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翠真

作品数:59 被引量:233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6篇内障
  • 46篇白内障
  • 14篇晶状体
  • 13篇牛磺
  • 13篇牛磺酸
  • 13篇磺酸
  • 8篇细胞
  • 8篇老年
  • 8篇老年性
  • 7篇上皮
  • 7篇上皮细胞
  • 7篇晶体
  • 6篇亚硒酸
  • 6篇亚硒酸钠
  • 6篇酸钠
  • 6篇晶状体上皮细...
  • 6篇老年性白内障
  • 6篇白内障晶体
  • 5篇光谱
  • 5篇氨基酸

机构

  • 53篇北京市眼科研...
  • 22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清华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张家口医学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发...

作者

  • 59篇陈翠真
  • 21篇董冰
  • 13篇宋旭东
  • 10篇李根林
  • 10篇陈凤华
  • 10篇张伟
  • 5篇颜流水
  • 5篇孟宪敏
  • 5篇商福
  • 5篇张士元
  • 4篇罗国安
  • 4篇许振华
  • 4篇张煦
  • 4篇董冰
  • 3篇苏小铎
  • 3篇付煜荣
  • 3篇陆道惠
  • 2篇张兰桐
  • 2篇魏文斌
  • 2篇翁乃清

传媒

  • 13篇国外医学(眼...
  • 13篇眼科研究
  • 10篇眼科
  • 7篇中华眼科杂志
  • 3篇首都医学院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物理
  • 1篇广东微量元素...
  • 1篇生物化学杂志
  • 1篇第十四次全国...
  • 1篇第五次全国中...
  • 1篇第四次全国电...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6篇2001
  • 8篇2000
  • 3篇1999
  • 7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4篇1994
  • 5篇1993
  • 3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6
  • 1篇1985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毛细管电动色谱分离手性氨基酸及其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4年
建立了MEKC法分离丙氨酸(Ala)、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三对手性氨基酸,并对大鼠正常组和白内障组晶体和血清中DAla、LAla、DGlu、LGlu、DAsp和LAsp进行定量分析。利用FITC柱前衍生,以β环糊精(βCD)作为手性添加剂,激光诱导荧光检测(LIF),优化电泳条件为气压进样5s,分离温度25℃,分离电压为20kV,运行缓冲溶液为40mmol/L硼砂缓冲溶液(pH9.3),其中包含50mmol/LSDS和13mmol/LβCD。考察了硼砂缓冲溶液浓度、pH值、分离电压、β环糊精浓度对分离的影响。在优化电泳条件下,上述3种氨基酸对映体均得到基线分离,并可对大鼠的晶体和血清进行定量分析。本方法操作简单,检测灵敏度高,可用于药品质量监测以及生物样品的分析。
付煜荣颜流水罗国安陈翠真王义明张兰桐
关键词:L-ASP天门冬氨酸白内障手性氨基酸进样
牛磺酸抑制过氧化氢诱发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2
2000年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过氧化氢 (H2 O2 )诱发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牛晶状体器官培养及DNA缺口末端原位标记法检测牛磺酸对H2 O2 诱发的牛晶状体上皮凋亡细胞数量的影响 ,并进行相关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发生于晶状体混浊之前 ;牛磺酸可明显抑制H2 O2 所致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结论 牛磺酸可抑制因氧化损伤诱发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 。
陈凤华陈翠真
关键词:牛磺酸过氧化氢晶状体上皮细胞白内障
不同类型白内障晶体中自由基信号及强度的ESR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采用冷冻干燥法处理样品后,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对50日龄大鼠3种不同类型实验白内障晶体中自由基信号及强度进行了检测,发现:正常晶体内含2个自由基峰,其中1个峰属于超氧自由基类,另1峰性质未定;仔1代和仔2代先天性白内障晶体中,超氧自由基峰明显低平,另1峰强度也低于正常组,而在硒性和半乳糖性白内障晶体内,超氧自由基峰消失,另1峰强度明显低于正常组,这些结果与已有报道有所不同,其中对先天性白内障晶体的检测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李根林陈翠真陆道惠王海
