯种类、丙烯酸酯单体对其粘接性能及丙烯酸酯转化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生成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M D I/PM D I质量比为1/2,NCO/OH摩尔比为15/1,丙烯酸酯单体采用半连续加料法,过氧化环己酮/N,N-二甲基苯胺复合引发,丙烯酸酯单体转化率可达到100%。用于橡木/聚丙烯(PP)粘接,PP破坏,剥离强度可达到15.4 N/cm。 王志玲 王正 张书香 陈艳晶关键词:异氰酸酯 聚丙烯酸酯 粘接 一种三聚硫氰酸改性葵茎髓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聚硫氰酸改性葵茎髓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NaOH溶液对葵茎髓粉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葵茎髓粉;然后采用KH550对预处理葵茎髓粉进行表面修饰;最后在反应器中,按如下组成质量百分浓度加入,... 李慧芝 李志英 陈艳晶文献传递 食用靛蓝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及分析应用 2013年 用循环伏安(CV)法,在玻碳电极上电沉积制备食用靛蓝(IC)修饰电极,研究了IC活性膜的电化学性质。在pH 2.3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IC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符合可逆过程的特征,且电子传递过程受表面过程控制。求得IC活性膜在电极表面的电子传递系数为0.57,电荷转移速率常数为1.97s-1。研究了抗坏血酸(AA)和尿酸(UA)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该电极显著降低了AA和UA的氧化过电位,对两者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差分脉冲伏安(DPV)实验表明AA、UA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分别在1.0×10-3~1.0×10-2mol/L和5.0×10-5~8.0×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而且AA和UA在IC修饰电极上氧化峰电位差ΔEp为0.23V,可实现两种物质的同时检测。 李国宝 杨秋霞 陈艳晶关键词:尿酸 化学修饰电极 电解氧化法由FeSO_4制备Fe_2(SO_4)_3的探索 1995年 将两个电极安装在一个竖直放置的管状电解池中,阴极在上,阳极在下,经硫酸酸化的硫酸亚铁水溶液从上部流入由下部流出。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氢气由上部放出,在不加隔膜的情况下,电解氧化液不互相扩散,Fe^(?)与Fe^(?)的混合液由下部流出。 于秀敏 陈艳晶 矫强 胡庆云 程秋娥关键词:电解氧化法 污水处理 絮凝剂 壳聚糖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及分析应用 对两类生物大分子-壳聚糖与核酸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在pH7.4Tris-HCL缓冲溶液中,DNA与壳聚糖之间发生强烈的结合作用并使其共振光散射强度增加,增加的强度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与DNA的含量成正比,据此建立了核... 陈艳晶 杨景和 苏震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