关键词:白内障晶状体电子自旋共振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体及血清硒含量的变化被引量:2
1993年
迄今为止,有关硒自内障的报告很多,但它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关系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氧化损伤是白内障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正常代谢或某些应激状态下,晶体内会产生过氧化氢和脂质过氧化物并且主要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来消除这些过氧化物。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参与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中心。一般认为,晶体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与硒含量呈正相关。曾有报道。
商福陈翠真董冰宋维贤魏文斌
关键词:SELENIUMSENILECATARACTLENSSERUM
紫外线辐射和白内障的研究被引量:13
1999年
紫外线与白内障关系密切。人眼受紫外线辐射程度因环境因素,个人解剖生理因素和防护措施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皮质性和后囊下白内障与紫外辐射量呈正相关。动物实验中,紫外线也能诱发皮质及后囊下混浊。核性白内障与紫外线的关系尚不明确。氧化损伤是紫外线导致白内障的主要机制,引起离子失衡,蛋白交联,膜裂解,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及原癌基因(fos/jun)过度表达等变化。晶状体有其自身的抗氧化系统,它与氧化损伤之间的失衡是白内障发生的关键。
江南陈翠真
关键词:白内障紫外线
牛磺酸对大鼠亚硒酸钠性白内障晶状体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001年
目的 :研究腹腔注射牛磺酸对大鼠亚硒酸钠性白内障晶状体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测定第一次注射亚硒酸钠后及每日腹腔注射一次牛磺酸的大鼠的第 2、5、9、14天 ,大鼠晶状体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 :除牛磺酸、天冬氨酸和羟脯氨酸的含量明显下降外 ,其它大部分氨基酸的含量显著升高 ,在诱发后的第 5天最明显 ;腹腔注射牛磺酸可显著抑制上述变化 ,其作用在诱发后的第 2天和第 5天最明显。结论
张伟陈翠真
关键词:牛磺酸白内障亚硒酸钠氨基酸类
卡他林滴眼液在兔眼各组织中不同时间的分布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研究卡他林(Catalin)滴眼液在兔眼角膜、虹膜、晶体、巩膜、房水和玻璃体组织中不同时间的分布,为评价滴眼液在内眼病治疗上的意义提供依据。方法:卡他林经131I标记,在滴入兔眼后05、1、2、4和6小时测定兔眼各组织的131Ⅰ每分钟计数率(CPM)。结果:经分析表明兔眼房水在2小时内药物浓度最高,但2小时之后迅速下降。晶体和玻璃体中药物浓度较低,并且变化不大,在不同的测定时间滴进晶体中的卡他林药水仅为011%~044%。结论:卡他林滴眼液容易通过角膜进入房水。
孟宪敏赵佩琴张润武张润武
关键词:白内障药物疗法药代动力学
可的松,DEAF—dextran和放线酮对沙眼衣原体TE55株在Hela229细胞内生长的影响
验所用Hela229细胞是从美国ATCC细胞库购入的。已培养和收集沙眼衣原体TE55株。细胞培养基的组成成分:0.3℅谷氨酰胺的Eagle液;0.5℅的乳白蛋白液;灭活小牛血清;硫酸链霉素(1万单位/毫升)液。使用时依次...
陈翠真魏福生董冰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细胞培养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测定白内障眼球晶体中游离D-氨基酸
本文利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进行柱前衍生化,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MEKC)分离模式,快速拆分具有重要生理特性的D、L-天门冬氨酸,...
颜流水付煜荣罗国安陈翠真宋旭东张兰桐
关键词:毛细管色谱D-氨基酸胶束电动白内障
文献传递
评估中成药质量方法初探
为了确保抗白内障的片剂在加工过程及存放不同时间后质量稳定性,本文介绍了测定它们多种元素含量的方法及测定结果.
陈翠真董冰
关键词:中成药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